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学院(新华三IT学院)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第三次创业大讨论】聚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深入推进学院内涵建
[成都大学计算机学院]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12日
查看:
  来源:

本网消息(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供稿)为更好地培养适应成都信息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从2007年以来一直坚持“3+X”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4年,围绕“学校第三次创业”的专题讨论,学院再次聚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是启动实验班建设。学院立足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目标和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经过几个月的充分调研、论证、分析、筹备,启动了实验班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第一批拟开设两个班:学生考研班和卓工班。考研班旨在培养学生进一步向高层次深造,为考研做准备,主要在大三学生中选拔;卓工班则依托学院软件工程国家级卓越工程师项目,培养学生动手及工程实践能力,具备卓越工程师潜质,主要在大一、大二学生中培养。两个实验班将根据各自的培养目标,从学生中选拔组建,并选派优秀的专业教师、企业工程师等进行班级管理和学业辅导。尽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班,但是学院为此提供了专门的学习场地和工作环境,并确立了指导教师考核机制和学生考核机制。目前,实验班的建设已经拉开序幕,学生报名踊跃,教师参与积极。

二是深化导师制。为更好地营造“全员育人”的机制,践行“教书育人”的师德规范,学院进一步完善了导师制度,力争把对学生的培养落到实处。通过宣传动员、教师自愿报名等形式,学院将导师的专业优势、个人特长等情况公示给学生,通过师生双向选择,按照每名教师指导1-6名学生的标准配备导师,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学业生涯规划等实施全面指导,形成“辅导员+班主任+导师”的三方联动育人机制。

三是推动各团队内涵建设,提升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学院目前有5个专业系部,7个科研团队以及18个课程群,各自均有不同的内涵建设目标。围绕不同的建设目标,学院分别出台了相应的团队管理办法及经费使用和管理制度。尤其是通过团队的经费支持政策,鼓励教师进修学习、外出培训、发表高水平教改和科研论文等,最大限度的提高学院各项经费的使用效益,提升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学院财务管理和院务公开制度。

四是构建院、系两级教学督导机制,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确立以互联网思维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本着“以导为主,以督为辅”的原则,全面推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从本学期开始,学院重新构建了院、系两级教学督导机制,即由学院班子牵头,学院退休双师型教师参与的院级督导和各系部主任牵头,课程群成员参与的系级督导两级体系。重点针对新进教师、重点培养教师和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等进行督导工作,通过督导听课、教师听课、教学展示、教学观摩及各课程群说课活动等多种形式,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

(编辑 陈明慧 责编 练丰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