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可默:洱海湖畔坚守初心 乡土深处兴农育人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给我校科技小院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讲好学校师德故事,党委教师工作部在9月师德师风宣传月开设专栏,持续推送“培育青春力量 争作强农先锋”第三届师德故事获奖作品,并与广大教师共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推进“解民生、治学问、育英才”,积极践行“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

金可默,女,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博/硕士生导师,2015年从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系和英国洛桑研究所可持续农业科学系联合培养博士毕业,期后两年时间于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植物科学系根系实验室做博士后。2019年成为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2022年开始参与科技小院工作,现为洱海片区古生村科技小院总负责教师,从留学海归到地头田间小院,从微观学术研究到宏观社会服务,古生村科技小院正式迈入3.0+,正成为西南片区科技小院样板。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和所有海归青年教师一样,金可默有着漂亮的履历,这让她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后顺利出站后直接留任中国农业大学,成为资源与环境学院的一名副教授。一般认为,一名女性成为一名高校老师,本可守着这个最安稳的工作度日,只是金可默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青年女教师,她认同《普罗米修斯》里的这句话“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金可默知道人生不是固定的方程式,也没有唯一的答案,没有谁生来就应该是什么样。她并不厌倦在实验室里暗无天日的实验,去大田顶着烈日看小区玉米的长势,在会议室和自己的学生讨论实验的思路和文章的创新点。她一直以来在做的和擅长的就是这些,所以她一点也不怯,并始终相信自己的学术生涯将会这样下去。

直到听完张福锁院士一场面对青年教师下科技小院号召的讲座,金可默似乎发现了自己科研路上的更多可能性。

这场座无虚席的讲座里,金可默坐在下面听得尤为认真,她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不仅是一场打开她新的认知的讲座,更是一场颠覆她职业生涯轨迹的讲座。人头攒动下,这不是她第一次听到科技小院的概念,早在科技小院建成的2009年她就对科技小院略有耳闻,十年求学工作旅途中,也在学科的组织下来到科技小院的建成地曲周参观科技小院,但那时的印象都已经逐渐模糊。从科技小院建成的背景、宗旨、育人模式、运行模式,到夹杂着尝化肥辩真假的大爷、看养鸡书养羊的大叔、为取得农户信任而竞赛种地的师生。就是她从未了解过、接触过的科研方式。她坐在办公室沉思良久,终于敲开了张福锁院士办公室的门。

她想去做科技小院!“见微以之萌,见端以之末”。去到中国的乡土深处农家地头,去看看不同于实验室里的科研之地,去看看怎么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去看看一纸论文后的中国农户和论文的差距。

“去有风的地方”

所以当金可默来到“有风的地方”大理,她的内心久久激荡,一夜无眠后映入眼帘的大理风光略微地治愈了她对未知的焦虑。因为来到大理古生村的不只有她,还有一群接下来两年要和她并肩作战的科技小院学生,要在这方天地育人成才,增值致富,面源治理……压力扑面而来,夹杂了期待和好奇。

金可默自述,做小院就像西天取经,关关难过,关关过!但尽信追风赶月莫停留,平无见处是春山,夜色难免黑凉,前行必有曙光。

从来没有哪个科技小院的学生像古生村科技小院一样复杂,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大学和云南农业大学的研究生们聚集在这个小院,工作各有不同,专业方向众多。不同于其他科技小院混乱的农村环境,科技小院所在的古生村有着连片的玉米地和小麦田。风景清明、屋舍俨然,但连片的土地没有一片是村民的,这样的背景下要保证十多个学生拿课题并在这里毕业,实属难题。她一时犯了难,不知道小院工作从何开始,满腹经纶在这里似乎毫无用处。“我们仿佛瞬间陷入黑暗中,找不到前行的方向。”同时进入古生村科技小院的学生王冬梅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况。

金可默知道自己人生地不熟,没有办法独自踽行建设这么大一个小院,但是她深刻认识到团队的力量是强大的,科技小院的道路漫长又艰辛,这是一条悠长寂寥的路。

做了多年科技小院的李晓林老师在这个关键节点为她指路,一场从7点到11点的漫长的报告,让金可默和古生村科技小院的学生们开始一点点梳理古生村的现状。从什么是科技小院到怎么做科技小院,最后讨论汇总每个人的意见想法,打开了古生村科技小院工作的新局面。张福锁院士也在此时将一本书送到了她的办公桌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她逐渐从科研的套子里钻了出来,认识到科技小院最重要的是管理工作方式和组织方式的创新。她也加强了和江荣风老师的联系,事无巨细都和他沟通讨论。

这并不是一个顺畅的过程,如何了解古生村科技小院的现状?怎么去打开农户的心扉?怎样抓住总结洱海科技小院的模式方法?焦虑和压力像一座山一样压在金可默肩膀上,事无巨细,几乎都要她一一过手。刚开始,工作又多又杂,金可默是个急性子,又希望很多事情能够快好准的完成,这就难免会在和学生在沟通上存在一些分歧。但也正是因为她的雷厉风行,很多的事情落实非常到位。在学生们的印象中,金可默是一位严格又随性的老师,工作和生活边界明确。她总是布置着严肃的工作,从早到晚的会议也不会让她脸上有疲色;也会在每个节日安排点心和夜宵,学生通宵工作她也会陪同,永远不吝啬于夸赞。她不是一个完美的老师,但她总是尽全力去摸索前进。

“要做不一样的科技小院”

凌空蹈虚,难成千秋伟业。金可默从踏入古生村这片土地开始便知道自己要做的科技小院和其他的科技小院是不一样的。她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古生村开展全面大调研,接连十几二十日带着科技小院的十多名研究生走遍了古生村大街小巷,每个石板路都见证了她们的身影。金可默其实是在不断试错,她知道可能性不去尝试就只会是可能性,所以在摸清古生村的现状之后,开始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并在村里开展种植、饮食、电商等各种培训,以期能够探索古生村的发展路径。

“你们是来这儿干什么的?”对于这个问题,或许初来乍到的金可默和她的研究生们会被问倒,但现如今古生村科技小院的每个人都可以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娓娓道来,并各有特色。他们有的负责守卫这异乡的母亲湖,披星戴月沟渠取水,只为一湖清波;有的专注于古生居民饮用水安全,深入阳溪源头一探用水困境原因;有的聚焦于乡村膳食营养健康调整,敲开农村居民绿色生活大门……他们在古生村都是实干家,金可默最骄傲的就是科技小院的学生们,第一批孩子是她看着从什么也不知道到最后能够独挡一面,自信地在村民培训会上宣讲;接二连三地收到村民邀请赴宴;游刃有余地接待各级领导;熟稔地开展对于科技小院情况的介绍。作为首个迈入3.0+版本的科技小院,古生村科技小院的特色更多体现在社会服务上。通过多学科交叉、多平台协同和多导师团队协作,开启了科技小院服务社会的新模式。苦思冥想多个日夜后,金可默将自己所负责的科技小院如此定位。

image.png

小院的工作逐渐步入正轨。村民们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到科技小院组织的培训活动当中,科技小院在古生村前进的每一步,金可默皆参与其中。金可默也不拘泥于传统的小院运营方式,开始运用新媒体渠道宣传科技小院,从公众号到视频号再到抖音号,一步一步让更多人了解到科技小院的工作。

地处在“有风的地方”,大理又是无数人诗和远方的神往之地。古生村科技小院自然是自带流量。忙碌成为古生村科技小院的常态,频繁的接待和暑期培训任务接踵而至,但是她发现她的学生已经可以独挡一面。驻扎科技小院400余天,每天平均接待13人;科技小院揭牌以来,被各级媒体宣传报道100余次,上过《新闻联播》,上过《朝闻天下》,流量似洱海波涛,滔滔不绝;两个多月的暑期培训工作在各方的报道下完美落幕;成功成立实体党支部,在乡土深处建立起党的堡垒。一年多的时间里,古生村科技小院由1家到14家,而金可默也从负责一个古生村科技小院,到担起了十几家科技小院管理的重任。她在自己的会议记录本上记录下古生村科技小院的每一个“第一次”,第39天开展古生村大调研、第99天组织白族开秧节、第154天举办农民培训会、第262天成立实体党支部、第327天成立“绿野”宣讲团……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选择在西南边陲田间地头开展科技小院社会服务工作。来到古生村科技小院,她觉得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她在心中一遍遍描绘着古生村成为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样板的蓝图;看着自己年轻的学生们从迷茫到侃侃而谈,从跟着干到带着干;一点一点的推进面源污染防控、高值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产业工作。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一年多勤恳的科技小院驻扎工作,已经让古生村科技小院成为西南地区科技小院样板。但似乎无人发现,她是中国农业大学洱海片区唯一一个长期驻扎的女教师。功心捐与小院,强农付诸日行,属于金可默的科技小院生涯故事点滴难尽,但静待花开终有时。

供稿:资源与环境学院 阳琼霖

供图:资源与环境学院

编辑:马文哲

责编:李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