十年,可以是一个人宝贵的青春年华,更可以见证一个人的付出与成长。2019年是郑璇在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工作的第十个年头。
回想起就业时毫不犹豫地选择重师,她谈到,重师特殊教育系历史悠久,注重实践,实验室和实验基地建设先进,积极探索特殊教育学课程体系的建设,特殊教育学专业下的信息与资源方向是西部首个面向全国招收聋人大学生的高等教育专业方向,这些都深深地吸引着她。而且学校特教专业师资队伍雄厚,充满人文关怀,学院特殊教育专业的申仁洪、张文京教授都给予了她很大的帮助与指导,令她至今回想起来仍心怀感激。
谈起聋生,郑璇老师眼里流露出更多的柔情和关爱。在重师工作的近十年里,郑璇老师长期奋斗在聋人高等教育一线,培养了七百多名毕业生。向聋生授课需要注意更多的细节,聋生听不见上课铃声,郑璇老师每一堂课都会与学生执行课前、课后问好的礼仪,帮他们达到上课、下课状态的转换;聋生对抽象的知识理解起来很困难,郑璇老师会通过举例子和正反对比的方式,让抽象变得具体。
翻开郑璇的简历,2008年北京残奥会火炬手,重庆市敬业奉献模范、重庆教书育人楷模、2014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重庆市自强模范,2014—2017年,连续四次蝉联重师“最受毕业生欢迎的教师”,2018年教育部、央广总台“寻找最美教师”大型公益活动中荣获“最美教师”奖……
2019年5月16日,郑璇在她的人生简历中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作为全国自强模范参加了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当记者们对她获得的荣誉表示祝贺时,她回以感谢,但同时也希望对待荣誉拥有一颗平常心,“凡是过去,皆为序章”,未来还要继续教书育人,更加踏实做事。“我不希望聋人们羡慕我是因为我是博士,博士们敬佩我是因为我是聋人,我希望摘掉标签,用成果说话。”在郑璇看来,自强模范的意义不在于残障者自强本身,残障不是一种缺陷,而是一种状态。她表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自信,都要自强,都要找到自我。
有一线教师和重庆市聋协主席的双重身份加持,郑璇不仅以身示范,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其他聋人群体,还是家长和学生、听人和聋人之间的桥梁。她懂得聋人和听人两个群体的语言和文化,能理解聋人的心理和思维模式,在多重身份中自如转化。“手语是一门语言,要想接纳一个人,首先要接纳他的语言。”她教授学生,不仅要求他们会手语,更要求手语的准确、形象、优美,能够体现个人的气质修养。长期以来,在聋教育界存在“口手之争”,即应使用什么语言去教聋童的争论。在郑璇看来,口语、手语只是不同的语言而已,不管用哪种语言都能成功,成功是一个目标,为达到目标可以不拘泥于一种途径。
下一个十年,郑璇将致力于聋教育的改革创新与科研成果两个方面。她创立“三位”课程教学模式,并在我校听障学生中试行授课,以帮助聋生提高沟通技能,提升生活质量,突破职场隐形天花板,尽快融入社会。下一步,为提高聋生教育水平,郑璇认为应该对教师的手语进行相应的考核规范,积极推动课程设置改革。同时,她表示,自己将努力为国家通用手语事业、多重障碍聋生教育和聋生融合教育添砖加瓦,同时通过推动中国高校手语翻译专业的建设,来促进手语翻译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一路走来,郑璇始终坚守初心,用强大的内心直面人生的坎坷,她用心手之爱,在无声世界里播撒自强的种子,与学生相伴成长,绽放出幸福自信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