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吨半粮”的曲周实践:探索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新范式

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对农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与挑战。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作为教育创新的典范,深刻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将解决民生问题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在解民生、治学问的过程中育英才,走出了一条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深度融合的宽阔道路,已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一张闪亮名片。其中曲周“绿色吨半粮”实践作为科技小院服务农业发展的典型案例,为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探索出了曲周新范式,对输送农业高素质人才、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与乡村振兴具有深远意义。

1734885369426069925.jpg

曲周县地处河北省南部,历史上曾饱受28万亩的盐碱地困扰,是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典型代表。51年前,老一辈中国农大师生在曲周改土治碱,拉开了我国农业科技大会战的序幕。2023年4月,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农业农村部、河北省政府、曲周县政府及多家科研单位,汇聚100余名科技人员,再次发起曲周“绿色吨半粮”科技大会战,旨在贯彻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推动农业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打造集粮食安全、资源高效和环境保护于一体的“曲周样板”。曲周“绿色吨半粮”是指周年粮食作物亩产1.5吨产量(小麦亩产650-700 kg,玉米亩产800-850 kg),化肥效率50 kg/kg,增产30%,减排增效30-50%,水分利用效率2.0 kg/m3。2024年周年亩产达到1.52吨(1522 kg)(小麦亩产725 kg,玉米亩产797 kg),较全县平均增产42%;化肥效率55 kg/kg,增效40%,减排46%,水分利用效率2.16 kg/m3,节水30%,亩节本增收795元,成功突破“绿色吨半粮”目标,助力曲周县实现了从“盐碱滩”到“吨粮”,再到“绿色吨半粮”的历史性跨越。这一成就不仅为我国中低产田产能提升和农业绿色转型树立了标杆,更为建设农业现代化强国提供了新质生产力的成功案例,同时为科技小院的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场景与研究课题。

1734885385273058991.jpg

深化校地合作,构建实践育人平台。中国农业大学与曲周县长达五十一年的校县合作成为中国校地合作的典范,立足当地农业产业特色与发展规划,双方依托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首创科技小院模式,布局“1+4+16”格局的四大科技小院集群,共同推动了一系列科技小院研究生实践教育基地、思想教育基地与科研实践基地的建设,如科技小院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全国科技小院培训基地、非洲科技小院曲周中心、科技小院发展中心,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农业绿色发展长期固定观测实验站等,构建了长期稳定的实践育人平台,为科技小院研究生提供了贴近生产实际的科研与实践环境和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在“绿色吨半粮”创建过程中,曲周县在土地资源、政策支持等方面给予保障,中国农业大学则通过有组织科研与企业基金提供项目资金支持,曲周科技小院则发挥人才与技术优势,开展科研攻关、技术推广与人才培养,实现了校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农业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高地。尤为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拼多多-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基金”设立200万元专项用于支持“绿色吨半粮”专用肥料的研发,曲周刘庄科技小院更是借助拼多多直播平台,将“绿色吨半粮”试验田的高筋面粉推向市场,吸引了1850万网友的关注与购买,实现了市场销售反哺农业科研创新,展现了科技小院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魅力与无限可能。

强化立德树人,深耕 “三农” 情怀。曲周科技小院作为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立德树人综合平台,致力于在农业生产一线培养具有深厚“三农”情怀的高层次农业人才。2024年80余名科技小院专项研究生在入学前接受了为期40天的学前暑期培训,他们在“绿色吨半粮”万亩示范基地与曲周科技小院中,通过系统接受“曲周精神”精神教育、参与学前驻村结亲、体验生产劳动和服务价值实践,不仅立下了服务“三农”之志,更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炼就兴农本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研究生们亲身感受了服务“三农” 之艰辛,激发了个人情感与专业自信心,培养了深厚的爱农情怀、学农热情、以及兴农责任感与自豪感。在驻扎曲周科技小院期间,研究生们深入农村,为农民提供“四零服务”,从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行科技创新与科研攻关;他们长期参与农业生产,亲身感受解民生之多艰、治学问之严谨,真正践行责任、奉献、科学、为民的“曲周精神”。以王庄科技小院毕业生叶松林为例,他毕业后又回到科技小院,选择在曲周继续创新创业,从承包百亩农田到流转“绿色吨半粮”千亩攻关方,从“农场主”变身成为“新农人”,并创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产业联盟,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个,辐射58个合作社,培育现代“兴农人”乡村骨干7 名,集成的6项核心技术总辐射面积超过3.4万亩,在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上书写了“绿色吨半粮”的壮丽新篇章。

创新党建引领,探索人才培养机制。曲周科技小院超百名教师与研究生驻扎曲周实验站及曲周 15 个科技小院,实现了从研究生到科技农民、农业技术员、培训教师、挂职干部等多角色转换,培养了一批复合型农业高层次人才;通过校-站-村人员互助结对帮扶与交互挂职融合办公,曲周科技小院探索了乡村社会化服务帮扶组织联盟机制;以全国首家“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基层党建研究中心曲周基地”为平台,曲周科技小院师生担任乡村科技助理,已有 132 名科技小院培养的后备干部进入村 “两委” 班子;研究生党小组与村党支部结对共建,筛选具有丰富农业实践经验的“老把式”作为研究生“地方导师”,科技小院研究生则成为当地新型经营主体的“辅导员”。这不仅使科技小院成为农村优秀青年、致富能手、乡土人才的培训与党性教育基地,更为曲周县培养数千名“土专家”“土秀才”及数万名新型科技农民,探索出了一套集政府、企业、农民、科技人员、科技小院“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依托中非科技小院项目,自2019年以来已为非洲 12 个国家培育 90 余名农业研究生,部分毕业生回非洲后继续在科技小院服务农业生产,带动当地农作物增产翻倍;科技小院非洲中心(曲周)的落户及“1+N”双胞胎科技小院的建立,曲周科技小院形成了以中国经验服务和推进中非农业合作为特色的国际化农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曲周“绿色吨半粮”实践为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有益启示。在实践育人平台搭建、“三农”情怀培育、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等方面,曲周科技小院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在“绿色吨半粮”实践中展现出了显著创新与实践特色,这不仅对探索农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推动农业教育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更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展望未来,曲周科技小院将紧密对标国家乡村振兴与人才强国的战略需求,持续关注农业发展与科技进步趋势,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通过持续创新与实践,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

延伸阅读

“绿色吨半粮”的曲周实践:王庄科技小院“农场主”式的研究生培养新范式

2023 年,中国农业大学在曲周发起“绿色吨半粮”产能提升大会战,旨在通过协同创新与科技攻关,实现“土壤培肥、产能提升、绿色高效”的综合目标。在这一实践过程中,曲周王庄科技小院以其独特的“农场主”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曲周科技小院的四位90后研究生——叶松林、郝展宏、冯小杰和蔡东玉(一位博士后、两位博士和一位硕士),作为此次科技攻关的主力军,共同承包了1000亩土地作为示范基地,向“绿色吨半粮”目标发起挑战,通过创新集成“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夏玉米周年‘四密一稀’浅埋滴灌水肥药一体化绿色生产技术”体系,于2024 年成功实现了粮食周年亩产1.52 吨的突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科技小院的研究生培养注入了鲜活的实践元素与丰富的实践场景。

1734885459543078900.jpg

自 2011 年成立以来,王庄科技小院始终致力于冬小麦与夏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在 “绿色吨半粮”项目的推动下,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们积极参与技术研发与实践操作。面对农田基础设施保障度弱、农机装备落后、成本节约与精细化管理不匹配等实际问题,他们打破传统的单项技术的局限,将节水灌溉、农机装备、高产栽培、资源高效利用等多领域的技术深度融合,创新性地探索出了一套适合当地的粮食种植综合技术模式。

在实践环节,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们化身“农场主”,亲自流转承包千亩农田,从土地流转、修整土地到具体种植,再到收获,全程参与并精心管理。他们不仅守候在田间地头至深夜,确保玉米及时灌溉,还积极应用“四密一稀”“条带种植”“浅埋滴灌”以及卫星导航精准播种等先进技术,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调整。这一过程不仅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农业生产的艰辛,更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显著提升了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

同时,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们还积极与农民互动,通过技术培训、田间指导等方式,将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传授给农户,带动周边农户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其中,卫星导航条带种植新模式目前已覆盖 3.4 万亩农田。这种“农场主”式研究生培养模式,不仅使研究生在实践中得到了全方位锻炼,还培养了他们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实践能力,为农业现代化培育了一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王庄科技小院在“绿色吨半粮”实践中,成功探索出了一条新时期“农场主”式研究生培养的新路径,充分展示了曲周“绿色吨半粮”对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的实践价值,为全国科技小院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曲周新范式,为农业现代化进程注入新活力与新动能。

供稿:曲周实验站 张晓宁

供图:曲周实验站

编辑:李杨

责编:孟祥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