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樊皇: 帅气鲜师 “滋味”译者

文:旻旻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28日
旻旻
来稿单位审核 编辑
责编


11月7日,从在上海的第七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全国总决赛赛场传回好消息,代表四川省参加比赛的成大青年教师樊皇老师一举斩获试听组二等奖。在这项被誉为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最高奖项上,他创造了到目前为止学校在英语教学比赛上的最好成绩。


“口语标准,声音超好听”、“人超帅”“他的课人气超高”……在一个讨论群里,当话题从他开始,成员们就开始了争先恐后的夸赞模式,感受到他超“燃的人气,获知他获奖后,我更加迫切地想要与他一见。


晚上六点,傍晚的校园,人群熙熙攘攘,我去到与樊老师约定的见面地点——同声传译实验室时,他他刚刚结束了英语专业大三年级的交替传译课程,奖杯已放回家里的抽屉。这就是樊皇,一个低调、精致的大学英语教师。



因为热爱,所以翻译


2015年,樊皇研究生毕业来到成都大学工作。从小学开始,他就迷上了英式英语的发音,从此开启了他的英语学习之路。高考考上了四川外国语大学,四年后考取川外研究生,并以翻译学院口译专业的第一名毕业。谈及“学霸”之路,他说得最多的就是平时的积累。


从大一入校到研究生毕业,六年的时间里,他经常六点起床,逐渐养成了早读的习惯,跟读BBC和新概念英语教材,慢慢养成了英式英语的口音。口译学习期间,经常一天的口译练习量达到了4-5个小时,之后他成功考取了国家二级口译和二级笔译证书。因为热爱着英语,所以就算一整天练习英语,他也仿佛不会感觉到累。因为热爱翻译,所以这份在外人眼中枯燥的工作,他也能做的有滋有味。在他眼里,这些都是一种享受。


他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次做同传实战的经历,那时他刚刚读研,跟着师兄参加丹麦驻重庆领事馆主办的丹麦企业推荐会。第一次参加实战,坐在同传箱里的他紧张、激动。师兄希望把较为简单的前半段交给他时,但因第一次实战比较胆怯,他没有接最开始的致辞,想待平复心情后开始接续后半段的主旨演讲。当话筒传到他时,他渐渐地从紧张变得从容。


每一次翻译都伴随着挑战与收获。在西南交大主办的大学国际化发展论坛上,一名中国讲者语速较快,还没等译员反映,他就又连珠炮似的继续下去,他和他的搭档也加快语速紧跟讲者的讲话速度。在同传的路上,也收获过感动,在这场论坛上,一位澳大利亚讲者首先对他们译员表示感谢:“没有你们的付出,这场会议就无法正常举行。”在发言的过程中,也是降低语速,刻意的为译员腾出翻译时间。在茶歇的时候,一位日本讲者专程来到同传箱慰问他们。



为师 享受思想的碰撞


相较于翻译,他更喜欢的是教师这个职业。研究生毕业时,他收到了两份offer,一份是某机构的翻译中心,一份是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他毅然来到成都大学参加面试。


在他眼里,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进行思想碰撞,交流感受的过程,特别是语言类学科。“老师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经验、知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让他们打开视野更好的去探索人生、探索世界。”现在他教着四个班的大学英语和英语专业的交替传译课程。在他的课上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思辨,针对一个主题,大家用英语畅所欲言。在一堂课上,一位学生梦想未来为消除人类、种族间隔阂做贡献。他就发动大家为他出谋划策,探寻这条路的努力方向,发展方向。他尊重每一个同学的想法,不喜欢过多的强加自己的想法给学生,尊重每个人的话语权。但对于非常偏离价值观的,他会给出一些导向,一些大众所接受的价值观。


在教学上,他也喜欢和老师们一起沟通交流,互帮互助。平时有什么好的想法都喜欢在群里交流。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牟磊评价他说:“他是一个专业能力突出,语言运用能力强,有亲和力、能和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此次荣获二等奖,体现了我们学校的师资力量正在快速的提升。”



昂首决赛 喜得榜眼


四川赛区比赛时,在“说课”环节,他利用“交传”的方式在半个小时内将主办方提供的全英文视频材料写下来,进行分析。凭借对视频中的数字的敏感,流利的口语,极佳的现场表现力,他在同批次选手中获得优势,并得到在场专家的认可,拿下四川省第一名、特等奖,并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总决赛。


备战国赛,他快节奏的准备工作就开始了。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到讲课、说课,对于经验尚浅的他来说,任务艰巨。课件的准备过程中,外国语学院的张世英、邱世凤两位教授从课程设计和课程制作对他进行了十分详细的指导,对此他特别感动,“两位主任就像妈妈一样,特别耐心地和我一起探讨课程,帮我磨课。”在四川省的比赛准备期间,学院组织了张世英、邱世凤、黄鸣、沈岚等老师带学生来听课,并在并在课后与梳理问题,进一步完善了课件和课程设计。在决赛的准备期间,学院大学英语部的两位主任非常有耐心地和他探讨课程。


学院也给予了他支持,由牟磊副院长牵头,调动校内外资源,给予他各种支持。在到上海比赛前的两周,他确定使用TBLT(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和口译中的释意理论作为教学理论基础,从网上下载相关论文,以及相关理论书籍,熟悉了大概理论,便开始制作PPT。一完成,就立即和大学英语部的两位主任魏尼雅老师和陈果老师交流和磨课。之后,学院邀请了校外专家对他进行指导,其中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孔院长和川师大上届全国总决赛二等奖获得者罗玲老师对他的讲课风格、课程设计以及板书等诸多细节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张露露老师对他的课程设计和教学理论进行了细致的指导,并向他讲解了“翻转课堂”和“过程性教学”如何应用到他的教学中。


比赛第一天以第四的好成绩晋级,在第二天的比赛中,他把口译技巧跟教学理论结合起来,运用到视听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最终获得此次比赛视听组的全国二等奖。“成绩的取得不是随随便便的,很感谢所有帮助我的领导和老师们。”


生活在此处


在朋友圈里,他也是一个时尚达人。“他是英语圈里最时尚的,时尚圈里英语最好的。”他的同事、外国语学院英语教师杨煜婷说。


他喜欢看电影,喜欢电影画面与生活碰撞的某个瞬间,就像他一直喜欢的电影《诺丁山》,天气晴朗,阳光正好,他会觉得这就是男女主角重逢那天的阳光,暖洋洋的,打在人身上很舒服,让人身心愉悦。他也喜欢看书,喜欢每一个“接地气”的人物传记,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一下午他可以读上两遍。看看电影,翻翻书,健健身,偶尔去吃吃火锅,他就是这样一个“接地气”的人,简单自在,清风随行。“有些东西就是为自己而做的”要过有厚度、有质量的生活。


而在他看来,看电影也好,看书也罢,不能抱有目的性,不要想着自己看完之后会有什么收获,“一旦你抱着这样的心态,就会期望很高,你就会很功利的去评判他。”看电影和看电影一样,在某些特定的时刻,你会突然感觉和当时的电影场景很像,他会让你觉得熟悉、舒服。”
                     

“我热爱英语,喜欢翻译,我会一直做下去直到自己不再热爱为止。”一个人这辈子最幸福的事莫过于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吧。他就是这样一个被上天眷顾的宠儿,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每一天都过得精致、富足、快乐。



(文/彭扬 李燕霞 编辑 闵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