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资助管理» 资助育人

资助育人

投身青春事业,在实践中拓宽生命的边界——第十三届“青春榜样”刘胜楠

刘胜楠,女,汉族,中共党员,政法学院2019级法学专业本科生。

该生理想信念坚定,勇担时代使命。学习成绩优异,曾获优秀一等奖学金、社会实践单项奖学金、精神文明单项奖学金。曾任校团委宣传部部长,现任校团委学生副书记、本科哲学法学联合党支部书记、班级团支书,获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首都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她脚踏实地,参与科研立项、社会调研九次,多次获得校级一、二等奖。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获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优秀城市志愿者”、“2022年服贸会市级优秀志愿者”。已入选首都师范大学第22届晨曦研究生支教团,即将奔赴西部助力教育扶贫。


知行合一,关怀具体的人

作为一名法学生,面对广阔复杂的法律世界,她以严谨认真、刨根问底的求学精神不断挑战自我、积极实践,曾获优秀一等奖学金、优秀二等奖学金、社会实践单项奖学金、精神文明单项奖学金。大学期间,她共参与九次科研立项、社会调研,聚焦疫情对餐饮企业的影响、大学生文体活动风险、食品浪费现象等社会问题展开调查和研究,以学术思维触摸真实社会,多次获得校级一、二等奖。

关注、关怀具体的人,这是刘胜楠的初心和目标。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她参加了法学社、柳文超法律志愿服务队,多次在法律志愿活动中践行初心,让法律的温度传向点滴日常。她向社区居民普及法律知识,让陌生的法律条文变得亲切可感、鲜活生动;寓教于乐,让少年儿童在游戏中学会预防侵害、自我保护;参与“牵着蜗牛去散步”公益项目,助力智力残障群体走出家门、步入社会。她相信,微小的法律关怀终将汇聚成社会公正的浩瀚星河。

2022年暑期,刘胜楠参与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委员会的“红色1+1”党支部结对共建,以云讲堂的方式走进社区乡镇青少年之家。刘胜楠与伙伴们分享服务建党100周年、冬奥会等活动的志愿经历和感受,树立“坚守岗位、认真负责、不惧困难、真诚热情”的榜样力量。活动覆盖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城5个城市社区,8个乡镇,累计服务1-6年级小学生200余人。课堂上,孩子们充满向往的眼神和积极举手分享的故事深深触动了她,让她意识到这样的共建活动不仅能给孩子们心中埋下“走出去,看世界”的种子,也坚定了大学生党员“守初心,办实事”的信念。

同时,刘胜楠也积极参与到冬奥会、服贸会等国家重大专项活动的服务中,获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优秀城市志愿者”“2022年服贸会市级优秀志愿者”。她认为,参与社会调研、志愿活动的过程如同交换人生礼物,用切实行动给出了自己对社会的爱与关切,也得到他人的肯定与鼓励,以及自身获得的实实在在的成长和意义感。

勤耕不辍,但享实干之趣

2021年,刘胜楠听闻同寝好友的家乡云南省富宁县是一片红色热土、多民族聚居地,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坡芽歌书》和高效脱贫的佳绩,于是与同学院的几位好友组队奔赴当地,探索将富宁故事讲出去、讲出彩的可能性,为富宁文旅发展尽一份力。在那次实践中,她与政府、企业、学校共10个单位建立联系,走访了当地15个地点,采访了先进党员、驻边战士、非遗传承人等20余位杰出人物,深受触动,也对社会实践产生了立体的认识和深切的感情,最终带领团队形成20000字报告、四节微团课,与当地建立起长期沟通机制,对当地群众进行了捐书、捐衣行动,得到云南经济日报等媒体的报道,获评“北京市优秀团队”。

2022年,当选校团委学生副书记后,刘胜楠又参与到了暑期社会实践的统筹和宣传工作中。从参与者到组织者,她用自己的经验为131支校级立项团队、1100余位师生答疑解惑、保驾护航,每周企业微信会话量达到1000余次,最晚工作到凌晨2点。她认为社会实践能为青年打开一扇门,让我们更真实地接触和把握现实社会,观察、倾听百姓生活,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发现自我的潜力和不足,乃至激发更多灵感,浇灌终身理想。

除社会实践外,刘胜楠还负责我校基础团务、评奖评优、思想宣传等工作的开展,曾获评“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她深知自己之所以能承担这些工作并非仅因本身的能力水平,还因为老师、前辈们的信任以及全校师生基于对校团委的信任和对学生骨干的信任。因此她常怀敬畏之心,时刻警醒、检视自己的工作态度和水平。面对每一个“微小细”的工作,她依然以“第一次”的心态认真对待;开展大型活动前,也会同其他学生骨干一道出主意、想办法、下功夫,力求活动能够冒热气、聚人气、富朝气。

以教为乐,生命影响生命

刘胜楠从小在北京的远郊区读书,高中时考入广渠门中学宏志班,切身体会过区域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十分感激为郊区学生提供帮助的高中母校和社会人士。因为曾经被他人点亮,所以她也想成为一束光。

大三时,刘胜楠以校本课教师的身份到海淀教师进修学校任教,为初中生教授媒介素养课程。学期初,她发现这些初中生比平谷学生视野更开阔、课后资源更丰富,但也普遍存在思维固化、非黑即白的问题。因此,她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多样的课堂形式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尊重多元。虽然一个学期的时间很短,但她感受到了教书育人的快乐和成就感,同时城乡学生之间强烈的对比显现的教育资源差距也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此,怀着为实现教育公平尽一份力量的理想,刘胜楠报名并成功入选我校第二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今年夏天即将奔赴祖国西部成为一名支教教师。她表示自己已经做好准备,在实践中为祖国教育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用生命影响生命,用教育点亮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对于刘胜楠来说,让青春闪光的并不是身份和荣誉,而是志同道合的伙伴、根植实践的思考、助人悦己的力量、千里之外的感动,是在与世界交手的每一次机会中真诚以待、温暖相迎。未来,她将继续坚守初心,在实践中融入真感情、保持真思考、做出真成果,不以功利而耕耘,但享实干之乐趣,在祖国大地上书写无悔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