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

意外的邂逅 —2015年7月18日首师大夜大中文2班同学见面会感言

发表日期:2015-07-21

  2015718日是永远留在我人生记忆中的日子!为了这一天,筹备组的同学们呕心沥血寻找同学们,从我入群时的60多人发展到130多人,每找到一位同学,大家都欢欣鼓舞。我见证了寻找同学的艰辛与快乐;还令我震撼的是我们152名同学,已经有七位因病离开了这个世界,真是英年早逝呀!我曾想,我还去参加同学见面会吗?原来就没认识几个人,30年了,还能认识吗?加入了首师大夜大中文2班群体,我就像被磁石吸引着,期待着见面会的那一天。

  718日在筹备组同学们的精心策划下,我们如期相聚了,这一天我百感交集,毕业三十年了,同在北京,大部分同学却从未联系过。见到每一幅面孔,如同见到了亲人,依稀记得三十年前的模样,青涩与清纯,如今变得成熟与自信,容颜改变了,但不变的是一颗颗火热的心与挡不住的激情,这也许是我们四零后、五龄后、六零后特有的素质,是那个时代造就了我们!

  这是经历了5年同窗的来自不同行业的同学们,从1981年到1985年,我们在每周的三个晚上,一个周末(那时只休息周日)整整5年的特殊的学习生涯,1981年,我只有19岁,应该是班里年龄较小的。那时候,在我眼中,同学们就是我的大哥哥、大姐姐,他们是那么有经验、有学识、有口才,我比不上他们,于是,我成为默不作声、静听同学们谈话的人。718日早晨,令我意外和惊喜的是董秉绪同学、崔秀歧同学、栗坚同学居然能叫得出我的名字,上午两位优秀的主持人杨凤池和郑莉丽同学感人的精彩客串和在台上朗诵、表演、发言的同学们把我带入三十年前北京师范学院东风楼一层阶梯教室,几个小时不知不觉过去了,我几次眼含热泪。在品味丰盛的午餐时,我没有找到大部队,与闺蜜陈敏同学深谈,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与她独自吃饭,那么幸福!下午,在滕四波同学的优美的钢琴伴奏下,我们放声歌唱,几位男生的独唱真是专业水平,在张敏同学的指挥下,大家一起合唱我非常喜欢“同一首歌”,正如歌词写道“终于迎来今天这欢聚时刻!”

  718日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感谢八组组长王宝成同学引荐我回到这个温暖的集体中!失散了30年的同学们又回到身边,热心的美女宋蓓蓓同学、同组的才女陶建新、杨红姗、高美真同学,在医院工作的纯朴的张金芳同学,还有很多熟悉的面孔,但叫不出名字的同学,我们共同的名字是中文系812班。从20156月份到现在,首师大中文系朋友圈是最热闹的,在这里又相识许多新朋友,分享了同学的微信,仿佛在一起交谈,在一起读书、在一起赏景。感谢建伟同学把毕业照扫描后发给我,我又看到了三十年前的样子,清瘦与稚嫩,多么珍贵的照片!

  如果没有718日见面会,可能永远不会记录以下的文字。尽管时常想起那段岁月,但基本上封存在我的记忆里,所以,文章的题目为“意外的邂逅”,其实,那段岁月是我人生非常值得难忘的记忆,从那时起,我真正走进了高等院校上课,这是我的梦想,从那时起,我确立了自己人生的目标,从那时起,我开始积淀,为我一生的成长奠基。

  想念我的父亲

  很庆幸,我的父母在首师大工作,我在这里居住,也在这里长大。早得知首师大夜大学中文系招生爸爸妈妈支持我去报考,当时我在北京第三师范还未毕业,复习了两个多月后,终于如愿以偿考上夜大学中文系,可是,困难也来了,中师还未毕业,还剩最后半年的学业,每天住校,同时开始到西城区奋斗小学实习,怎么办?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我首先要感谢我师范学校的班主任胡春生老师,对我的学习予以极大的支持,为我创造学习条件。还有一位是我的父亲,说起来当时他有四十五岁,每天也有繁忙的工作,可是,为了让女儿不缺课,他在这半年为我坚持认真听课,认真做好笔记。一个数学系毕业的学生,一字一句的为他的女儿听中文系的课,父亲当时生怕拉下什么重要的信息,算起来父亲当年45岁,本身也承担着重要的工作,可是,他为不耽误女儿的学业,白天工作,晚上也加入了学习者的行列,一字一句,渗透着老人家对女儿的关爱!这门课最终我看着父亲的详细的笔记、认真读书,考试取得理想的成绩,这份感激我永远也无法表达了,父亲已于3年前永远离开了我!父亲这本珍贵的笔记我已经找不到了,可是却永远印在在我的心里!这次我在首师大中文系朋友圈里得知,像我这样的还有同班王星同学的妈妈,她也在不辞劳苦地为加班的儿子听课(王星同学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份父爱、母爱是伟大的,那时侯我并不明白,三十年后,我格外珍惜,虽然已无法报答,但却铭记于心,每当我看到大学毕业证书,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父亲。

  五年的收获

  19岁,我走上了钟爱的教师岗位,成为了北京市海淀区罗道庄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和语文、数学教师,自己还是个孩子,居然也当起了“孩子王”。同时,也开始了令人羡慕、却需付出艰辛的夜大学学习的生涯。

  在我夜大学学习生涯的五年中,这个班我从三年级带到了六年级毕业,这个班学生在海淀区统考中成绩优秀。为了工作学习两不误,我从来都是下了班马上奔赴首师大东风楼的阶梯教室,晚上9点多下课后再回家吃饭。不知有多少次,我赶到夜大教室不一会儿,就累得睡着了!每到大学考试的时候,也正是我教学工作最繁忙的时候,学生也要期末考试,经常是白天给孩子们复习完,又奔赴我的大学课堂,开始了自己学业的复习考试。回忆起来,经常是下班后赶到东风楼教室时,外面天色已黑,但教室里灯火通明,同学们大多都没有吃饭,但兴致勃勃,下课了,同学们又开始在茫茫的夜色中奔波,这就是知识的力量!

  五年来,我开始了熬夜,到考试时,甚至彻夜不眠。从没有过休息日,从没看过一场电影,从没有休闲的时间,没有干过家务活。五年来,无论有多大的困难,我从没有迟到、早退过,从没有缺过课,我要完成我的使命!终于毕业了!我成为了小学校里第一个本科生!工资涨到了每月70元!学校领导非常呵护!当年我24岁,我想过到中学教书,曾和花园村中学语文教研组长张老师见面,清晰地记得她这样鼓励我:“你没问题,10年后等你34岁时,你一定能干出来!”海淀区少工委一位我不认识的胡老师向我约稿,主题是大学本科毕业,扎根小学教育,就这样,我毅然决然地留在了小学,我觉得这里更需要我,一干就是34年!毕业后,无数次路过东风楼,还是想看看我们的教室,情不自禁地想起5年的学习生活。如今,我们曾经上课的东风楼已经拆除,就地重新盖起了新楼。在东风楼拆除的前一年,我让儿子为我在东风楼前留影(见照片),还是十分怀念夜大学那5年宝贵的时光!

  我的老师和同学们

  记得班主任杨丽珊老师胖胖的,那么慈祥,那么和蔼可亲,她总是对我们千叮咛、万嘱咐;教古代文学的白汝莲老师出口成章,诗情画意,一肚子学问,很遗憾,两位老师已经离开了我们。教当代文学的邾容老师现在和我家住一层,经常见到,已成为好邻居。他是个风趣、幽默的老师,听他的课轻松、愉快,半天的时间过得很快,同学们都很喜欢他。三十年了,老师们变化很大,少部分已去世离开了我们;在世的老师大部分已经80多岁了,我今年都53岁了,但我清晰记得他们的面庞,记得他们讲课的点点滴滴,718的同学会使我想起了教我们的老师们,他们学识渊博、充满爱心、严谨求实,代表了八十年代高校教师的精神风貌,这也是令我们终身受益的!我想说:老师,我永远感激您们!感谢当时的北京师范学院,我在这里学习,也在这里长大。

  班长赵美科当时是个军人,总是到前面讲事,这次见面会看到班长的视频,想起了三十年前班长的样子;八组组长王宝成同学,当时是六一中学的语文教师,他对组里的同学们都很好,总是第一时间把学习资料分发给我们。坐在他身边不爱讲话的周砷同学与组长形影不离,当时应该在安全局工作。平时,座位附近的陈敏同学、贾进献同学、董秉绪同学、栗坚同学、魏成森同学,我们经常会在课下聊天。

  毕业后 ,同学间保持联系的只有两个人,一位是我的形影不离的同桌陈敏同学,她大我一岁,我们同在首师大11号楼住。五年来,我们情如手足,无话不谈。三十年间,我们彼此惦念,相互帮助,见面会有说不完的话。当时我们在1920岁时相互的戏呼是“老陈”和“老梁”,一晃,我们真的成为了老陈和老梁。老陈从一个小姑娘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高三语文教师,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正因为五年的同窗,我们会是永远的朋友!

  还有一位特殊人物,是我们八组的组长王宝成。毕业后十几年一直无音信,十几年前,我突然有一天在海淀教师进修学校的校园里发现了他,我惊呼:“组长,你怎么在这儿?”他上学时就不爱讲话,这次见面依然淡淡一笑,没有回答。又过了些日子,海淀教师进修学校管凤兰副校长偷偷告诉我“王宝成是我老公。”管校长对我就像大姐,组长王宝成是北大附中德育主任和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曾在我儿子高考时帮他辅导语文学科,这次见面会还发现,老王唱歌非常专业!这份同学情也令我永记心中。

  同学见面会前,我开始到百度查阅同学现状,变化太大,不乏优秀者、佼佼者、知名者,如崔秀歧同学的事迹令我感动,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同时,他是那么有才气、有爱心!宋蓓蓓同学年龄和我差不多大,是这次同学会认识的,相恨见晚!上学时每天坐在王宝成同学身边腼腆的周砷同学已经成为南希教育集团的总经理;这次为我们同学见面会提供地点的北京稻香湖景酒店的罗总经理也很了不起。如果说留下什么遗憾的话,那时侯年龄小,不懂得珍惜,老师的课讲得非常好,可是有时累得睡着了,有时边听课,边批改作文,耽误了宝贵的学习时间。不懂得沟通交流,由于刚刚走出校门,缺少社会经验,看到这么多有丰富经验、学识渊博、口才很好的优秀的同学们,自愧不如,如果抓住当时的同学资源,多向同学们学习,及时交流,我现在会更睿智。

  积淀与成长

  三十四年前,我执着地走进了甘当绿叶的教师行列。历尽艰辛,曾担任了小学语文、数学教师、班主任、大队辅导员、教导主任、副书记、副校长,海淀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培训者等工作。我培养的学生们已经步入中年,第一届毕业生已经43岁,有的学生还念念不忘我梳着辫子教她们的情景,这就是做老师的幸福;在我的教师生涯中,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教师。二十多年过去了,她们有的成为校长,有的成为高级教师,有的成为市区骨干教师,有的成为青年教师的师傅,能够在她们的成长道路上助一臂之力。非常感激三十年来与我一路同行激励我成长的领导们、师长们和各位请朋好友们对我的关爱,给予我无尽的力量。

  三十几年的酸甜苦辣,一头黑发已变成了两鬓斑白,我从一个活泼的女孩已逐渐进入老年,但我无怨无悔,还是喜欢《每当走过老师的窗前》这首歌,“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啊,每当想起你,亲爱的好老师,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缘于这份热爱,我在不懈追求、马不停蹄!没有虚度宝贵的年华!

  回味起来,我能成长到今天,与五年夜大学习的积淀密不可分!首先在最佳时间完成学业,中师毕业直接升入大学,年龄的优势,无任何家庭负担,使学习很专心;边工作边学习,互为补充、促进,不断提升学科本体知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使学生直接受益。同时,边工作边学习的人比在校生更懂得珍惜,在工作中发现不足,产生学习的渴望;五年的学习对自身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五年没有休息日,频繁上课,在我的记忆中,同学们都非常自觉,按时上课,没有缺勤,一层阶梯教室座无虚求,大家聚精会神听课的场景历历在目,这也代表了四零后、五零后、六零后的精神品质。同时,五年能够坚持下来需要毅力!这五年锻炼了我的吃苦精神,磨练了毅力,对一生的成长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总之,那五年老师和同学们带给了我丰富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带我走进了文学的殿堂,才有了今天的自信与坚强,从容与淡定。然而,我深知自身先天不足(1969年上小学),读书太少,尽管还有两年退休,我还在努力着、创新着,还在不懈努力!退休后再好好读书,好好享受生活,健康幸福地生活吧。一切都来得及,我实在不想虚度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