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我院成功举办第八届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论坛

2024年11月23日,我院召开第八届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论坛,主题为“跨学科视野下的文明研究:概念、理论与方法”。本次论坛邀请了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和国际政治等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对文明研究的概念、理论与方法进行跨学科研讨。来自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50位专家、学者和博士生参会。

开幕式

本次论坛开幕式由我院院长梁占军教授主持,战略专家刘新成教授莅临开幕式并讲话,首席专家邱运华教授做开幕式致辞。

刘新成教授在开幕式讲话中指出,文明研究作为首都师范大学区域国别学的一个研究方向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他表示,近年来随着文明交流互鉴倡议的提出,文明研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学术界需要加强对文明概念的梳理和比较研究,弄清楚“文明”概念的起源及其内涵的演化,以便更好地展开对文明交流互鉴的深入研究。刘新成教授特别提出要对以下几组概念进行研究,比如:文明与文化、文明与进步、文明与发展、文明与民族、文明与国家、文明与现代化、文明与全球化等。他最后指出,文明问题是一个有很大研究空间的新领域,同时也是一个跨学科研究的议题,希望与会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将来能在这一领域持续耕耘,产出硕果。

邱运华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引用宋代诗人黄庭坚对小雪时节的乐观主义描写来形容与会学者齐聚此次论坛给人带来温暖如春的热烈氛围。他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影响世界格局的因素除了政治、经济因素外,文明(文化)认同正在成为塑造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在此背景下,不同学科的学者们齐聚一堂对文明研究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跨学科研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他希望与会学者在此次论坛上畅所欲言,发表真知灼见,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文明新形态。

大会发言

本次论坛设置两场大会发言、四场分论坛。上午第一场大会发言由首都师范大学燕京特设讲席教授刘文明主持。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利华从生态角度分析人类交往,提出全球一体化也包括全球的生态一体化,主张运用立体网络思维来贯通环境史与文明史的研究。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丁宏提出从人的视角出发,通过田野调查来开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证研究,认为从民族学理解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会开拓新的研究思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教授王华主张从多角度理解文明的内涵,认为太平洋是跨文明交流的场域,这个广阔空间有利于分析多元文明并存的世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董欣洁研究员对三位学者的报告进行了点评。

第二场大会发言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历史学学科执行主编柴英主持。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夏继果从空间一致性和时间延续性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布罗代尔文明观中的文化区域性、文明互鉴、抵制异质文明及文明的根深蒂固性,认为布罗代尔的文明观更多地关注静止,更看重不同区域的复数文明。董欣洁研究员从全球空间的角度探讨人类发展模式,提出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开放包容和相互尊重,认为在全球范围内应同发展中国家进行合作解决贫困问题,尊重各国主权平等、结伴而不结盟,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实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周少青探讨了世界民族研究的格局和话语的转变,认为世界民族研究为区域国别研究赋予了新时代的含义。王利华教授对三位学者的报告进行了点评。

分组讨论

下午第一组分论坛第一场由夏继果教授主持。四位学者围绕“文明研究的历史、现状与趋势”“文明研究的基本概念”“跨学科视野下的文明研究理论与方法”等议题进行了讨论。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教授王晓辉认为自进入20世纪后,西方中心论开始受到非西方世界的强烈解构和冲击,文明中性观正逐渐取代文明中心论和等级观;这对“文明”概念本身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新生。安徽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魏孝稷从经济基础、集体心态和制度形态三个维度论证了中华文明统一性的历史底色,并指出其当代意义。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讲师朱文珊指出在文明交流互鉴中,田野调查可以为文明研究提供大量充满细节的一手资料,这不仅能够加强研究成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而且有助于中国构建自主知识体系,为全球文明研究提供更多视角。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荆玲玲报从中西文明差异对各自现代化之路的影响出发,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有别于西方的暴力掠夺模式的原因在于中华文明的“和平”底色和包容特性。王华教授对四位学者的报告进行了点评。

第二场由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张友国主持。四位学者围绕“文明区域的形成演变与国际政治”议题进行了讨论。张友国教授基于民族与宗教的视角分析了中亚五国跨境民族文化的相似性与包容性,指出中亚五国长期处于多文明交汇地带,其文化包容性与中华文明的兼收并蓄特质具有共鸣,这为中亚五国和中国的文明互鉴提供了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东琪认为在百年变局和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的时代背景下,全球南方越来越深度地融入全球化进程,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从边缘进入到半边缘甚至中心位置,这必将改变现有的全球文明秩序和“文明标准”。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高良敏通过中国菌草在全球南方多国本土化的案例,提出“位育异邦”的分析框架,以驯化菌草的独特视角展示了生物背后附着的中外文化差异。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冯理达以加纳国父J.B.丹夸复杂矛盾的建国思想为例,展现了西非早期民族主义思想中蕴含着非洲主义、部落主义和反殖主义多重内涵,这种复杂思想深刻影响了加纳独立前后的政治。周少青研究员对四位学者的报告进行了点评。

第二组分论坛第一场由内蒙古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士珍主持。五位学者聚焦文明研究的具体案例,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提出了文明研究的相关问题。李士珍教授围绕1773年诺斯《管理法案》出台前英国各界对印度殖民统治政策的辩论,探析了英国政府逐渐对印度事务开始关注,并谋求对东印度公司进行控制的过程。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田汝英认为毛罗地图的创新是海上丝路香料贸易的结果,因为贸易活动中交换的不仅是商品,还有文化,且跨文化交流推动了西欧地图学的发展。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曾金花认为韦伯的文明比较研究之所以被人误解为具有欧洲中心论倾向是因为人们割裂了韦伯历史观与时代和学术背景以及方法论的关联。天津师范大学欧洲文明研究院副教授张小敏详细介绍了西方国家探索西北航道的历史背景、探险过程及开辟意义,认为西北航道开辟的最重要意义在于使北太平洋世界突破了自身区域范围,实现了与世界其他区域的联系,最终将北太平洋世界纳入全球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中。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高照晶副教授通过对美国《西方文明史》课程由盛到衰的原因探析,指出西方文明史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衰落,既有现实政治的原因,也是区域史与全球史兴起对“西方中心论”反思的结果。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乔瑜对五位学者的报告进行了点评。

第二场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崔丽娜主持。四位学者围绕“文明研究的基本概念”“跨学科视野下的文明研究理论与方法”等议题进行了讨论。对外经贸大学英语学院讲师张国琨以自身教授的“美国历史与文化”课程为案例,展示了教学研究互促中的跨学科特性及其对文明研究的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彭鹏通过对美日雅浦岛问题的历史回顾和分析,指出美日之间表面上争夺的是雅浦岛的海底电缆使用权,实际上是争夺太平洋地区的通讯权。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王悦从个体、西方社会、从西方至全世界三个层面阐释了艾利亚斯的文明概念,指出这种文明观是基于文明等级论和线性文明发展观进行的,是从“法国中心论”出发构建起的一套西方中心主义“文明”叙事。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彭勃分析了巴克尔文明史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的贡献与局限,认为其文明观虽然带有英国中心论和欧洲中心论的色彩,但其在研究范式上的革新促进了19世纪欧洲历史学的职业化和科学化。魏孝稷副教授对四位学者的报告进行了点评。

闭幕式

闭幕式由刘文明教授主持,王晓辉教授和崔丽娜教授分别对下午进行的两组分论坛作了汇报发言。刘文明教授进行了简要总结,他认为各位学者的发言都非常精彩,成功呼应了“跨学科视野下的文明研究”的会议主题,文明研究应当在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方法相互借鉴的基础上进行,才能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最后,刘文明教授宣布本次论坛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