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1月9日,中国农业大学召开研究生教育工作会,全面回顾学校研究生院建院40周年来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系统总结学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经验,深入分析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全面谋划研究生教育改革举措,加快推动学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晖以“建设高水平‘大思政课’ 落实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主题,交流分享了中国农大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研究生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等方面的成效措施和感悟思考。
我校以“大思政课”建设落实学校立德树人任务的主要举措有哪些?取得了什么成效?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新时代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制定了《中国农业大学进一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等多项重要文件,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为推动思政课铸魂育人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一是深化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改革,立足研究生特点,注重学段差异,突出专题教学和前沿讲授,凸显理论讲授的时代感、故事感和实践性,做到“有理、有趣、有用”,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强化学生理论思维,提升使命担当。整体构建符合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综合协调、充满活力的育人体制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是在研究院的前瞻性设计和指导下,构建起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体系,在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同时,持续推进本硕博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入脑入心。
三是思政课教师与研究生专业课教师共同携手,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实践等环节多方面入手,对如何进行研究生课程思政进行实践探索,创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实施路径,“润物无声”地在专业课中融进思政元素,助力研究生自主培养质量的提升。
四是利用信息化技术赋能研究生思政课,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方式,通过紧扣学生学习特点,推进思政课在线课程建设,利用短视频“微表达“,创新方式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研发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等,讲好农大人自己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厚植三农情怀,弘扬科学家精神,帮助学生成为能够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五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发挥学科专长和宣讲优势,与资环学院联手打造“田间地头”的大思政课,积极服务科技小院的建设和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同时,以理论宣讲为抓手,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助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六是创新研究生教育社会实践方式,引导和鼓励研究生深入基层开展实践调研,在了解国情民情中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重要回信精神和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感知思想政治教育的温度,感知国家发展的温度,感知民族复兴的温度,在农业强国建设中挺膺担当,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关于进一步推进大思政教育融入研究生培养全场景有哪些体会与思考?
一是要善用“大思政课”,打造铸魂育人“思政金课”。“大思政课”不仅是课程,更是方法、理念,要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守培育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之正,以系统集成的思维深化研究生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二是探索研制符合学情学科特点、特色鲜明的系列思政微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浪潮之下,需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推进思政课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创新,突破传统教育的资源和时空限制,以微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教材中的人物、事件、画面、细节等,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中激发情感认同,实现价值塑造。
三是完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作机制,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如果说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显性教育的话,那么课程思政具备的就是隐形教育的功能。“课程即思政”,课程思政的内核在于培养和塑造研究生正确的价值观,深入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对其进行有机转化、深度转化、创造性转化,将教书育人的内涵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互促互构,密切配合,这是提升学校协同育人整体效应的关键所在。
四是用好社会大课堂,推动研究生思政育人模式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华大地上结出累累硕果,如何用好新时代伟大成就和鲜活实践,怎样进一步创新好、探索好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在学科教育、科研活动和社会实践中推进“大思政”的系统化改革,推动研究生思政育人工作的体系化发展,显得非常必要。
以上希望大家共同探索推动,助力学校研究生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农业强国建设过程中,做出更多的贡献。
编辑:姜萍萍
责编:范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