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是一次重要的人生选择,会带来巨大的环境改变。这期间,客观上的环境改变以及主观上的身份转变,使得部分留学生心理问题集中爆发,适应不良。在我们展开的征集、访谈,以及部分咨询案例里,我们发现一些留学生处于孤独、隔离、压抑的状态,也听到了学习压力、亲人离世、自身生病等具体困境。我们将连续三周发布「留学生心理自助指南」系列文章,探讨留学生的自我、家庭以及其背后的社会支持系统。
上一期我们聊到了留学生都有过或正经历的心理处境:孤独和无助。
这是一个困境,也是一个契机。有的留学生会提前做好准备,为自己搭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通俗点说,即是一个生活的框架。
这个生活框架,就像一个“安全区”,给独自在外漂泊的留学生提供了支撑。具体说,就是有信赖的人和包容的环境,让留学生在孤独和无助时,可以依靠和休息。
但搭建一个新的生活框架并不是一件易事。不少学生和父母对于“准备好留学”有一定误解。除了语言能力,个人的独立自主性往往被学生和家长忽略。
独立性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技能,更是一种心理状态,能够帮助留学生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坚韧和积极心态。
本文将探讨独立自主对留学生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帮助留学生和他们的家庭为这一重要的人生旅程做好准备。
1.独立,不是一出国就自然产生
如果没有一定的独立能力,贸然地出国,在生存压力下,独立性并不会被激发,反而是整体生活的崩溃。
中国驻美国使馆处理过这样一个求助案件:
“A是上海一高中生,在国内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家长为了孩子日后可以更好地适应美国大学生活,提前把孩子送到美国上夏校,并给其充足的生活费用。
然而孩子抵美后,出于对新环境的恐惧,不愿意出门,完全不知道该如何独立生活,例如购买食物这样简单的生活小事都无法完成,只能在酒店房间内忍饥挨饿,导致昏迷,最终在大使馆的协助下安全回国。”
虽然这是个极端案例,但其中父母对孩子独立能力的忽视或错误的评估,是不少留学家庭都会遇到的问题。
除了享有更丰富的学习机会,家长们都希望留学能让孩子变得独立。不错,留学经历会让孩子变得独立,但是在孩子已经具有一定独立能力的前提下,独立能力才会不断地提升。
但如果像上述案例描述的,家长选择“一刀切”,除了经济支持,直接从“什么都被安排好了”到“什么都需要自己做”的模式,孩子容易陷入无助,适应不良。之后还可能会因被送回而感到挫败,严重的可能引起心理创伤。
家长不了解或错误评估孩子独立生活能力,还体现在对孩子过分的溺爱和保护。
“其实现在留学服务比以前完善很多,有些不放手的家长,给孩子们一条龙的服务。从交学费、选课、作业指导等等,只要你能想到的,留学机构都有服务。但这样真的好吗?我见过有学生读到大二了,还不知道怎么交学费,自己错过了交学费的时间,反而去责怪留学服务的老师没有提醒。”
独立能力不是一个因为出国,就会自然获得的能力。更多是需要家长学会放手,孩子们在不断地试错后,练出来的。
而形成和锻炼独立能力,最早可以开始于1.5-3岁这一年龄段。根据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人在这个时候,就开始试探自己的能力,独立处理事情。
如果这种试探得到照料者的允许和鼓励,幼儿会出现自主的感觉,逐步养成自主发展的人格。
但如果家长过分溺爱保护,或者过分批评指责,孩子就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怀疑,甚至会有羞耻感。独立能力的发展也会因依赖性强或不自信而停滞。
在为出国做准备时,家长对孩子的独立性也要有所准备,做好评估,给予恰到好处的支撑。
而这独立性,除了生活能力和常识,还包括独立思考和选择的能力。
2.从独立生活,到独立思考
独立性,是多方面,且有层次的。
除了基本生活的抉择,学生还需要学会独自做好重要抉择——在充分考虑后,做一个好的选择,并愿意承担相应责任。
在一份关于赴美留学生被学校劝退的调查中,排名第二的原因是“学术不诚信”。美国是一个相当强调学术诚信的国家,学生入学或考试前,都要求签署满满几页有关Academic Integrity相关文件。
排除无意的学术不诚信,例如文献引用的格式不符合要求等,为什么还会有学生铤而走险,故意违规,出现雇佣代写、考试作弊、抄袭作业等现象?
虽然可以独立生活,但他们仍需磨炼独立思考和辨别能力。
“有个代写被抓了。学校从代写的微信查到了x同学,他因此被退学,但又不敢回国,怕家里人知道,一直留在美国,最后变成了非法移民。”
“我们学校所在的地方是个山区,有的路段是一个坡接着一个坡。有个学长,喝了酒之后开车,由于速度过快,没看到下坡,直接冲到了树上,死了。在一起聚会的同学感叹到,上一秒还在喝酒,下一秒人就这样没了。”
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应对特殊或突发事件的时候也尤为重要。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来不及求救。
“B同学性格较为软弱。在和来自其他国家的室友相处中,产生矛盾,发生口角,最后因室友称其有暴力行为,被警察逮捕入狱。被捕时,没有携带手机,也忘记了使馆电话。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求助狱友帮其保释出狱,因此被犯罪分子诈骗。”
作为旁观者,上述案例“不合理”的地方显而易见。怎么可以向犯罪分子求助呢?但作为当事人,突如其来的被捕入狱,语言又不占优势,加上失联,缺少社会经验的学生失去判断,也不足为奇。
独立思考是个人成长很重要的一部分,它意味着人格的独立——
能够主动学习和自我管理;
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认清社会规则边界的能力;
具有批判性思维,能认可自己、包容不同。
在新与旧,西方和东方,个人主义和集体意识等等的冲突中,找到自己的出路。
3.学会在对比中,找到适合自己的
留学生活就像一个放大镜,让学生更早看清自己的独立水平。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了解自己缺失的能力,去反观内心的需求,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人格。
而在人格完善的过程中,自主性是另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它与独立性是相辅相成的,有时候两个词甚至会替换使用。
自主性,指的是一个人有能力根据自己的意愿做选择,而非被迫选择。
当获得自主权时,一个人才会有动机去成长和改变。
自主性是个人成长和改变最基本的心理需求。
但初来乍到、作为异乡人的留学生,有时候是很难把握自主性。
新文化和母国文化的冲突,会让留学生产生一种不适感,有时甚至感觉一种文化在压迫另一种文化。
而这对于正处青春期(12-18岁)的低龄留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为他们正处于身份和角色的探索和迷茫中。
有时候,为了更好适应新的文化环境,他们会不自觉地去迎合新文化的设定。而当这种设定和自我产生冲突时,会非常煎熬。
“我不热衷运动。周围的外国同学个个都是运动健将,似乎只有自己格格不入。出国前的雄心壮志似乎瞬间烟消云散了。”
“出国前,我不喜欢数学,也不是理科的脑子。但是在国外,学不好数学成为了一种“缺陷”。在我想打开手机计算器算一下账时,都会因寄宿家庭一句‘I think Chinese are good at math’(我想中国人数学都很好)而感到羞愧。”
留学生的身份是复杂且“尴尬”的。
在异国、一个与本国完全不同的社会体制中生活,留学生会不自觉地闪现“我是少数人”的意识。然而伴随“少数人”这个标签的,不仅没有多少特殊关照,更多可能反而是与主流文化的疏离,甚至是被压迫。
不可否认,世界各地的留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经历过歧视。可能是言语攻击、讨论时候的排挤或者职场上的排斥等。这些无疑都是一种系统性压迫,个体无法改变,如果无法接受适应,则会陷入被动和无力。
“我是在美国课堂了解到多元化,但也是在美国课堂,让我对于多元化(diversity)这个词,感到前所未有的讽刺。起因是教授看到一排中国学生坐在一个两三百人的大教室考试,就因为一个同学有小动作,连坐五个人,一同被判定是作弊。平常我们上课也是这样坐的。更重要的是,其他外国学生也是挨在一起。后来经过上诉学校法庭,老师撤销了对我们的指控。
后来因为专业的缘故,我去采访了学校diversity的负责人,希望这件事能引起关注,但最后也不了了之。我永远记得,当我给老师回复我要上诉时,他那诧异又胜券在握的样子。”
无论是新文化和母国文化的冲突,还是像歧视这样的社会问题,虽然我们无法仅靠个人力量进行改变,但都不能因此放弃自主性。
就像上一期说到的,我们可以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交流作为留学生的身份困惑。
又或者,尝试打破新文化的刻板印象——
“当寄宿家庭再一次拿中国人都擅长数学开玩笑,我并没有选择顺从加在我身上的这个标签。我说,well,math is not my thing(我就不是学数学的料子)。后来我作为国际生参加了摄影比赛,在写作课上写诗等等。”
保持独立思考,而不是一味迎合——
“好好想想,如果一种文化强迫你必须把自我的一部分割裂出去,才愿意勉强接受你,那么这真的是开放、包容、多元?”
在美国,或者大部分的西方国家,教育中都非常强调“批判性思维”。在学术上,这是科学严谨的体现;在个人,则是独立和自主的体现。
跨文化生活的个体,也许有一些文化方面的挣扎,但更多是有意识对比,并逐渐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过个性化的人生。
4.把握自己的方向盘
留学7年,研究生毕业于康奈尔大学的K同学,回顾自己的留学生活时,谈道:
“无论新生活的适应,还是独立/自主能力的提高,都是一步步升级打怪的。就像开车这事,刚开始那会儿,我在小区里时速20 mile都很紧张。后来我逐步能够开车去超市、去另一个城市,最后从北到南,从西到东,开车把美国逛了一遍。偶尔会遇到岔路,也会有死胡同,也会有开错路的惊喜。但我始终手握方向盘。”
把握手中的方向盘,不仅需要独立自主的能力,更需要学生们了解自己的能力。
在采访心理咨询师周卫时,她提到留学生的个体化水平对于留学生活的顺利与否相当重要。
所谓个体化水平,即是个人是否有能力去应对生活的种种,料理好自己的生活。这种能力涉及多个维度,包括一个人能认识到环境的变化,并允许自己慢慢学习和融入其中;能照顾好自己的生活,意识到自己责任,并承担责任;能在孤独的时候不自我贬低,不压抑愤怒,学会向身边人求助……
保持较高个体化水平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大多数人,尤其是年幼的留学生,可能并不具备上述能力。但是我们可以以此为目标努力,并提前做一些准备。
准备1:评估自己的独立能力
前面说到,一个人的独立能力对于能否顺利适应新环境尤其重要。而这种能力,又和个人成长经历、教育方式密切相关。
如果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性比较高,像开头案例那样,极其缺乏独立能力,家长是不能随随便便放手的。需要让孩子经历一个培养过程。可以是多次短暂的陪同,陪伴孩子逐步适应后,再彻底的放手。如果当地有亲戚朋友,也可以稍微帮助过渡一下。
同时,家长也需要学会刚柔并济,学会分离,慢慢接受自己越来越不被孩子需要。这是孩子成长和亲子关系的必经阶段。
从长远看,家长需要坚定地,让孩子们去经受挫折,感受真实的困难和承受属于自己痛苦。在他们经历这一切时,温和地做他们的「容器」——当孩子把事情做好时认可他们;挫败时,支持他们;允许孩子的情绪、活力和攻击性在关系中充分表达和被接纳。
如此,他们能够生长出足够稳固的自我,去独立生活、独立思考、把握自己人生的方向盘。
如果孩子有一定的独立能力,例如,有过寄宿、夏令营、在其他国家生活的经历,那么可以重点针对较为薄弱或担忧的方面做准备。
“我第一次一个人坐飞机,中间还要在洛杉矶、芝加哥转机。我是害怕的,但是我只能自己面对。我提早查了转机攻略,还把怎么问转机的句子记了下来。”
“不知道寄宿家庭的爸妈怎么样,语言上也还没能学会很好的表达自己。但我准备了一些特产做见面礼,给他们一个好印象吧!”
准备2:建立自己的“应援团”
不要逞强。独立不等于把自己孤立。
适应新的环境,不等于把原本的习惯和个性丢弃。
依赖性较强的学生,可以由熟悉到陌生的建立自己的圈子。“熟悉”指的是可以从共享同一种文化、一种语言、结交年龄相仿的留学生开始。他们就像走在漆黑的夜路上,陪你打手电的好伙伴。
“陌生”即是在另一种文化下孕育的人,寄宿家庭、社区和慈善组织等。这些都是留学生理解新文化、建立链接的有效途径。
随着“应援团”声量增大,留学生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也会更加顺畅。
学长学姐可以与你分享踩过的坑,无论是难吃的餐厅,还是过于严苛的教授……
当地人(寄宿家庭或同学)可以让你体会感恩节的家庭氛围,互送手写贺卡的心意……
采访中,咨询师杨睿老师提到,自己经历过一个朋辈项目,师兄或师姐带几个初来乍到的留学生共同活动,从开始的吃喝玩乐,到后面成为重要的朋友,甚至可靠的资源和依靠。
杨睿老师还表示,在遇到冲突时,无论是身份困惑、新文化冲击、人际关系冲突等,如果有个过来人,与留学生共同讨论分析这些茫然的情绪和情境,会更好地帮助他们度过留学冲突期。
要学会充分的表达,即使是些不成熟的想法和困惑,这带来的就是一种成长。
准备3:允许自己去经历
不少人留学美国是被美国多元文化所吸引。然而也正因多元,留学生会听到许多不同的声音,甚至有一些是与原本认知或自身个性相冲突的。
在求学过程中,在完成论文和团队讨论中,留学生被一遍遍要求锻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同学们应该学会万事万物不是绝对的,非此即彼的,而是充满无数可能的,并学会找到最适合的自己的道路。
留学中,有一种宝贵的经历和能力,即跨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适应最好的留学生,会采取一种整合的策略,认为保有自身文化与适应新环境文化同样重要。
“我在宗教学校,所以宗教课是不可避免的。我并没有加入教会,但这不影响我学习冥想,以及从宗教视角了解历史和道德规范。”
“中国教育可能更着重谦卑,但西方教育更希望学生有个性。或许在骨子里,我那份谦卑是很难改的,也没必要改。但在自评时,我还是不会吝啬地给自己打高分。”
相信多年过去,同学们对留学生活的记忆,更多不是具体知识,而是当时经历的挣扎和成长。所以,请大家做好准备,允许自己经历冲突,破茧成蝶,成长为真正独立自主的成年人。(武志红团队原创 受访心理咨询师|周卫、杨睿)
文章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
神州学人杂志及神州学人网原创文章转载说明: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