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在尖叫:女子监区调查》:别让受害者再成为加害者
《沉默在尖叫:女子监区调查》是一期于2005年播出的《新闻调查》节目,但它并未追求轰动效应、八卦或猎奇,而是选择了深入调查,关注事实的真相。尽管这部纪录片距今已有近二十年,但它所揭示的经历对我们依然具有深刻的警醒作用。
一、家暴,如果没有适当干预,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在首次遭遇家庭暴力时,我们应首先确保自己的安全,避免正面冲突,尽最大努力减少可能受到的伤害。同时,也要及时进行伤情鉴定和证据记录,并在必要时向外界寻求帮助。当施暴者事后忏悔道歉时,我们必须坚定且明确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家庭暴力没有适当干预,只有零次和无数次”,始终将个人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就如影片中的妇女们一次又一次在见到丈夫施暴后的悔恨而原谅,在重新遭到家暴时选择忍受,逐步陷入青蛙效应,难以挣扎。因而,当我们遭受家暴便要坚决地说“不”。同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规定,受害者可以向工作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社会组织,以及公安机关和政府部门等国家机关寻求援助。我们不应让自己陷入那种如同温水煮青蛙的家庭环境,逐渐变得逆来顺受。
二、受害者应从被动到主动,实现自我救赎
受害者不应被困于“受害者”的身份,而应学会主动预防和制止家暴。对于那些长期遭受家庭暴力且难以逃脱的受害者,对明显的暴力危险,全面妥善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进行伤情鉴定,并请求警方介入调查,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颁发人身安全保护令,以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或许在影片中,受害者们寻求了外界救助进行调解并未成功,但如今的我们有了专门针对家庭暴力制定实施的法律,有了更加有效的制止措施,人们对反对家庭暴力的理念更加深入,这使受害者能够寻求更加有效的救济。
三、打破陈旧观念,家暴并非家丑
我们应当摒弃“家暴是家丑不可外扬”的陈旧观念。家暴不是个人隐私,而是需要社会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正如纪录片《沉默在尖叫》的播出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关于家庭暴力的预防与防治逐步发展,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也可以利用大众媒体平台,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对所遭受的暴力进行披露,从而对施暴者起到警示和制约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为自身争取更多的支持和保护。
我们不应抱有侥幸心理,认为一次家庭暴力的结束及施暴者的悔恨就是彻底的解决。事实上,如果没有施暴成本,一次的原谅往往会导致施暴者更加得寸进尺。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坚决制止暴力,那么我们不会像纪录片里的妇女们那样,从受害者转变为加害者,而施暴者却反转成为受害者。“给社会一个警示,也给社会一个宽容,宽容我们这些就是从心底里的一种善良。”让我们以《沉默在尖叫》为鉴,携手共进,为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而努力。只有当我们共同努力,才能让家庭成为温馨的港湾,而非暴力的炼狱。
撰稿:杨鸿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