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实践教学| 毕业论文(设计)

首都师范大学关于开展2019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市级评优推荐工作的通知

各教学单位:

  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在北京市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开展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评优工作的通知》(京教函[2019]272号)要求,现将我校2019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市级评优推荐工作通知如下。

  一、评选推荐范围和名额分配

  (一)评选推荐范围

  从各院(系)推荐上来的校级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中评选出市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候选名单。

  (二)名额分配

  根据北京市教委分配原则,我校共有23个推优名额,现分配如下:

  序号

  院系

  名额

  1

  文学院

  1

  2

  历史学院

  1

  3

  政法学院

  1

  4

  教育学院(含教育技术)

  2

  5

  心理学院

  1

  6

  外国语学院

  1

  7

  管理学院

  1

  8

  音乐学院

  1

  9

  美术学院

  1

  10

  数学科学学院

  1

  11

  物理系

  1

  12

  化学系

  1

  13

  生命科学学院

  1

  14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1

  15

  信息工程学院

  1

  16

  初等教育学院

  1

  17

  学前教育学院

  1

  18

  马克思主义学院

  1

  19

  燕都学院

  1

  20

  教师教育学院卓越教师计划

  3

  二、评选推荐项目和评选推荐流程

  (一)评选推荐项目及推荐条件

  1.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个人类

  (1)当年校级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应届学生本人完成,作者为个人;

  (2)选题科学,调研论证充分,论文撰写质量较高,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要求;

  (3)能够较好地体现本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

  (4)具有一定创新性,或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独到见解,或具有一定的实践应用(参考)价值。

  2.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类

  (1)选题科学,调研论证充分,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要求,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各子课题设计合理,任务分工明确,研究内容有机联系;

  (2)设计作品整体质量较高,能有效反映团队成员间的实质性协作与配合,且有群策群力、协同攻关的设计研究成果;

  (3)每个团队不少于3位学生,其组成可为同一专业的学生,也可为跨学科、跨专业的学生;

  (4)团队有总的指导教师,每位学生有各自的指导教师。

  3.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类

  获得市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个人类、团队类的指导教师均可获得此项认定。

  参加《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实培计划”》的毕业设计(论文)同等条件下,可优先推荐。

  (二)评选推荐流程

  各院(系)教学院长牵头,组织院(系)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本院(系)市级毕业设计(论文)推优工作。各院(系)应严格审核、择优推荐,并对推荐的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查重检测,查重报告需由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签字确认,同时在院(系)范围内就拟推荐的市级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至少三天的公示。

  教务处汇总院(系)推荐的市级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名单,经校内公示后统一报送北京市教委。

  北京市教委汇总审核,评优结果经公示后予以正式公布,并将向获得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个人、团队和优秀指导教师颁发北京市教委认定的荣誉证书,同时编印《北京市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简介汇编集》。

  三、报送材料及报送时间

  请各院(系)于2019年9月11日(周三)前,报送下列材料:

  1.《北京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附件1),纸版及Word电子版;

  2.《北京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推荐汇总表》(附件2),纸版及Word电子版;

  3.《应届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简介》(附件3),要求:800字以内,包括选题背景、研究意义、论文主要内容、创新研究成果等以及导师评语200字以内,Word电子版;

  4.推荐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查重报告,要求:加盖院(系)公章,扫描成PDF电子版。

  上述纸版材料需教学院长签字并加盖院(系)公章。

  四、其他

  教务处联系人:赵老师,联系电话:68902805,办公地点:主楼304。

  

  附件:

       1. 北京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

  2. 北京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推荐汇总表

  3. 应届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简介(参考模板)

                                                                                                  

                                                                                                                     教务处

                                                                                                          2019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