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5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勉励他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值此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一周年之际,新闻中心跟踪报道科技小院师生投身乡村振兴一线的生动故事,通过他们讲述一年来的成长经历、体验和感悟,展现他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和谆谆教诲,扎根祖国大地,甘于“自找苦吃”,自觉融入农业强国建设的滚滚洪流中,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育英才,书写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华章。
徐玖亮和学生在田间查看水稻长势
牢记嘱托、砥砺前行。古生村科技小院指导老师徐玖亮副教授和团队学生拧成一股绳,正在用汗水和行动探索洱海流域水稻绿色生态种植模式,为洱海水质保护做着自己的贡献。
2023年,在大理州委州政府和省科技厅联合支持的省重大科技专项支持下,徐玖亮带领学生团队在流域内开展了2万亩绿色生态种植水稻模式试验,比传统种植模式高出10%,带来直接经济效益600多万,涉及流域内6761户和11家新型经营主体。最为关键的是这种生态种植模式环境减排的显著效果,降低碳氮磷径流15%以上,为洱海保护工作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徐玖亮从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江陵原州国立大学博士毕业后,选择加入中国农业大学,成为资环学院的副教授,博士生、硕士生导师。他的专业是食品科学,对水稻种植并不擅长。从海外留学到田间地头小院,从研究食品到研究种水稻,对他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挑战。迎难而上、善于钻研是他的个性。一次次的查阅资料,一次次的实地调研,一次次的交流研讨……通过探明前期种植区域的土壤作物养分供需匹配规律,注重田间的精细管理,使产量能够达到目标的同时,生态效益也能够满足环境要求。“团队针对水稻种植过程中育秧、水肥管理、尾水回用等各个环节进行研究,并形成一套适应洱海流域气候条件的水稻绿色生态模式,同时,使用绿色智能肥实现养分供需精准匹配,第一年试种就实现了明显的增产与减排”,徐玖亮介绍说,2022年第一年试验200亩,就实现了增产、增效、减排的目标,肥料成本和污染负荷都显著降低。
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一直在激励着、鼓舞着他们。“收到总书记回信的时候,我们都正在田里插秧,大家都很兴奋”,徐玖亮说,那种工作得到认可、被肯定的感觉是充满无限力量的,再苦再累都觉得是幸福的。
2023年水稻种植工作实现了从点到面的突破,从试验点200亩的技术创新到流域大面积20000亩试验种植。为了保证绿色生态种植水稻模式试验成功,在水稻整个生育期,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的20位老师、学生包干到户,分区分片一对一指导农户,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他们长期驻扎在大理古生村和洱源县右所镇,深入田间地头,分析水稻生产过程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办法,第一时间为种植户和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
“由于前两周的持续低温降雨,导致了我们田块的一些病害发生,像这块田,就有点白叶枯发生的迹象,那块儿也有一点,所以要抓紧及时防控。”整个水稻生长期,不管是烈日下,还是下雨天,都能看到徐玖亮带着同学们在试验田里察看水稻长势,分析病害,研究对策。“我们对整个农田的尾水,包括温室气体都进行了监测,也都是大幅度下降的,同时还对每块农田产出来的径流也都进行了分析,也都是降低了30%以上,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徐玖亮说,整个生长周期,同学们每天都在外面跑,大家的干劲也都非常的足,没人喊苦,也没人叫累。“自找苦吃”的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大理市地理环境优越,土地肥沃、集中连片、水源充足、光照充足。徐玖亮认为,这里的自然条件比东北大米主产区还要好,水稻的生长周期和东北地区一样长,都在150天左右。这里种出的大米口感更好,香糯味更浓,比泰国香米还要高出一个层次。2024年,洱海流域推广水稻绿色生态模式5万亩以上,基本覆盖到全流域。
徐玖亮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继续发扬“自找苦吃”精神,在田间地头解民生、治学问,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水稻种植的高产、稳产,为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欧阳永志
摄影:欧阳永志
编辑:马文哲
责编:武慧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