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巴尔干要闻

巴尔干要闻

塞尔维亚“蒙娜丽莎”的故事

在浩瀚宇宙的某处,一个拥有高度智慧的外星生命体可能会接收到来自地球的三张特殊照片——这些由人造卫星发射的信号,穿越星际空间,成为了人类文明向宇宙递出的视觉名片。其中,一张代表人类探险精神,是美国宇航员抵达月球的照片;一张代表人类的勤劳,是中国的长城;最后一张代表人类的善良,是来自塞尔维亚东正教修道院壁画的一部分,名为“白衣天使”。据传,1977年美国旅行者探测器发送信号的计划就是把这三个地球上的人类成就传送到太空。

这是一个几乎所有塞尔维亚人都熟悉的传说。虽然在国内外资料以及专业文献中都找不到任何相关记录,但故事的内容让人联想到美国宇航局名为“金唱片”的时间胶囊。美国宇航局借助“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飞船,将“金唱片”送入太空,唱片中包含展现地球生命和文化多样性的声音和照片。在115张入选的照片中,有中国长城和一位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照片,其中一个音频文件包含鲸鱼的声音。致力于打击媒体虚假信息、以塞语发布内容的网站“FakeNews tragač”给出了不同解释,美国宇航局首席历史学家威廉·贝里(William Berry)博士向该网站证实,旅行者号的“金唱片”中并没有收录“白衣天使”的圣像画。

《白衣天使》(塞语:Beli andjeo)是塞尔维亚文化中最著名的壁画之一,现存于米莱舍瓦修道院。这幅创作于约1235年(塞尔维亚国王斯蒂芬·弗拉迪斯拉夫一世统治时期)的壁画,正式名称为《基督墓前的没药使者》,被公认为中世纪盛期塞尔维亚乃至欧洲最杰出的艺术瑰宝之一。尽管作者身份成谜,艺术史学者普遍认为其出自希腊圣像画家之手。

据称,16世纪奥斯曼帝国占领塞尔维亚期间,为保护这幅珍贵壁画免遭毁坏,修士们用另一幅画作将其覆盖。1595年,锡南帕夏下令将圣萨瓦大主教的遗骨从修道院掘出并在贝尔格莱德焚毁,此后“白衣天使”便被遗忘在覆盖层下长达三个世纪。19世纪末的一场火灾却意外让这件珍宝重见天日——火焰灼烧下,覆盖层部分剥落,最先显露的正是天使那双仿佛能穿透灵魂的眼睛。更神奇的是,无论从哪个角度观赏,天使的视线始终与观者交汇。塞尔维亚著名壁画修复专家恰斯拉夫·佐利奇(Časlav Colić)甚至提出,这可能启发了达·芬奇创作《蒙娜丽莎》的技法。正如塞尔维亚东正教主教尼古拉·韦利米罗维奇所言:“凝视这幅壁画,本身就是一场神圣的祈祷。”

就这样,《白衣天使》再次诞生。1947年,南斯拉夫政府科学文化委员会与法国专业画师合作,组织了塞尔维亚中世纪艺术作品的复制工作,让欧洲重新认识这一璀璨的文化遗产。1950年,160幅壁画复制品和105件雕塑模型在巴黎夏乐宫展出。其中就包括《白衣天使》——艺术的巅峰之作。从此,《白衣天使》的复制品作为塞尔维亚中世纪艺术的代表走向世界。1962年7月23日,Telstar卫星在欧洲和美国之间建立第一个视频信号时,该壁画在公共广播中呈现。

尽管近年来塞尔维亚网站曾流传“NASA将《白衣天使》送入太空”的传闻,甚至引发一些争议,但这些真假难辨的噱头,终究无法掩盖艺术本身的光芒。对普通观众而言,它是否真的进入太空并不重要——壁画的永恒价值,不会因任何传闻而增减。或许,唯一会为此感到遗憾的,只有那些无缘亲眼目睹它的外星生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