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工作展示

首都高校十所院系共建联合体启动仪式暨践行“北京精神”学术交流会----政法学院2012年研究生工作案例

 一、工作背景

为了打造研究生会工作特色,提升研究生会的工作水平,在党委副书记李灵老师的倡导下,2010年11月,政法学院研会走出校门进行了北京9所高校调研活动。通过走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各校的院级研究生会建立了联系,加深了了解。并于12月24日,政法学院召开了高校调研交流会,邀请到兄弟学校院系的研会代表进行座谈,研工部张润杰副部长到会指导工作。此次交流会一是汇报了此次调研的成果,二是就合作机制初步达成共识。走出去,请进来,为高校研会之间的合作共建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2011年6月,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邀请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会,联合举办了北京高校研究生共迎建党90周年党史知识竞赛。政法学院党委书记辛红光、研工部副部长杨娜、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李灵、研究生辅导员董艳出席了此次比赛。活动从展示各校研究生会风采开始,经过个人必答题,抢答题,集体必答题和竞猜四个环节,中间穿插各个参赛代表队的才艺展示,以及与观众的互动环节,整场竞赛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知识竞赛的成功举行不仅展现了当代研究生党员的良好政治素质和饱满精神风貌,而且为各高校院系间的合作共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1年的11月,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又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高校的研会举行了信息平台建设交流会,商谈网络上开展学习交流活动等细节,“共建联合体”的建设被正式提上日程,并以学习北京精神为契机,政法学院决定在2012年4月召开首都高校十所院系共建联合体启动仪式暨践行“北京精神”学术交流会,从而在协同创新方面进行有益探索。

二、工作思路

首都高校十所院系共建联合体启动仪式暨践行“北京精神”学术交流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参会人员广,准备材料多,因此在筹备阶段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是积极加强与兄弟院校师生的沟通。“共建联合体”雏形的形成和初步开展活动,都是在各校的学生层面,参与的学校院系负责教师对此活动过程不是很了解。为了争取兄弟院校负责教师的支持与参与,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李灵多次与十所高校院系层面的副书记进行了沟通,介绍此次活动的过程和前期准备,获得各兄弟学院领导的认可,并表示一定会参加此次活动。

二是努力争取学校领导的鼎立相助。在筹备过程中,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李灵就活动方案多次修改不断完善,为整个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扎实基础。学校关工委副主任安云凤教授不辞辛劳参加了启动仪式的彩排,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使之更加合理。研工部杨娜副部长对整个活动高度关注,在会场地点的确定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并要求其它院系同仁观摩,以扩大影响力。为了让北京精神的学习更加深入,我们邀请了北京精神研究的主要专家和提炼过程的亲历者政法学院杨生平教授,他欣然答应。此外,我们邀请学校党委副书记林蓉蓉、缪劲翔,组织部部长苏寄宛等参加活动。他们在审阅了活动方案后,对本次活动充分肯定,并在百忙之中参加了启动仪式。

三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筹备阶段,我多次召开学院研究生会例会,把工作细分,并责任到人。这次活动涉及外校的众多师生,因此安排专人负责前期联系和当天接待,确保毫无差错,充分体现政法学院对客人的热情与尊重。前期准备包括大量的材料,包括《首都高校十所院系共建联合体启动仪式暨践行“北京精神”学术交流会议程》、《首都高校十所院系共建联合体名单》、《首都高校十所院系共建联合体倡议书》、《首都高校十所院系共建联合体践行北京精神、弘扬雷锋精神承诺书》等,我亲自撰写,并派专人负责打印装袋等事宜。此外,在设计会徽、展板、水牌等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同学们还承担了购买礼品、布置会场、预定鲜花、打印聘书台签、PPT制作、现场引导等工作。

三、实施情况

2012年4月27下午,首都高校十所院系共建联合体启动仪式暨践行“北京精神”学术交流会在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报告厅举行。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十所院系的党委副书记、研究生辅导员及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首都师范大学校党委副书记林蓉蓉、缪劲翔,宣传部部长苏寄宛,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政法学院博士生导师安云凤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政法学院博士生导师杨生平教授出席大会。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李灵主持了大会。

校党委副书记缪劲翔致辞,他向首都高校十所院系共建联合体的成立表示衷心祝贺!并指出共建联合体的形式是高校学生工作思路的突破,也是工作模式的创新。希望通过共建联合体这一平台,让同学们共享高校优质资源,努力实现共赢的良好局面。

政法学院研究生辅导员董艳介绍了共建联合体前期活动和筹备情况。自2010年政法学院提出合作共建的初步设想以来,前后近两年的时间里政法学院与十所兄弟院系开展了高校调研、建党90周年党史知识竞赛、信息平台建设交流会等多项活动,为启动仪式的顺利召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组织部部长苏寄宛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党支部副书记王川培共同为共建联合体揭牌,这标志着“首都高校十所院系共建联合体”正式启动。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研究生会主席李伯远和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主席陈稳共同宣读了《首都高校十所院系共建联合体倡议书》,号召各个学院应围绕党中央和各学校的重点工作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依托党支部、研究生会、学生社团,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各高校的院旗聚集于会场前,共同表达团结合作,努力践行的决心。

在首都高校十所院系共建联合体筹备过程中,各院系副书记给予了大力支持,他们受聘为共建联合体特邀顾问。会上关工委副主任安云凤教授宣读了特邀顾问名单,并与杨生平教授一起为共建联合体特邀顾问颁发聘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学院研究生指导主任曲文卿作为特邀顾问代表,表示一定在各个方面全力支持共建联合体开展各项活动,让这一学生组织在首都高校不断扩大其影响力和示范性。

校党委副书记林蓉蓉总结讲话。她说,今天共同见证了首都高校十所院系共建联合体的成立,这标志着首都高校研究生有了更加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也标志着首都高校研究生工作开辟了新的领域。她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准确定位共建目标,积极拓展共建领域,合理制定共建制度,精心设计共建活动,充分发挥共建优势,把共建联合体打造成校园文化品牌。她相信首都高校十所院系共建联合体秉承“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宗旨,一定会成为研究生提升自我的又一舞台!

活动的第二部分为践行“北京精神”学术交流会。北京市践行“北京精神”宣讲团专家杨生平教授做了题为《塑造城市灵魂,建设北京精神软实力》的讲座,为同学们详细阐述了“北京精神”提出的背景、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让在场听众受益非浅。随后,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政法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四所高校的学生代表分别以爱国、创新、包容、厚德这题进行主题发言,阐述对北京精神的理解,并介绍了本校践行“北京精神”的相关活动,体现了高校学生学习北京精神的广度和深度。最后,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王蓉和来自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研究生会秘书长邵夏龙共同宣读了《首都高校十所院系共建联合体践行北京精神、弘扬雷锋精神承诺书》。他们代表当代青年学子作出庄严承诺:一要深刻领会努力践行北京精神,爱国见行动,创新拓前程,包容促和谐,厚德树新风,为推动首都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二要深刻领会努力践行雷锋精神,学习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学习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学习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学习雷锋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学习雷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四、经验和不足

首都高校十所院系共建联合体启动仪式暨践行“北京精神”学术交流会成功举办,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支持。

一是兄弟院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每个高校都有教师代表参会,并表示一定在各个方面全力支持共建联合体开展各项活动,让这一学生组织在首都高校不断扩大其影响力和示范性,这足以说明各高校对本次活动的高度重视。

二是学校领导老师的大力支持。李灵副书记对活动方案多次修改不断完善,安云凤老师在彩排现场提出中肯意见,杨娜副部长在前期准备阶段给予大力帮助,杨生平教授的精彩讲座,学校领导到会并发表讲话等,这些都为活动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三是校内外学生的广泛参与。本次活动由政法学院研究生会承办,从策划到实施,从采购到布置,从联系到接待,同学们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得到很好的锻炼。校外发言同学精心准备、充分展示学习北京精神的成果。

四是共建联合体的成立为今后研究生工作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提供了更大的舞台。今后要在共建目标、共建领域、共建制度、共建活动等各方面不断深化,打破学校间的壁垒,加强专业间的交流,充分发挥共建优势,努力协同创新,把共建联合体打造成校园文化品牌。

当然,作为新生事物,共建联合体是一个相对宽松的学生组织。如何让它正常运转,包括全体成员会议的频率、信息平台建设与维护、如何支持兄弟院校活动等,都是今后需要规范的。只有加强制度建设,才能保证共建联合体发展的可持续性。

撰稿人:董艳(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研究生辅导员)

案例点评

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指出,高校科研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协同创新,开展深度合作,促进资源共享,联合进行科研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政法学院学生口的同志深刻领会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将协同创新、资源共享、深度合作的思想灵活运用到研究生工作中,打造了首都高校十所院系共建联合体的工作模式和合作平台,为创新研究生工作机制,提升研究生工作水平,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首都高校十所院系共建联合体的创建和活动,是一项涉及学校多、参与人数广、难度系数大的复杂系统工程。政法学院学生口的领导、教师和研究生会的同学,走出去,请进来,做了大量沟通、交流、协商等外联工作,同时做了大量安排、部署、准备等校内工作,通过对共建机制、共建方式、共建制度、共建章程、共建活动的研究和探索,使十所院系共建联合体得以顺利创建,并成功的开展了几项跨院校共建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首都高校十所院系共建联合体的创建及其活动,是政法学院学生口和研究生会对研究生工作体制、方式、内容的一次改革和创新。共建联合体的工作模式,打破了学校壁垒和院系壁垒,为不同学校、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研究生架起了一座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思想碰撞的桥梁,创设了一个协同创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平台。共建联合体的工作模式,改变了以往只囿于本校的研究生活动和教育方式,探索出一条研究生培养教育的新路,促进了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首都高校十所院系共建联合体的创建及其活动是圆满成功的。希望政法学院学生口和研究生会继续努力探索,将这一活动长期坚持下去并提高到新的水平。

点评教师简介:

安云凤,女,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关工委副主任,曾任政法学院总支书记。1966年毕业于北京一零一中学,1968—1978年在海淀区六道口小学任教,1978—1982年在首都师范大学(原北京师范学院政教系)学习,1982—2012年在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任教。专业方向: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