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思考与探索 | 刘新成、梁占军:区域国别学要协同培养双复合型研究人才

区域国别研究是服务国家的一门学问,需要德才兼备、专博融通的双复合型研究人才。换言之,从事区域国别研究的人至少应具备以下特征:第一,精通对象国的语言,既能进行专业研究,也能开展跨文化交流;第二,通晓对象国的历史和文化,拥有在对象国的生活经历,理解当地的社会风俗习惯,能够利用当地的一手人脉和社会关系展开社会活动;第三,受过专业的学术训练,能够独立开展基础研究,也可以开展田野调查和对策研究;第四,拥有强烈的家国情怀以及献身区域国别研究的志向与本领。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普遍依托单一学科进行区域国别人才培养,结果导致复合人才培养不尽人意。如依托外国语言文学培养的学生长于语言应用和跨文化交往,但在跨学科知识储备、田野调查和研究方面相对不足;依托政治学和世界史等学科的学生在理论基础、学术训练等方面优势突出,但在外语能力、特别是非通用语种应用能力方面亟待提升。虽然有些高校采取外请讲座或授课的方式来取长补短,但是这种“打补丁”的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填补知识体系的基础性缺失。区域国别研究要培养跨学科、研究应用兼顾的双复合型的国际化人才必须打破常规,走跨学科、跨院系的协同创新之路。

校内协同,打通本硕博贯通培养路径

区域国别研究需要语言和专业能力俱佳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其培养周期相对较长。目前本、硕、博的三段式纵向递进的培养体系有利于学生循某一学科深入钻研,形成单一的学科知识体系,却不利于学生跨学科知识的复合。因为即便是在不同阶段跨学科学习不同专业的人,也会因为各个阶段知识体系的不完整而难以做到真正的多学科贯通。因此,校内协同的重点在贯通本硕博人才培养,制定符合实际需求的培养方案,把语言+专业的学科交叉落实到各个学习阶段。从培养区域国别研究能力的实际需要出发,本科阶段可侧重对象国的语言学习,搭建对象国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专业精神;硕士生阶段应重点就跨学科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境外田野调查与跨文化交际实践开展学术研究训练;博士生阶段则要重点培养学生追踪现实问题,独立开展咨政研究的能力。在这方面区域国别研究本身的综合性和开放性,为实施本研贯通式培养提供了可能。

校际协同,促进非通用语言与专业融合

一般来说,区域国别研究人才的能力结构应该是语言+专业+实践三部分,其中精通对象国语言是从事区域国别研究的必要条件,多学科专业知识储备是基础,实践是能力保障,三者缺一不可。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现阶段能够提供非通用语言类教学的高校稀缺,故推进语言与专业的融合,校际协同必不可少。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作为国内最大的非通用语言教学基地开设的小语种已超过100种,但离国别区域全覆盖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事实上,非通用语言教学已成为区域国别研究高水平人才培养的一大制约,语言类高校与综合性高校开展跨校协同,合理设置非通用语言课程并强化专业外语能力是双复合型人才培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国内协同,推进学校与部企合作

区域国别研究需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应用型研究人才。相关人才培养需要大量的实践训练环节,包括语言实际应用、社会调查、跨文化交往等等。高校应加强与国内相关部委、党政机关、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深度合作,一方面建设一批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开展实操性训练提供平台,并与合作方建立制度化的国内访学机制,如让学生参与智库动态追踪研究,重点培养其政策研究和对策研究能力,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和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基本养成独立工作的实践技能,以便毕业后就可以直接进入相关部门从事实际研究。另一方面高校可借鉴国外的“旋转门”机制,聘请政府官员和驻外大使等一线工作人员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通过讲座、授课、指导研究生等方式培养学生献身事业、服务国家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意识,提升区域国别人才的综合素质与培养质量。此外,也鼓励校企合作共建区域国别学科,从服务国家的高度协同为国育才。

国际协同,实施国际化联合培养

区域国别研究的自身属性使得跨国协同、国际化联合培养成为其人才培养的特色。各高校应充分利用教育部“国际区域问题研究及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或依托校际合作协议,结合国内人才培养短板,就特定语言或专业落实跨国跨校的订单式联合培养项目,与对象国高水平大学开展切实合作。通过聘任外教弥补非通用语言或专业的师资不足;派遣研究生到对象国定期学习和生活,或开展田野调查,或强化语言能力,使学生熟悉对象国的国情世情、深刻理解其历史文化,形成一手人脉,为其日后从事区域国别研究、开展跨文化交流奠定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开展区域国别研究的目的是增进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彼此理解,以实现民心相通、共同发展。这在本质上有别于历史上欧美列强在海外殖民和冷战期间服务于对外争夺的区域国别研究。因此,与对象国高校开展联合培养项目应关注双方的人才培养需求,可以采用双学位、交换生等多种形式共同培养知华友华的人才,为区域国别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双向可交互的国际化人才储备。

协同培养需要创新评价体系

协同培养的方式需要相应的评价体系创新。首先,要从“立德树人”的根本原则出发,着重在思政育人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耐得住寂寞的扎实学风。其次,鉴于区域国别研究跨学科交叉的特点,在学术成果评价方面不宜按照现行的单一学科的要求去评价,而是要结合成果属性进行跨学科的综合评价。目前教育部对学科的评价体系相对固定,对毕业论文的抽检缺乏对交叉学科成果的认定,相关调研报告和要报等咨政成果也未被纳入评价体系。建议教育部尽快成立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专业委员会,以便为高校推进学科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顶层设计,制定相关规则和规范,确保学科顺利奠基和发展。

总之,人才培养创新既是学科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科发展的有力支撑。作为全新的交叉学科,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建设基础薄弱且任重道远,因此在奠基阶段认真下好人才培养协同创新这个“先手棋”具有重要意义。


原文发表于《光明日报》(2022年06月28日 13版)

(作者:刘新成,全国政协;梁占军,首都师范大学国别区域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