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创新创业的环境和发展机遇十分宝贵。国家和政府的重视程度、支持和投入力度前所未有。为青年一代创造了重要历史机遇,为有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者提供了广阔的历史舞台。创新创业正在成为一种精神,一种常态,一种动力。创业者敢为人先、勇于创业、百折不挠,创业者敢想、敢闯、敢干,这些精神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宝贵财富。我们没有理由不抓住时代机遇,理当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本着青年一代勇担大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创新创业事业中去,投入到创新创业的大潮中去,掀起创新创业的新浪潮。
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之我见
5月28日至30日,备受瞩目的第三届“创青春”四川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七届高校毕业生创业大赛终审决赛在我校举行。“创青春”把人们把目光聚集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上面。当我们大学生去创新创业时,最重要的是要拥有创新创业精神;只有具备这样的创新创业精神,大学生的创业之路才有可能坚持下去,最终走向成功。
首先,创新创业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业绩的渴求。有了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我们才有改变现在生活的“心动”,当“心动”变成“行动”时,就是大学生创业之路的开始;而我们对业绩提高的渴望,将促使我们不断勤奋刻苦地工作;遇到各种创业难题时,如:没有资金、没有客源、不想“抛头露面”等等,我们也有勇气去面对并且解决它们。大学生创业不仅是培养我们的另一个精神层面,更是利于我们修正自身,锻炼自己的经济独立能力。
其次,创新创业者善于抓住机遇。每天围绕在我们身边的商机很多,只是我们很多人都没有发现;就算发现了,也没有及时抓住;就这样白白地浪费了赚钱的机会;所以,抓住机遇很重要。每天我们的qq空间或者微信朋友圈等,都有很多好友各种晒工资,弄得我们好不心酸;我们可以咨询下他们在做什么,这种工作的时效性、发展性如何,看能不能从中发现适合我们大学生创业的好的idea(主意、构想);平时我们也要多关注校园里发生的事情,或许就是那么一件小事就是我们的创业机遇。大学生爱心创业超市就是一个典型的应广大学生需求而生的产物。随着学校二期工程的落成,15、16栋的学生买个笔、买点零食、打印复印什么东西,最近的店都在新空间,路途实在遥远。而爱心超市解决了广大学生的问题。爱心超市背后的“一群大学生”,不可谓不是抓住了机遇,而且这机遇抓得还很及时,学校自发地提供了场地。FK鲜果送也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据有些同学反映,水果质量和价格与超市相差无几,那为什么同学们依旧在买呢?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送货上门,节省了同学跑出去买水果的时间。
最后,创新创业者敢于吃苦耐劳。俗话说:“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创业也不例外。在创业的路途中,我们每天要比别人起的早,要比别人休息的晚;还要每天保持着高涨的热情去服务他人;还要随时想办法解决遇到的问题;甚至有时候饭都来不及吃……一个脑袋几处用,更是考验着我们吃苦的精神以及超强的忍耐力。古语有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可见,一个人要想成功,没有那么简单。大学生创业也是如此,要想成功,吃苦耐劳必不可少。
创新创业精神是支撑创业之路走下去的动力源泉。因此,大学生要想创新创业,这些创新创业静神,必不可少。(文/赵宽容)
在实践中创新创业
为适应大学生创业发展形势的需要,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联合决定在“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的基础上新增创业实践挑战赛和公益创业,并将其更名为“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2016年5月28日至30日,备受瞩目的第三届“创青春”四川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七届高校毕业生创业大赛终审决赛在我校举行。来自64所高校的大学生们展示了50件作品,他们将创新的思想付诸于实践。
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指导委员会委员,盘古智库理事长易鹏在论坛上说“大学生创新创业群体是青年企业家群体的主力军”。缺乏创新性思维的能动性阻碍着现代型社会的发展,“创青春”为大学生提供了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上进一步拓展的平台,为呆滞的传统理念注入新的青春活力。当代世界上最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著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精华之处“创新如果停留在观念、思想和制度上,没有转化为行动和结果,就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与“创青春”中的“实践”部分相吻合,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对现在的中国,有创新精神并付诸实践的人才是最可爱的人。“创青春”从当代最富有活力的大学生入手,不断发现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鼓励并培养具有创造潜能的杰出青年,为现代社会发展寻找全新的能量源。
“创青春”为当代青年学子构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营造了创新的氛围。大学生创新创业是时代的使命,实践作为实现路径决定了整个社会发展的未来。(文/吴芳)
聚焦创青春,畅扬正能量
近日,“创青春”四川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在我校如火如荼地展开。自从2013年1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了青年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全社会都应当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创业机制作出部署并指明方向,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大学生涌入创新创业的潮流,顺着政策的风口与时代的潮流,扬起梦想之帆船。
有一种说法我觉得很有道理。创业的本质是资源变现。纵观我国乃至世界的大企业,没有哪个企业是真正意义上的白手起家,人际,技术,资金,甚至时代潮流都是他们所拥有的资源之一。能量守恒迁移到创业上也不是不可以,你有多少资源,就能得到回报。
创新创业要拥有独立的观点与想法,很多时候,我们被幸存者偏差蒙蔽了双眼而丢弃了原本很不错的点子,而盲目走向看似光明的死胡同。梦想还是要有的,我们的创业梦不能断,只要我们做好足够的准备。创新创业要建立好团队。很多团队总会因为一些不致命的错误而内讧解体,有利益分配,也有信仰的分歧等。创业团队要做好内部的沟通,建设好坚强有战斗力的团队。创新创业要做出别人和现在市场无法代替的卖点。在如今已成血海的市场中,差异化和独特性是脱颖而出的秘诀。
创新创业是时代的潮流。只要我们做好准备,就算是陷阱又如何,就算有风险又如何,我们将跋山涉海,无所畏惧,迎接我们的必然是鲜花和胜利,聚光灯将伴我同行。(文/沈帆斌)
在路上
如今,创新创业之号角越吹越响亮,创新创业成果展、创新创业交流会遍地开花和各种扶持政策陆续出台。我在这里想讲一个我身边创业者的故事,他虽暂无所成效,但是在他身上我看到了所有创业者,无论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他们创业之初的样子。
2016年4月,听人说他开始创业。说实话我和我室友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质疑,我们并不反对创业,但是鉴于社会阅历和资源储备太少,谈起创业莫名觉得唐突。加之现在创业之风吹得如此猛烈,我们都认为他是被冲昏了头脑。
之后有很多次看见他骑着电瓶车,载着成箱的饮料送到各个寝室楼下,看起来生意倒是红火,甚至有几次看见有另外的人在替他送货,这个生意似乎已经有模有样了。
一次在路上遇见他,我便和他聊起了他当“老板”的事。他哈哈大笑并称自己不是什么老板,他其实是在一个由12名大一的学生组成的创业团队里面的市场部当负责人。所谓的卖饮料也不是团队的项目,只是他把市场部的人拉出去做一个销售比赛,当做是实践锻炼。
据他介绍,这12个人的团队在大学开始之初就已经成立,最开始的目标就是打通学校的人脉关系,发掘校园市场。突然回忆起他过去的种种行动,原来都是在有计划的创业,我顿时心生敬意,这绝不是一场盲目的创业。
在谈及未来时,他长叹一口气,扭头看着旁边的旷野说:“创业不比兼职,拿钱就可以走。”面对着各种融资方案,以及要签订的合同,为了避免纠纷,他们只有去找经济管理学院和法学院的前辈或者老师来协助参考。此外还有若不成功便是要面对每人近5000元的损失,他觉得压力还是蛮大的。
最后他说:“这是一种体验,有这样的体验是很必要的。艰苦也好,亏损也罢,停滞不前总是一种坐以待毙之举。”此番话的确说出了所有创业路上的人的闪光之处,此番话中我也意识到现在的创新创业之风所鼓动的不是叫每个人都去投身创业之路,而是每个人都该具备创业者的创新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这才是创业之风能给每个人带到的东西,每个人都该走上这条创业者的心路。
在这条路上,吾将上下而求索。(文/寻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