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校友战疫行】看到黑夜中的火光 ——专访我校文学院校友孙琳

发表日期:2020-03-09

  人物简介:孙琳,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高级涉外文秘方向)专业2006届本科毕业生,现任职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宣教中心,主要负责医院宣传及报道工作。1月26日,宣武医院着手组建驰援武汉的医疗队,孙老师在做好其他工作的同时,即开始了对援鄂医疗队的一线报道工作。

 

  当农历庚子年的钟声响起时,我们本该在落满阳光的雪地上欢歌笑语,与亲友们在一室之内围炉畅谈,或微笑或含泪地回忆与憧憬。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如同深重的黑夜般,逐渐包裹住生活在这里的每个人。近一个月以来,许许多多的人坚守着自己的职责,以自己的光和热为我们带来温暖与希望,苦与累也甘之如饴。

 

  凌晨四点的北京

△工作中的孙琳老师

  孙老师的日常工作主要是负责医院的对外宣传,撰写新闻报道及健康科普文章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往年春节,宣教中心都会深入临床一线,报道节日期间医务人员坚守岗位、护卫健康的情况,但是今年有些特别。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受命组建援鄂医疗队,于大年初三集结出发。孙老师在兼顾医院春节期间常规报道的同时,开展了对援鄂医疗队的一线报道工作。从筹建队伍到集结出发、从出发前的医院感染培训到进入隔离病房开展工作,孙老师对医院12名援鄂队员逐一采访沟通,撰写了大量新闻报道。与此同时,宣武医院的防疫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发热门诊、急诊等重点关口的工作,孙老师也没有忽略,都进行了深入采访和详细报道。

  医院行政部门会在每日夜班及节假日期间承担行政总值班工作,孙老师正好赶上了今年大年初一的夜班。作为2003年收治SARS重症病人的定点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具有较为丰富的应对大型传染疾病的经验。在春节前,医院对此次疫情做了预估和相应的工作安排,有疑似或确诊病人送来时,行政总值班需要及时组织会诊,并将各项数据报表上报疾控中心、卫健委等机构。疫情期间,行政总值班的值班人员需要在午夜十二点、凌晨三点等时间节点汇总各类数据,及时上报。值班室彻夜通明的灯光,仿佛是无言的守护。

  凌晨四点,有人伏在书桌前,有人守在病床前,有人走在夜色中,成为黑夜里的光。凌晨四点,这是黑暗和光明的交界,也是希望的开始。

 

  医患之间双向的爱

  在疫情期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微信公众平台上新增了“武汉日记”、“战疫日记”、“我们在一起”几个栏目,专门用来报道宣武医院的医护人员在抗“疫”一线发生的事情。通过与医疗队员的交流,孙老师感到,“在病毒肆虐的特殊时期,医患关系反而是特别融洽的。医护人员总觉得自己能做的很有限,总想帮病人多做点什么,绝大多数的患者也都非常体谅我们的医护人员。”

  在采访中,孙老师为我们讲了一段医患之间的小故事:“为了让患者加强营养,小段(援鄂医疗队队员段洪超)和其他医生每天在晚饭时间都会为患者额外准备一盒酸奶或者牛奶,这些大部分都是捐赠的。患者就会既着急又心疼地问,‘这些是给你们的,我们吃了的话你们怎么办呢?’段医生总是温柔地安慰他们:‘您先吃,多吃点,多喝点,身体好了,我们就开心了。’有些患者胃口不佳,医护人员平时就劝着他们多吃点,听到医生这么说,患者也会努力地好好吃饭。小段告诉我,他突然觉得,互相关怀的力量是特别巨大的,这种力量特别能给人以信心。”

 

△段洪超(中)和武汉一线的同事们

  宣武医院医疗队的故事带给我们太多的感动,孙老师说,“在写这些稿子的时候,我经常会忍不住湿了眼眶。”谈到医护人员面临的“高危”时,孙老师说,疫情爆发前出现的杀医伤医事件,确实挺让人寒心的,但是只要祖国有需要,我们的医护人员还是会冲到战“疫”的最前线,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说职责所在。

  这场疫情就像一个放大镜,放大了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职责所在”,也放大了患者对医护人员全方位的信任。他们更像朋友、亲人,彼此理解,也彼此善待,这份双向的爱,在疫情下给了我们安慰和力量。

  “医护人员与病患是一个整体,一起与病魔作斗争的整体。希望这次疫情过后,我们的医患关系能一直这么和谐美好。”孙老师说。这也是我们所有人共同希望的。

 

  武汉加油,我们在一起

  2020年1月27日,接到北京市医管中心的通知后,宣武医院援鄂医疗队的12名医护人员在20分钟内火速集结完毕。在感染防控培训和简单隆重的授旗仪式之后,他们汇入北京136人驰援武汉医疗队中,随即奔赴战“疫”主战场。

  在这些队员中,有瞒着父母报名出征的,有当天过生日的,更有正在医院上班,连换洗衣物都来不及回家拿的。孙老师说,每个人出发前都会忐忑,会有很多的不舍,但也都有决心和信心。一到达武汉、一进到病房,他们立马就转变成一名战士,只一心想着为患者多做点什么,减轻他们的痛苦,其他的早已无暇顾及。

 

△驰援武汉的邢正涛与妻子白钰的“隔空相爱”

  “在跟我们的医疗队员沟通时,他们经常会告诉我,武汉的医护人员真的太不容易了。他们是疫情的中心,工作压力也是最大的。在大家还没赶到武汉之前,他们每天都在超负荷地工作。”孙老师提到,除了繁重的工作任务外,医护人员还面临着其他的挑战。

  在整个医疗系统中,传染科的医护力量其实是相对薄弱的。其他各科的医护人员在接受了简单的培训后就进入了传染病房进行救治工作,对他们来说,危险是成倍增加的。而且这次新冠肺炎有一个特点,就是患者发病很急、很快。经常会有病人看上去很平稳,突然之间病情就加重了的情况。医护人员总是提心吊胆,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宣武医院援鄂医疗队武汉籍医生肖汉说:“虽然整个媒体都在倾向于医护人员的牺牲有多大,其实作为我个人来讲,我就觉得,武汉同胞太可怜了。”尽管艰辛,但他相信武汉一定能打赢这场战“疫”。“相对而言大家都是很守规矩的,他们已经很给力了。在医院我们也看到发热门诊的排队秩序很好。我们武汉人就是这样,凡遇到大事,心一定能拧到一块儿去!”

  采访的最后,孙老师说,我们要重视疫情,但是不要恐慌。做到科学救治、严谨防护,我们就一定会战胜它。千言万语汇聚成一句话:武汉,加油!我们在一起!

  

  专访文章作者:2019级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巩诗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