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管理» 青春榜样

青春榜样

从迷茫到坚定,有梦想谁都了不起——第十四届“青春榜样”提名奖 王天驹

燕都王天驹.jpg

王天驹,女,汉族,中共党员,燕都学院2020级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

该生理想信仰坚定,组织观念强,群众基础扎实。学分绩点4.12,曾获胡敏奖学金一等奖、科研创新单项奖、新生培育单项奖等奖项。潜心科研,学术扎实,积极参与校级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获得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市级三等奖、“青创北京”2022年“挑战杯”市级铜奖、2023年“挑战杯”校级三等奖等。曾任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宣传部部长、理科班班长,工作积极认真,荣获五四表彰“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在学院内具有积极正向的影响辐射,参与2022北京冬奥会大型志愿服务并获得表彰。


从刚进入校园时的迷茫到后来整日泡在实验室,从不知道未来能做什么到对科研工作充满激情,大学四年的时间带给她最大的收获是找到了自己最想实现的梦想——做国家人民需要的科研。

她与科研结缘始于大二学年,刚从良乡回到本部校区的她进入刘良玉教授的实验室进行学习。进入实验室学到的第一件事是头脑风暴找寻自己感兴趣的科学问题。在和组员共同进行头脑风暴后,选择以“含羞草对不同环境刺激的记忆规律探究”为主题参加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在专业知识储备不足、阅读英文类专业文献较慢的情况下,她们仍然选择迎难而上。候选人作为团队的队长,给每一位成员安排了不同的文献阅读任务,并每周定期进行一次讨论和记录。设计实验方案是遇到的最大难题,由于可参考的经验较少,因此大家进行了长期的探讨。其中 “酸碱刺激叶片”以及“刺激种类分类”这两个过程较为艰难。对于叶片来说什么样的外界pH值对其产生的伤害是适当且会产生适应现象的,以及如何归类植物在自然中受到刺激的种类,什么样的数据可以将这些伤害和植物的反应进行量化都是团队共同遇到的挑战。在和师兄讨论过程中,师兄提到:“科学探究一定要多问几次是否严谨,对照是否合理。”在经过多次酸碱梯度和不同数据测量的预实验后,她们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她与她的团队成员放弃寒假休息时间,申请提前返校。由于规律探究性实验需要对实验目标进行长期记录,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那段时间,作为负责人,她每天早上八点去温室架起拍摄设备,晚上常常加班到深夜进行数据抓取和统计分析。又经历了长时间的作图和产出,在提交最终报告后,她的内心无比欣慰。在比赛的半年内,她初次体验了发现问题、进行背景调研、设计实验、形成报告全过程,中途有失败也有困难,但是最终得出结论的时候她的内心产生了无比的满足,这种满足刺激了她脑内的多巴胺,想要一次又一次地感受这种满足和快乐,也点燃了她对科研产生兴趣的第一把火。

为了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她再次提出想在刘良玉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立项。从大二学年开始,到大三学年这两年期间,她在实验室中从基础的实验试剂配制开始做起,后续还学习了更多蛋白质互作等更加困难的实验。两年期间,她早八晚十,没有课的时候就在实验室进行学习,回到宿舍后,在实验室里的一个个问题也在她脑海里盘旋。在积累了一定实验基础后,最终她选定了实验植物—垫状卷柏,并通过前期的文献阅读确定了一个可能与垫状卷柏抗逆性相关的基因SpTPS1。她独立克隆了该基因并将其转入拟南芥中,在模式生物中观察可能的性状。对她来说,这是锻炼自己“摸黑走路”的机会。由于实验材料比较特殊,垫状卷柏的假根组织很难打碎提取RNA,她尝试了液氮研磨和研磨器等多种方法,终于成功提取了垫状卷柏RNA。虽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实验,但是她却在一次次提取失败中彻底抛弃了“玻璃心”。她更加清晰地知道了做科研要有一个大心脏,各种各样的失败都是可能存在的,重要的是怎么反思改进自己的实验,拿到实验结果。就这样在成功失败反复交叠的实验中,她最终以“卷柏与拟南芥抗逆性的生理机制比较研究”为题,顺利结项,并形成了“垫状卷柏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转化拟南芥”的报告文章。

这两年在实验室学习的经历,对于她而言是初次近距离接触走在前沿的科研环境,她逐渐意识到要做有国家人民需要的科研,以国家大战略方向为导向,从科学知识出发提供解决思路。她更加坚定了要成为一名科研人员,用更多科研创新成果回报祖国的想法。

为了更好实现知识转化,候选人用科研立项结果参加了“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虽然没能获得省级奖项,但是在参赛过程中她与各位选手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对优秀作品的分析和学习,她领悟到“旧识新用”是创新的内核,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用在农业发展中仍需要经历长期的调研和证明。

为了实现自己的科研理想,候选人参加了各类夏令营活动,她对生物科学的前沿发展以及未来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剖析,也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自我反省,最终顺利得到保研资格,选择在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继续进行硕博的学习深造,以自身所学在经济作物增产及能量利用效率方面做出贡献。

习近平主席在五四寄语中提出,激励广大青年铸造“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人格,新时代青年有着比前辈更优渥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就更应在这样的环境中思考自己的人生理想并为之付出努力。她用大学四年的时间作为开始,也将不断奋进,不负国家对青年的期望,不负自己的理想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