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研讨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锚定教育强国建设奋斗目标,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3月17日下午,我校教务处与宣传部联合举办了“大思政视域下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研讨会”。会议邀请了我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教师代表作课程与教学实践经验分享。我校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王大广出席会议,相关院(系)教学副院长(副主任)、专业负责人、校督导代表及教务处、宣传部主要领导及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王海燕主持。
会上,王海燕结合教育部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内容和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介绍了我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举措与成效。实践经验分享环节,初等教育学院傅添介绍了初教院聚焦小学教育,打造跨学科课程思政体系方面的尝试;文学院苏伟琳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分享了在产学研+课程思政教学方面的规划和探索;历史学院蒋家瑜结合《世界古代史》课程谈唯物史观与当代传承这一“根”与“脉”的关系;教育学院乔爱玲以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教育技术学概论》建设为例,介绍了“思政融入、案例先导、学生中心、全程评价”四维一体的教学框架;马克思主义学院应霄燕介绍了学院在思想政治公共理论课、专业课课程思政、社会实践大课堂以及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方面的做法与效果;心理学院黄贤军重点从第一班主任、领航班主任切入,介绍了学院教师团队深入发掘心理学课程思政教育元素的做法;美术学院郝雪婷分享了如何在实践教学中向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数学科学学院马雪松介绍了学院以名师引领+青年教师梯队培养为抓手提高专业课教师思政水平;生命科学学院刘良玉分享了学院教师团队在课堂教学、科研训练、学术活动以及社会实践中如何深植科学家精神。会议邀请了国际文化学院李秉震介绍国际课程思政融合的重要探索与收获。分享结束后学校党委常委、副书记王大广授予国际文化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铜牌。
最后,王大广从课程的专业性和价值性的关系、德育的价值性和实践性的关系、“经师”和“人师”的关系等三方面与在座教师进行了探讨,并希望大家深刻领会两会精神中“立德树人新格局”与“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刻含义,打造好关键课程,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将自身开展的科研探索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在“科教产教融合”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让思政浸润专业、科研反哺教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