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召开人工智能教育研讨会暨毕业生座谈会

发表日期:2019-04-19

  为更好的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升首都师范大学的基础教育服务水平,4月13日,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于金龙潭大饭店召开 “人工智能教育研讨会暨毕业生座谈会”。近百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专业毕业生和40多名信工学院教师参加会议。上午,优秀毕业生代表和学院教师代表围绕人工智能在中小学的教育现状和问题发表精彩演讲,下午召开座谈会,毕业生们表达了对母校和学院的感激和眷恋之情,并对学院未来师范生培养建言献策,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会议开幕式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负责人吴敏华主持。吴老师介绍了会议的背景和意义,并隆重介绍了出席会议的特邀嘉宾,学校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烟青、教务处处长方敏、信息工程学院党政领导班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及该专业优秀毕业生等参加了此次会议。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施智平致辞,向与会嘉宾及返回母校参加座谈的近百名优秀毕业生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 并介绍了学院发展建设情况。

  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陈文龙主持大会报告。首先,由4名优秀校友探讨人工智能教育在北京市中小学的发展。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信息技术教研室主任王振强的报告题目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现状与思考”。王老师介绍了当下人工智能在中小学教育的应用现状,强调了人工智能的前瞻性,并提出人工智能融入课堂教学的四个关键点: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以及普惠化。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助理杨森林的报告题目为“改革创新,笃定前行—技术学科建设的探索与思考”。杨老师介绍了首都师大附中近年来科技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成果,特别是信息技术教育和青牛创客的成果。杨老师表示首都师大附中非常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对自己的事业充满自信,还真诚地谈起自己对母校的感恩之情,以及作为“信工学子”的自豪。最后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总结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更在于能发现学生潜质、激发学生兴趣,最重要的是成为学生心灵上的导师。报告期间多次掌声雷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骨干教师温天骁的报告题目为“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探索”。温老师介绍了人大附中人工智能课程体系,针对中小学生的人工智能教育与培养模式,结合学生实践的成功案例,对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学的推行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北京市铁路第二中学骨干教师李泽深的报告题目为“在通用技术课程中渗透人工智能教育初探”。李老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与大家分享了将人工智能渗入到通用技术课程的方法与应用,非常值得借鉴。

  信息工程学院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颇有建树的两位青年教师与大家分享科研成果。宋巍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语言处理与智能教育”,宋老师介绍了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现状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典型应用,如作文自动评分,学情分析和自动问答等。语言处理需要与其他领域技术以及教育理论相结合,更好地服务于智能教育。刘杰教授的报告题目为“人工智能教育之我见”,刘老师介绍了人工智能的教育现状,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及研究成果在智能教育领域的实际应用情况,针对大中小学的教学差异,提出了人工智能课程教学的方向性建议。

  吴敏华主持下午的毕业生座谈会。与会的毕业生深情回顾了在母校学习生活的美好经历,表达了对老师们谆谆教诲的感激之情,对母校的人才培养尤其是学习能力培养、创客教育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围绕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育实习、班级管理、学习氛围、动手能力培养及就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提出了切实的建议和意见,为母校的发展和建设献言献策。

  吴敏华对毕业生的建议和意见进行了归纳,并对每一个建议都做了补充说明与记录,感谢大家为学院的发展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反馈。施智平感谢大家不辞辛劳“回家”,支持学院工作,他表示这次研讨会以及面对面座谈会,收获很大,对学院下一步教学、专业建设等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随着时代的变革,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常识普及到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学院要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新技术,也希望校友多为学院建言献策。最后,学院党委书记师怡爽向毕业生代表介绍了近期学校发展的新进展与新突破,并祝大家事业有成,希望大家常回家看看。

  (供稿:相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