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财经学院学科专业改革实施方案
日期:2024年04月24日 13:20 作者: 来源:
结合重庆市《深入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战略需求,参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渝人社〔2023〕514号),对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2年)》,按照教育部等五部委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和重庆市教委等五部门印发的《重庆市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实施方案》文件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动学校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支撑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重庆所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主动适应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极主动适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化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不断夯实育人根基,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增强发展动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质量学科专业体系,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贡献力量。
(二)工作原则
服务发展急需。以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重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建好建强国家战略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区域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
突出优势特色。以新工科引领改造传统财经专业,加强新工科、新文科等建设,做强优势学科专业,打造人才培养高地;做优特色学科专业,实现分类发展、特色发展。
强化融合联动。主动加强与教育主管部门、行业企业联动,建立人才需求预测、预警、培养、评价等多方协同机制,与相关企业行业共建产业学院,实现学科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相互匹配、相互促进。
(三)工作目标
到2025年,优化调整学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保持现有经管工文艺五大学科门类,不再增设其他学科。招生专业总数控制在35-40个。提高交叉融合学科专业占比,淘汰一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建设好学校国家级和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形成具有区域引领力的特色优势学科专业集群;以市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引领专业特色学院建设,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升。到2035年,学校学科专业结构更加协调、特色更加彰显、优化调整机制更加完善,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有力支撑学校高质量应用型特色性发展。
二、主要任务
(一)健全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1.加强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和指导。根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需求、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发展战略,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自身优势,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坚持走特色发展道路,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坚持“控制总量、优化存量、用好增量”的原则,根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本地优先发展和暂缓发展的学科专业名单、毕业生就业反馈以及调研掌握的相关信息等,学校每年对学科专业设置调整进行专题研究、专门部署,指导和督促学院基于办学条件适时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推动学科专业升级提质。鼓励行业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及实施工作。
2.健全学科专业设置制度。学院计划新增备案(审批)学科专业,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每年4月前报学校研究同意后列入学校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并在教育部平台预备案,下一年度进行正式备案或审批申请。加强学科专业存量调整,对报到率较低、就业情况不理想、市教委专业监测排名靠后的专业再缩减招生名额或者停招2-3个,对学校连续5年未招生的专业予以撤销处理。
(二)加强分类指导,推动学科专业建设
1.推动专业迭代升级。适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发展趋势,服务重庆现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工科赋能新文科建设交叉融合型专业,结合数字重庆、西部金融中心等建设,推进数字经济、金融科技、供应链管理、大数据管理、工业工程、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艺术等经管、文学艺术类专业向交叉融合方向转型;对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学等其他传统经济管理类专业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
2.合理布局战略急需、新兴交叉学科专业。根据区域及有关重点产业和行业人才需求、急需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等,结合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和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软件信息服务等需要,依据学校现有专业设置基础,拟新增工学学科门类中机械类、电子信息类和计算机类等专业4-6个,如:机械电子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智能测控工程、智能装备与系统、工业智能、数字媒体技术、网络空间安全、应急装备技术与工程等专业。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拟新增应急管理等专业。服务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发展新态势,拟新增生物医药数据科学、健康与医疗保障等专业。
(三)提升学科专业建设质量
1.深入推进一流专业建设。继续深入“2+7+10”国家级、省部级、校级三级一流专业体系建设,夯实专业建设内涵,引领带动学校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专业建设质量提升,全面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
2.定期开展学科专业质量监测。根据自身办学实际和发展目标,完善学科专业建设质量保障机制,定期开展学科专业自评工作,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建设质量年度报告制度,系统报告学科专业建设与调整整体情况、分专业建设情况、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制定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方案,系统设计课程体系,配齐配强教师队伍、教学条件、实践基地等,进一步提升学科专业质量水平。
(四)增强学科专业服务能力
1.加强专业学院建设。围绕重庆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区县主导产业,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引领,打造产教融合“一院一特色”。深入响应“融入巴南、扎根巴南、服务巴南”行动号召,以重庆高职城为载体,发挥新鸥鹏科教城的资源优势建设产教融合实验园,加速优质企业、高端人才及研发机构在产业园的有效集聚,建设生产型实训基地,实现地方与园区、校园与企业、产业与专业、学业与就业的深度融合。
2.深化学科专业集群建设。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对接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3大主导产业集群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优化、调整现有专业集群分布。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学校强化对学科专业调整优化的统筹谋划,建立相关职能部门联动工作机制。设立学科专业调整工作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务处、专业设置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建办公室、招生就业处、产业办公室等负责人任成员,各学院应着眼未来,主动优结构、提质量,增强学科专业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力、支撑力和引领力。
(二)完善质保机制。
遵循国家质量标准、认证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教学资源建设,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科专业常态化监测,定期开展学科专业自评工作,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建设质量年度报告制度,主动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附件:1.现有专业设置及改造计划一览表
2.拟新增专业(从中选择)一览表
附件1:
现有专业设置及改造计划一览表
序号
专业名称
获批
年份
专业
代码
专业类
授予学位门类
目前专业竞争力
改造计划
1
金融学
2001
020301K
金融学类
经济学
国家级一流专业
传统专业数字化改造
2
会计学
2006
120203K
工商管理类
管理学
3
会展经济与管理
2009
120903
旅游管理类
市级一流专业
4
物流管理
2007
120601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5
2003
020101
经济学类
6
软件工程
2017
080902
计算机类
工学
重点打造工科专业
7
土地资源管理
120404
公共管理类
8
数字经济
2021
020109T
交叉融合型专业建设
9
金融科技
2020
020310T
校级一流专业
10
供应链管理
2022
120604T
11
经济统计学
2014
020102
12
电子商务
120801
电子商务类
13
网络与新媒体
050306T
新闻传播学类
文学
14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2019
120108T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15
数字媒体艺术
130508
设计学类
艺术学
16
工业工程(中外合作)
120701
工业工程类
17
信用管理
2010
020306T
18
国际经济与贸易
020401
经济与贸易类
19
审计学
2013
120207
20
财务管理
120204
21
物业管理
120209
22
健康服务与管理
120410T
23
工程管理
2011
120103
24
资产评估
120208
25
播音与主持艺术
130309
戏剧与影视学类
26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080910T
27
人工智能
080717T
电子信息类
28
区块链工程
2023
080917T
29
物联网工程
2018
080905
30
智能科学与技术
080907T
31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080908T
32
贸易经济
020402
33
保险学
2004
020303
34
创业管理
120216T
35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120104
暂停招生
36
城市管理
2015
120405
37
国际商务
120205
38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20102
39
物流工程
2016
120602
40
税收学
020202
财政学类
41
投资学
020304
42
数字出版
050307T
43
经济与金融
020307T
附件2:
拟新增专业(从中选择)一览表
专业代码
机械电子工程
080204
机械类
智能制造工程
080213T
电子信息工程
080701
电子科学与技术
080702
智能测控工程
080720T
智能装备与系统
080806T
自动化类
工业智能
080807T
数字媒体技术
080906
网络空间安全
080911TK
应急装备技术与工程
080219T
应急管理
120111T
生物医药数据科学
101012T
医学技术类
理学
健康与医疗保障
上一条: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深化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渝府办发〔 2023 〕69 号 下一条:重庆财经学院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报告(2023版)
【关闭】
重庆财经学院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龙洲湾街道尚文大道906号
联系电话:023-88968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