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给我校科技小院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讲好学校师德故事,党委教师工作部在9月师德师风宣传月开设专栏,持续推送“培育青春力量 争作强农先锋”第三届师德故事获奖作品,并与广大教师共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推进“解民生、治学问、育英才”,积极践行“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
李保国,现为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64年出生于山西襄汾,1980年考入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1990年博士毕业留校,从事土壤学和土水资源利用教学科研工作。
耕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源,也是民族复兴、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资源。2008年以来,李保国和团队成员主动对标国家战略需求,投身于东北黑土地利用保护之中。在吉林梨树,李保国和他的学生们,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探索形成了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梨树模式”,即通过秸秆覆盖还田、少耕免耕的方式,在利用土壤的同时,让土壤最大可能地得以保护生息,对耕地资源做到可持续性利用。如今,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学习和实施这种保护性利用模式,保护土壤,保护粮食安全。
“我希望我自己,我的学生,还有所有这个领域的研究者,对土地保持好奇。这也是我在教学中所坚持的,让我的学生不要只思考课题、项目、成绩,而是每到一个地方,都想想,脚下所站立的土地,在千万年的演变中,是怎样形成的?人类的活动又给它带来怎样的变化?这些思考会带领我们,去探索自然更深层次的奥秘,在专业领域中,获得宽广的天地。”李保国曾在接收媒体采访时提到。同时,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专业领域中发扬工匠精神,追求科学真理、精益求精,对专业心存敬畏、敬仰。就如黑土地保护,他认为先要弄明白,从草原生态转变为农作生态,是黑土地退化的根本原因。不管是利用还是保护,都必须遵循科学原理。
李保国的实验室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土壤;这些土壤来自天南地北。比起在实验室,李保国更喜欢带领学生走进乡土中国深处。从20世纪90年代从事黄淮海盐碱地治理研究,到后来从事西北荒漠化防治,再到近年来赴东北研究黑土地保护,李保国的足迹遍布祖国各地。在学生们看来,李保国老师传授给他们的不仅是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前沿的兴农本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对耕地保护、土壤治理的兴趣和浓厚的爱农情怀。
胸怀“国之大者”,不仅关注自己的专业,还能及时关注国家的政策、关心农民的需求。李保国和他的学生们坚守在耕地保护和水土资源利用的阵地上,发扬协同精神,不忘初心使命,用赤子之心和实际行动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为国家乡村振兴、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科技支撑。
供稿:土地学院党委
供图:土地学院党委
素材提供:党委教师工作部
编辑:马文哲
责编:李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