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研发人员超80%、近一半人拥有博士学位、还设立了院士工作站的新型研发机构,一年的营收竟只有3万元。
还是这家研发机构,仅仅过了2年,其年营收就增至2000万元,还孵化出了“专精特新”企业。
这,就是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研究院(下称:绿航院)的真实故事。
坐拥强大的智力资源,为何绿航院一度走上“绝路”?又是如何完成“浴火重生”的?近日,记者进行了打探。
▲两江协同创新区联合产业孵化基地,建筑面积约1.56万平方米的“绿航院”坐落于此。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本报资料图片)
没找准发展方向,接连遭遇难题
“研究院这一年,才挣了3万块钱!”
2021年底,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在绿航院不胫而走。职工们面面相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绿航院位于两江协同创新区,有120名职工,其中研发人员99人,研发人员中65%拥有博士学位,50%以上获得高级职称。中国科学院院士、空军工程大学教授李应红在该院成立了院士工作站。这样一个人才济济的研究院,难道会抱着“金子”活活“饿死”?
“究其原因,根本上是没找准发展方向。”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绿航院理事长张铭坦言,绿航院2019年诞生,但对于到底该搞基础研究,还是搞产业转化,研究院内部一直未能达成一致。
在摇摆中,刚起步的绿航院又遇到了一记重击——受新冠疫情影响,本就处于开拓极端的业务更是惨淡。由此,才造成了2021年营收仅3万元的窘境。
“长此以往,别说发展了,我们怕是连自己都养不活。”一位绿航院职工回忆,当时的绿航院可谓愁云惨雾,大家都对前途感到担忧。
生死攸关之时,绿航院的共建方两江新区站了出来。重庆交通大学、两江新区、绿航院的相关负责人坐到了一起,共同商讨出路。
“还是要搞产业转化。”这次,大家很快达成一致。
他们的思路很清晰:两江新区有空天信息产业链和低空经济应用场景;重庆交通大学有人才资源和平台;绿航院具备绿色航空赛道的技术优势,可以通过院士工作站等优势资源吸引项目。
此后,李应红院士携专家团队专程为绿航院“问诊”,也建议主攻产业转化,带着科技成果去闯市场。
大刀阔斧搞改革,发力绿色航空赛道
主攻产业转化,意味着绿航院要开展改革,进行转型。
摆在他们面前的选择有2个。其一是把自身作为一家科技企业来发展,但此举需要较长时间,且作为事业单位,很难引入社会资金。
其二是让科研团队自主创业,绿航院入股孵化企业,减负造血。
经多次研判,绿航院选择了后者,全资成立绿色航空科技(重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航科技),聚焦绿色航空赛道,致力于成果转移转化等产业化建设,并成立了重庆绿色航空科技创新中心作为孵化器。
▲“绿航院”通航飞行器及中小型航空发动机测试试飞中心研发人员正在展厅组装油电混合动力复合翼无人机。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本报资料图片)
对孵化项目,绿航院严格遴选,保证项目与绿航院本身发展高度关联,且项目之间可相互支撑。从而形成集群效应,既提供孵化土壤,也降低孵化成本和投资风险。
2023年8月成立的环形山(重庆)科技有限公司,就是绿航院孵化出的企业之一,主要从事智能驾驶与智能悬架系统产品开发及测试服务项目,和长安汽车、中国汽研等单位均有项目合作。
今年,环形山科技拿到了来自某头部企业的数万套订单。整个暑假,公司上下没休息一天,全体连轴转。
“拿到订单的一刻,觉得科研成果真是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价值。”环形山创始人、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学院教授隗寒冰感慨,通过成果转化,他和同事们真正把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
2022年,绿航科技营收突破1000万元。2023年,绿航科技营收达到200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的代表性产品和项目包括全复材四座固定翼飞机、CDC减震器控制器、航空器加装改造服务项目等。
▲“绿航院”纯电和油电混合动力系统检测实验中心研发人员测试固定翼小推力无人机发动机性能。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本报资料图片)
主动提供孵化服务,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近日,记者来到绿航院。这里已经住满了项目团队。
“其实,这栋楼都要不够用了。”绿航院执行院长胡瀚杰告诉记者,目前,绿航院下属的重庆绿色航空科技创新中心有40多家企业在孵,已孵化专精特新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科技型企业16家。
短短2年时间,为啥突然会有这么多企业在孵?
“这可不突然,我们只是让优秀的创新创业团队充分发挥了实力。”胡瀚杰说,绿航院的改革,就包括“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怎么理解?胡瀚杰打了个比方。产业转化过程中,让科研工作者成为精通市场的“达人”,难度不亚于让游泳专业运动员去参加乒乓球世界比赛。时间成本高不说,效果也不好。
所以,绿航院直接把给科技工作者加上了服务“外挂”,制度性地为创业者团队补齐短板。
简而言之,绿航院的投融资、市场、财务部门直接作为创业公司的相应部门开展工作。在不增加前期负担的情况下,使孵化企业迅速精通技术、财务、投融资、市场等,做到“扶上马,送一程”。
为此,绿航院将原有的行政部门“断崖式”缩减,行政人员从16人缩减到2人,其余14人全部去服务孵化企业。
有了服务团队,绿航院又积极推动研究所“下海”。2023年,绿航院的3个研究所分别成立3家企业,实体化独立运营。
记者了解到,截至8月,重庆绿色航空科技创新中心已经孵化了5家年产值过千万的企业,全部在孵企业带动超百人就业,融资合同金额近7000万元。
▲“绿航院”绿色航空飞行器研究所科研人员讨论垂直起降飞行汽车的旋翼旋转机构设计方案。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本报资料图片)
胡瀚杰表示,下一步,绿航院将在重庆交通大学和两江新区的协助下,继续探索系列改革,走好自我造血之路,为推动两江新区乃至全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