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化实践
编者按:日前,北京市教委公布的2021年“北京市学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结果中,美术学院上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化实践——以“传统文化实验校”和“蒲公英行动”为路径》入选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该案例通过“传统文化实验校”和开展“蒲公英行动”两种行之有效的实践路径,构成以传统文化资源为内容的校本课程研发,进而形成在全国中小学内推广实施的创新性美育举措。“传统文化实验校”旨在推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充分发掘在地性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优质校本课程;“蒲公英行动”通过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以传统文化工作坊和“种子教师”培训为形式的支教活动,实现文化传承基础上的教育平等。截至目前,项目团队已在全国各地建立37所“传统文化实验校”,积累了28个成体系的优秀校本课程案例,并连续六年深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开发民族特色课程资源,培养骨干教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化实践”项目是为深入推进“美术学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课题的相关研究,实现项目前期研究成果的转化落地与实践领域工作的有效开展,进一步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进(即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举措,由首都师范大学亚洲美术教育研究发展中心组织开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化实践”项目依托的“美术学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课题系2018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课题——教材建设中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子课题。本项目的前期实践研究工作积累已有十八年,依托的“蒲公英行动”少儿美术教育专项课题,隶属于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艺术委员会主办的“成就未来——少儿课外美术教育工程”。自2003年7月在湖南湘西启动,造就了一批对民间美术有深厚感情、执著于民间美术科研和将民间美术应用于教学的骨干力量,积累了在偏远贫困地区进行学校美术教育改革和实践的许多有益经验,为推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和偏远贫困地区的儿童美术教育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在近十九年的时间里,尹少淳教授作为中国美协少儿艺委会主任和首都师范大学亚洲美术教育研究发展中心的博士生导师,亲自带领团队深入教学一线,取得系列成果。自2018年起,受教育部课程中心委托,聚焦于“美术学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课题组借助国家课程教材的专业平台,结合国内外有关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真实现状,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通过在全国建立37所“传统文化实验校”和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蒲公英行动”两种行之有效的实践路径,实现研究成果向一线实践的高效转化,形成层次性、生态性、覆盖性的项目闭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化实践”项目的总体思路是基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美育理论方面的前端研究成果,在全国各地,包括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内推广最新的美育实践方式,开发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分享具有地域特色的教育经验,培养优秀教师,形成完整的“产学研”链条和全国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化联动机制。
在全国建立37所“美术学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课题组实验校
在推进实验校的建设过程中,先后有大量参与学校依据自身的办学经验和当地的文化类型,设计了以当地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校本课程,编写相关教材。截至2021年秋季,课题组已积累了28个成体系化的优秀案例并汇编成册。其中较为典型的案例如下:
1.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泰禹小学作为“传统文化实验校”,着力发展以“陶艺”为特色的传统文化校本化课程。湖南长沙窑又名铜官窑,是唐代南方规模巨大的青瓷窑场之一。长沙窑始于初唐,长沙是世界釉下彩的创烧地,这里记录着陶瓷行业一个伟大的时代,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学校积极探索陶艺教学,依据陶艺技法自主创编、依托教材延伸拓展、整合学校主题活动、融入本土文化的主题单元教学,并通过行动研究、调查访问、个案追踪、经验总结、观察比较等研究方法,对泰禹小学第二、三学段(三至六年级)全体学生、美术教师开展了基于主题单元教学的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2. 广州市番禺区沙湾京兆小学作为“传统文化实验校”,着重建构以“剪纸”为特色的教育实践方案。该校所在的沙湾古镇有着800多年历史,因地处古海湾半月形的沙滩之畔而得名。沙湾文化本身包含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于是,该校从乡土文化的视角开发小学美术剪纸校本课程,有助于让学生更加了解乡土文化以及保护、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
3. 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回族区新建小学作为“传统文化实验校”,为了让学生们足不出校就能了解中国的皮影艺术,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专门引进了国家级非遗项目——皮影戏。该校通过多种途径聘请皮影戏传承人和民间艺人进课堂,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开展非遗皮影文化宣讲活动,树立文化自信;开设皮影“四个一”课程,为之融入现代社会新思想,使学生在美育校本课程中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蒲公英行动”
部分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硬件设施相对缺乏,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但当地具有极具民族色彩的传统文化内容,课题组借助“蒲公英行动”支教项目的开展,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校本教材编写和课程研发,发掘当地传统文化资源与素材。
“蒲公英行动”旨在进一步推进民间美术在我国边缘民族地区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传承和发展,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探索一种可在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持续和推广的美术教育模式,同时使民族多样性的文化得以延续,至今已惠及我国12个省市自治区15个民族的97所边远学校,受益学生万余人。自2016年起每年暑期组织“儿童美育夏令营和种子教师培训”,吸引来自全国十余所高校志愿者前往云南西双版纳勐龙、贵州黔东南丹寨、湖南湘西龙山等近10个少数民族地区,在当地开展美术教学活动、开发民族特色课程资源、培养骨干教师、开展乡村公共美育活动。
本课题自2016年开始通过“蒲公英行动”组织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教师和学生对口支援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与当地美术教师一起唤醒了沉睡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并将其融入到美术课堂中,为当地美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通过“蒲公英行动”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帮助当地学校研发、实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同时,课题组也帮助孩子们通过美术课堂获得更好的情感熏陶,建立起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增强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切实发扬“蒲公英行动”追求教育公平、传承民族性的精神。近两次“蒲公英行动”如下:
1. 2019年7月31日至8月9日,课题组成员前往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朗德镇报德村的报德完全小学,开始了为期10天、以“朗德印象”为主题的黔东南“种子教师”工作坊培训和留守儿童美育夏令营活动。课题组成员开发出3个“种子教师”培训课程和3个学生课程,参与受训的当地教师达30人次、当地留守儿童学生超过50人。同时,项目组还在报德完全小学内开展了校园文化建设课程,完成了大型装置作品3件和墙绘作品1件,用于装饰校园,改善校园文化环境。该次“蒲公英行动”注重在开发当地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将先进教育理念融入课程之中,部分学生作品入选了由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和美国NOBO无界组委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NOBO无界“一滴水”主题展览全球巡展。本项目还获评2019年“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其中带队负责人孟勐博士荣获“先进个人”奖励。
2. 2021年7月9日至7月19日期间,课题组成员前往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的重安镇中心小学,开始了为期10天的黔东南种子教师工作坊培训和留守儿童美育夏令营活动。活动围绕“遇见·审视·重生”的主题,采取与当地乡村学校师生互动的方式,开展美术造型与美术观念相结合的,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该次“蒲公英行动”的课程以“做中学”为指导思想,以核心素养本位的教学思想为理念,按照项目式学习、DKU与大观念等单元学习,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艺术形式开发出3个种子教师培训课程、5个学生课程以及2个“破冰”游戏互动,最终以风趣新颖的“苗斯卡”颁奖典礼的形式做结课展示,作品展览呈现了体量感和整体性,也实现教师、学生的高参与度。活动依然倡导“因地制宜、因时而宜”,强调开发地方自然、文化、艺术资源,呈现有农村及少数民族特色的美育资源与教学方法。
开展多重含义的系统性、综合性、建设性举措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化实践”项目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为起点,经过课题组十几年的落实与推动,逐步扩充为超越课程本身价值的,具有社会、人文、教育、资源等多重含义的系统性、综合性、建设性举措。
第一,发掘和整理我国千百年来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教育为手段,抢救濒临失传或被当地人所忽视、遗忘的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学生建立文化意识,树立文化自信,并以学校、教师、课程为载体,将保护传统文化、推广传统文化的理念深植在人们的价值观之中。
第二,在文化研究、文化解读、文化梳理的基础上活化美术课程,为其赋予超越知识习得、技能掌握等基础教育意涵的精神属性,通过不断开发具有创造性的、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传统文化校本课程,改善长期以来美术课程在中小学中处于边缘学科的现状。
第三,以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为线索,实现区域乃至全国中小学的文化教育联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传统文化教育的交流平台和资源智库,让教师在进行针对传统文化的课程设计和实践教学时能够有学习、有对话、有参照、有借鉴,同时实现个人智慧、学校智慧的快速分享。
第四,以传统文化为粘合剂,实现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平等,有效借助美术教育薄弱地区在传统文化的原生态保存、持有与传承方面的天然优势,让当地教师、学生有机会享受到传统文化教育带来的审美体验和创作体验,并在此过程中实现文化对人的熏陶与塑造。
拓宽辐射范围,加深教育影响
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化实践”项目将作为一项长期行动而持续开展,并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增设试点学校,更加全面地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
第一,依托政策指导体系,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甄别”“转化”与“传承”。在筛选探索美术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和融入路径时,改变“重技法、轻人文”“重数量、轻体系”“重灌输、轻创新”“重校园、轻社会”的固有做法,紧跟时代,使旧知识以新面貌示人,从而完成创造性转化与传承。
第二,推广“校园博物馆+”理念,整合集聚资源,提供教学场所和硬件保障。通过对现有资源的聚合利用,有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传统美术文化载体多样、创作过程复杂的问题,同时利用多媒介、多形式的艺术融合教育为其提供必要的场所和硬件保障。
第三,研制传统文化教师培训资源,打通高校师范与一线教师循环反哺渠道。高校师范专业增设传统美术文化必修课程,储备师资。同时加强引导现有美术教师队伍的自我成长,从教研活动、职后培训、学术研讨、科研方向等方面,促进美术教师对传统美术文化的学习。
第四,构建传统美术文化考试评价体系,融“五育”与优秀传统文化于一炉。评价体系应以学生能够“传承与创新”作为核心内涵,根据不同学段与门类制定传统美术文化考试评价标准。分别研制通用的经典传统美术文化测评试卷和分地区的地方美术文化测评试卷,实现差异化测评。
第五,借鉴各国有益经验,建构我国特色美术传统文化教学路径。借助跨学科式、主题式、议题式、单元式等课程设计方法,对我国综合美术课进行创造性发展。将文创、旅游产业经项目式教学与美术教育结合,发挥“做中学”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