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信息

学术信息

思考与探索 | 李建军:区域国别研究的兴起、现状与展望

自2011年至今,短短十余年,区域国别研究在全国近200所高校分批铺开建设,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从学科交叉到交叉学科,是国家高瞻远瞩布局、自上而下推动的产物,也是高校不负时代重托、协同努力回应的结果。区域国别研究正在迈入学科建设阶段,各界协同努力,通过跨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创新培养急需的复合型人才,构建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知识体系,解决我国现代化过程尤其是对外交往中面临的重大实践问题,将成为推动区域国别研究的应有之义。


区域国别研究的兴起

区域国别研究是大国发展到一定阶段因对外交往产生的现实需要。英、法、美等发达国家较早开启了区域国别研究历程。中国也是大国,但由于外国列强的侵略,在世界工业化发展的黄金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受到遏制,“弱国无外交”,无力在国际事务上有所作为,同时对域外知识的构建缺乏动力。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经济衰落的趋势,开启独立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历程。改革开放更是让中国经济进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的历史时期,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伴随经济实力的历史性跃升,中国海外权益受到重视,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对域外知识体系的构建从质和量上都有了新的迫切需求。

在此背景下,教育部2011年开始分批布局推进区域国别研究。首先是培育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2011年底,教育部启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专项,2012年在28所院校设立了42家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主要覆盖美国、俄罗斯、英国、欧盟、东盟、东南亚等重点国家和地区。2015年1月,教育部印发《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培育和建设暂行办法》,要求高校深刻认识国别和区域研究的重要意义,扎实推进研究基地的培育和建设工作,努力为国家改革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接下来是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的全面铺开阶段。2017年,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外交大局,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7年度国别和区域研究有关工作的通知》,组织各地方高校按照《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建设指引(试行)》设立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经过两轮布局,许多过去不被重视、无力顾及的国别、区域,如阿尔巴尼亚、柬埔寨、太平洋岛国、巴尔干地区等都有了专门的研究平台、研究队伍、人才培养、学术刊物等,取得了系列基础研究和对策研究成果。首都师范大学的巴尔干研究值得一提,汇聚了一支有20多人的巴尔干研究队伍,策划出版巴尔干学术研究系列、巴尔干研究名著翻译系列、巴尔干国家概览系列,创刊国内首部《巴尔干研究》辑刊、《巴尔干要闻》《巴尔干观察》等,在世界史一级学科下自设国别区域研究二级学科招收巴尔干研究方向硕士、博士,推动了一直作为冷门的巴尔干研究的发展和巴尔干研究人才的培养。

中国分批布局区域国别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像西方国家那样谋求世界霸权。欧美国家往往抱着冷战思维,站在对象国和对象区域的对立面,把研究对方作为“知彼”的手段,目的是借此建立西方话语霸权和巩固西方对世界的统治力。我国的区域国别研究立足“本土”,致力于文明互动共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国的区域国别研究者肩负时代使命,要通过深入实地调查研究,打破西方话语霸权,构建多元文明叙述的中国话语,同时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走进去,找到不同文明的共同价值,搭建中国和世界彼此联通的知识桥梁。


区域国别研究现状

国家层面的两次布局让区域国别研究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但是,区域国别研究单靠布点和规模的扩大是无法长久的,其可持续发展得靠人才培养。在此之前,全国已有十多所高校设立区域国别研究二级学科,打破了原有的仅仅依托国际政治、区域学、世界地区与国别史专业培养从事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的局面。不过,区域国别研究二级学科的设立还远远无法满足国家对区域国别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要求,必须成立自己的一级学科。2022年9月,区域国别学被正式纳入教育部公布的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成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从此区域国别研究进入正规学科建设和制度化保障阶段。

新版学科目录的出台使区域国别研究交叉学科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新平台成立情况令人应接不暇。如四川外国语大学、深圳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西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都成立了区域国别(或国别区域)研究院,其中西北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同时还成立区域国别学院,加上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十几家单位在此之前成立的区域国别研究院所机构,国内类似平台至少已建立60多家。此外,2022年10月23日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全国多所高校倡议成立“中国区域国别学共同体”,这是继“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院系联盟”(2019年12月多所高校联合成立,有了学科后更名为“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后国内成立的第二个大型区域国别学学术组织,也是区域国别研究蔚然成“学”后繁荣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多所高校组织召开各类学术会议、论坛,深入探讨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按照会议主题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专题研讨会。例如2023年6月25日由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共同主办的以“区域国别学的二级学科方向设置”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区域国别学50人论坛。二是外国语言学、世界史、国际关系学、地理学等各个学科与区域国别学的协同创新研讨会。例如2023年6月30日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的“地理学与区域国别研究论坛”。三是区域国别学视角下的某个区域学、国别学会议。例如2022年8月20日四川大学召开的“西南地区高校区域国别研究暨欧洲研究圆桌论坛”等。

现在,国内高校纷纷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都在积极筹备建设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许多高校已召开过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和博士点申报专题会,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统筹校内外资源,抢占学科建设新高地。部分学位授权自主审核高校已着手推进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设置,有的已设置成功,如2022年10月,中山大学通过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自主设置校内程序,并上报教育部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有的甚至已从本科着手开始探索。不能在学位授权上自主审核的高校,也在为申报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整合资源、创造条件,因为外语类大学的学科设置相较综合性大学较少,为了在申报时充分显示其交叉学科的多样性,有的提前自设其他邻近学科。

必须指出,我国的区域国别研究还要正视以下问题:第一,学科分布不平衡,对美国、俄罗斯、英国、欧盟、东盟等大国、发达国家、重点区域、重要国际组织研究较多,对小国、落后国家、拉美、非洲等冷门区域研究较少,需要尽快补齐短板、加大投入,努力实现国别区域研究力量的相对均衡。第二,对区域国别学的理论和方法尚未形成共识。虽然国内已出版多本关于区域国别学的论著,但还是无法说清区域国别学的理论与方法到底涵盖什么,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理论和方法还待进一步探索。第三,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特别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乘旦提出的“如何设置一张课程表”的问题还有待认真研究。课程表的设置事关复合型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对区域国别学的发展至关重要,课程不能搞“拿来主义”,简单重组,需要做好顶层设计。第四,区域国别研究的管理问题,包括跨学科队伍的松散性、学位授予管理和区域国别研究评价机制相对滞后等,这些都是区域国别学作为交叉学科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区域国别研究展望

当下,区域国别研究者们一边在学术中热烈探讨,一边在实践中积极摸索。在学科化问题得到解决的情况下,未来需要做好以下“六个要”,区域国别研究一定能回答时代之问、国家之需,一定能大放异彩、大有可为。

要充分认识区域国别研究的时代使命。它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现实需要,是祛魅西方霸权话语,构建中国特色各国、各区域文明话语体系的必由之路,是推动世界多元文明自主发声、繁荣发展的重要渠道。

要有更明确的区域国别学学科意识。区域国别学是健全新时代高等教育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讨论中辨明一般性的区域国别学研究理论、方法和针对某一国别、区域的特殊理论、方法,探索建立学界普遍认可的教研范式,建立健全与其学科特点相匹配的学科评价体系、学科评估体系、学科保障体系等,保障区域国别研究的长久发展。

要在人才引育方面做到四个起来。在区域国别研究发展比较急迫、大多数国别研究和区域研究比较薄弱、人才培养需求强烈的情况下,一直在积极推动和引领区域国别学科发展的首都师范大学刘新成教授从人才强国的高度指出,将分散人才聚拢起来、现有人才用起来、一线人才打造起来、未来人才培养起来,是学科建设的发力点。

要进行有组织科研。区域国别研究者来自多个学科,团队比较分散,只有以问题和需求为牵引,通过有组织科研才能促进各自知识的交叉积累和多领域融合,实现区域国别学与各邻近学科之间的相互赋能,形成关于具体国别、区域的整体性全新知识体系。

要在人才培养上强化协同理念。无法通过单一学科培养复合型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已成学界共识,必须走跨学科、跨院系、跨学校、跨国家的协同之路。要通过多方协同,认真设计带有“大交叉”思维的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培养方案,解决前文提到的“一张课程表”的问题。

要牢记智库服务功能。区域国别研究区别于其他研究的一点,便是其咨政服务的功能性。应主动融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兼顾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让二者一脉相承,互为补充,提高建言献策质量。

总之,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让我们凝聚共识,胸怀家国情怀,抓住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新契机,努力做好区域国别研究,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区域国别研究知识体系,深化文明互鉴共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学术支撑。

原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2月12日

(作者:李建军,国别区域研究院、历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