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2日 10:15
杨东在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上提问
杨东,1998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现任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副总编辑。在汶川特大地震与芦山特大地震发生后,均第一时间进入极重灾区采访;先后3次在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上提问,曾获“四川省十佳记者”称号。
行走在新闻战线的“老兵”
记者:毕业后,您的工作经历是怎样的?
杨东:2001年毕业后,我曾短暂就职于《粤港信息日报》四川记者站,后进入《四川日报》;2002年9月进入《华西都市报》工作至今,先后从事经济类、社会类、时政类新闻报道。2013年5月起从记者转型做管理。
记者:17年一线记者的经历,您最难忘的一次报道是什么?
杨东:我职业生涯最深刻的一次报道应该是2004年3月的“沱江特大污染事故”系列报道,这是我从业以来,第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大舆论监督报道。
2002年2月下旬,沱江开始陆续大规模死鱼现象,市民的自来水龙头里流出的自来水已经呈黑色,并出现浓重异味……我作为《华西都市报》环保口的一线记者,立即按图索骥展开了调查。在全国同行还在川化厂外找排污污口的时候,我独家拿到了省政府向原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汇报事件经过、污染物、污染总量以及处理等核心事实的第一手材料,做出了全国独家《沱江特大污染事故 谁开启了潘多拉魔盒》。报道刊发后,《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中国新闻周刊》等媒体相继跟进报道,并最终推动了此次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川化集团董事长引咎辞职、上市公司及青白江区政府几名直接责任人获刑。沱江特大污染事故让环境污染、官员引咎辞职及官员获刑进入了公众视野,也从客观上促成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官员一票否决》等制度的出台,让中国水环境保护向前迈了一大步。
记者:工作多年,您最大的体会和感悟是什么?
杨东:我最大的体会和感悟是做事先做人,特别是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应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将对人的尊重贯穿新闻报道的始终,要写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报道。
谈大学 师恩难忘 受益终身
记者:大学时代,最难忘的人或事是什么?
杨东:最难忘的就是胡锦屏副教授了,胡先生讲戏剧《雷雨》的场景堪称经典,那一幕至今仍然镌刻在我的脑海。他穿着深色中式服装,踱着方步,用抑扬顿挫的声音将《雷雨》经典片段娓娓道来。持续近一个月的课时,先生很少写板书,却从作者的求学经历及写作背景讲起,到世界三大悲剧,再到各个人物粉墨登场,经典再现的同时,先生将自己做人做学问的道理体现在课堂上,体现在字里行间,让我享受着大师授课的满足感。后来我跟着先生的方步,走入了沈从文、鲁迅一个又一个大师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知道了《边城》、知道了《伤逝》,感受到了小翠、涓生与子君等人物命运的起落……这些文学世界里的人物故事让我仰望,让我知敬畏,让我明事理,让我发现喧嚣的荷花池里还有一片宁静的世界,还有一个有趣的课堂,他们让我受益匪浅。良师难遇,感谢胡锦屏先生。
记者:您认为大学最大的收获,并让您受益终生的东西是什么?
杨东:我在大学里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做事要认真,对人要真诚”,这对我现在的工作和生活都很受益。对我来说,就是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2013年4月作为一线记者在美国探访世界500强总部 右二为杨东
谈母校 笃定前行传道授业
记者:当下唱衰新闻的声音不绝于耳,您作为媒体的一名管理者,您是否乐观业界的发展?
杨东:毋庸讳言,这是一段新闻理想低落的日子,大量资深新闻人辞职,很多新闻学子不再重温“阳光打在你的脸上”,也不再以追求新闻理想为荣,但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这也是一段好的新闻内容最稀缺的时光。对传媒人来讲,越是艰难,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越重要。比如,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采写的《重庆公交车坠江》直播及相关独家报道,当天传播就高达数千万人次,总传播量过亿,这在以往任何时代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记者:作为学长,对在校的新闻学子有怎样的忠告?
杨东:我想对新闻专业的同学们说,现在做新闻的确很苦,又处于行业转型期,还挣不了多少钱,如果你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有志于做现在最稀缺的好新闻,那就来吧!如果不愿意吃苦,又想在这个行业里发家致富,还请趁早打消这个念头!
记者:作为学子,讲一句对母校40周岁的祝福吧。
杨东:希望母校在实现大学教育的理想上笃定前行,成为给予学生以接受各种教育机会的处所。希望学弟学妹们能珍惜大学时光,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多阅读多实践,以青春之自我开启属于你们的人生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