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巴尔干要闻

巴尔干要闻

“俄罗斯雇佣兵”帽子的“难以承受之轻”

2024-10-16.jpg

近两年,大部分欧洲国家政坛中,政客被扣上最糟的帽子是“俄罗斯雇佣兵”,类似于之前的“反欧分子”。克罗地亚政坛一直避免令自身卷入欧洲与俄罗斯的紧张关系,一方面因为克罗地亚政客并不擅长超过东南欧地缘政治局势之外的叙事,另一方面也因为长期执政的克罗地亚民主共同体与欧盟主流意见达成共识,在挺乌反俄阵线上平息了大部分的边缘意见。更可能的原因是大选前,克罗地亚政坛更倾向于用“稳定”来动员选民,于是“亲塞”“武契奇的棋子”等话题在竞选中与新兴的“性别议程”“觉醒(woke)意识形态”竞争起来。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克罗地亚已在一定程度上经历过欧俄紧张关系带来的政坛、媒体、学术界分歧以及亲俄恐慌。只有克罗地亚总统米拉诺维奇突破了媒体挺乌反俄的主流报道,他对针对俄罗斯的各种“取消文化”现象采取批评态度,后来又批评欧盟援乌措施,更果断警告欧盟已游走到与俄罗斯爆发直接冲突的边缘。

米拉诺维奇因其争议性声明而被欧洲视作“可怕的儿童”。他的声明引来不少流量和关注,甚至不少布鲁塞尔政客都要为此皱眉,但一般这种声明在发布后就再无后续。克罗地亚民主共同体执政下的克罗地亚还是以支持欧盟为主流,去年克罗地亚加入欧元区和申根区完成了欧盟一体化进程,在中东欧各种疑欧和批欧风波中,克罗地亚坚持亲欧路线成为了一个例外,包括米拉诺维奇在内的任何批欧态度远不能摇动基本的亲欧政治形势。

米拉诺维奇很可能意识到了这种形势,因而在发表新声明时都试图加强敏感度来试探国内外对争议的关注,但他深知克罗地亚亲欧基本共识为其提供了保护伞,防止其变为欧盟“弃民”。克罗地亚总理普连科维奇也知道此种局面,他在与米拉诺维奇多年的交锋中并未大声指控其亲俄倾向,而主要靠批评其未产生建设性作用来慢慢拱火。这种克罗地亚国内政治“小剧场”每次在米拉诺维奇触及“俄罗斯”标签吸引国际媒体目光后,很快话题就失去尖锐性并回归国内争论。上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到访克罗地亚参加乌克兰—东南欧峰会时,要求克罗地亚总理不要邀请米拉诺维奇参会,就是类似情况,当新闻轰动一时后,泽连斯基回到乌克兰之后,当地政客又重新开始热议别的话题。

但10月14日,克罗地亚外长格尔利奇·拉德曼的声明“触碰到了底线”,他将米拉诺维奇称为“俄罗斯雇佣兵”,并称其谋求连任的总统竞选活动由“俄罗斯出钱资助”。对此,大部分专家批评拉德曼在未提供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就指控另一国家高级官员为俄罗斯服务,克罗地亚政坛正在慢慢卷入类似2017年有关“俄罗斯影响美国选举”的讨论。

关于即将于12月举行的克罗地亚总统选举,目前已有几个政客宣布参选,除米拉诺维奇外,民主共同体支持了前科学教育部长比利莫拉茨,绿色左翼联盟提名了其成员凯金,桥党提名了其议员布列等。其中,主要的竞争预计将在米拉诺维奇与比利莫拉茨之间展开。由于克罗地亚总统缺乏实际权威,仅有代表权和话语权,象征性和认同性的议程很可能压倒任何“提高公民生活”的竞选口号。在克罗地亚的亲欧保护伞下,使用“俄罗斯因素”开展竞选活动,提升话题度是竞选两方轻松的选择。也难怪克罗地亚公民不怕所谓的“俄罗斯影响”,在外长抹黑总统的声明发布后,据克罗地亚《指数电子报》的民意调查,米拉诺维奇的支持率大幅超过了其他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