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扑与日本战前的中国学――从文明论和殖民地学的视角出发
发表日期:2014-11-15
阅读次数:
首都师范大学 燕京论坛
橘扑与日本战前的中国学――从文明论和殖民地学的视角出发
主讲人:赵京华
主办:教务处 承办:文学院、图书馆
时间:2013年11月28日(周四) 下午三点
地点:北一区文科楼602
主讲人简介:
赵京华,日本一桥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室主任,中国鲁迅研究会秘书长。先后担任东京大学、爱知大学等日本大学的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日本思想史和中日文化关系,对战后日本左翼学者的研究卓有成就,同时致力于翻译柄谷行人、子安宣邦等理论家著作,在国内影响广泛。此外,他对周氏兄弟与日本关系的研究,在学界备受关注。主要著作有《日本后现代与知识左翼》、《周氏兄弟与日本》等;译有柄谷行人的《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跨越性批判》、《世界史的构造》等;子安宣邦的《东亚论》、木山英雄的《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北京苦住庵》等。
内容介绍∶
在近代二百年来地缘政治急遽变动背景下,东亚社会全新的知识建构受到来自日本的强烈影响和制约。而日本有关“中国”和“东洋”等的知识生产,主要是由官、学、民三种力量联合承担的。橘朴作为昭和时代前期横跨官、学、民三界又不直接隶属于任何一方、而具有思想独创性的中国问题专家,他关于中国及东洋的叙述是由通俗道教、官僚阶级统治、乡村自治体和王道论、东洋共同社会等一系列自制概念支撑起来的。本讲座在阐述橘朴的中国观及其概念生成的同时,还将就战前日本中国学的殖民地学性质等问题,给出批判性思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