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红教授:生物安全的共同守卫者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重要回信精神,扎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挖掘新时代新征程教师立德树人、强农兴农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教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勇担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不断强化师德建设工作,植物保护学院推出“师德故事”系列,讲述学院教师“解民生、治学问、育英才”的动人故事。

生物安全,关乎国家安全。而国门安全,乃国家安全第一道防线。植物检疫等生物入侵防控作为国门生物安全这一非传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着农林业生产、人类健康乃至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当下,我国每年因生物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已逾2000亿元,严重危害国家利益。守护生物安全,已是刻不容缓。

捧一颗丹心 勇为筑墙人

有一群可爱的检验检疫从业人士,时刻以守护国门生物安全为己任,兢兢业业担当国门生物安全的“筑墙人”。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的李志红教授,正是其中特殊的一员。作为植物检疫与入侵生物学实验室带头人,国家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农业农村部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测防控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得者,李志红教授投身植物检疫教研工作二十余载,秉持“为国家培养、输送植物检疫与入侵生物学高级专业人才,为生物入侵防控部门提供方法、技术和决策支持”的宗旨,时刻关注国家重大需求与学科前沿发展,着力夯实自身科研水平,持续为国家安全、学科进步和人才培养贡献光与热,是当之无愧的生物安全守卫者。

image.png

2001年实验室创建伊始,李志红团队面临着一个重大考验。当时我国的有害生物定量风险评估技术处于起步阶段,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面对这一挑战,李志红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合作,牵头承担国家948项目重任,主动学习并引进国外先进风险评估方法与经验,构建有害生物定量风险评估集成技术体系,针对重要粮果开展了系统性的有害生物入侵可能性、潜在地理分布、潜在经济损失等分析,提出了入侵防控措施建议,为国家植物检疫等生物入侵防控体系填补技术空白、提供决策支持,为我国解决了“卡脖子”技术问题,勇作国家生物安全的“筑墙人”。

约在2010年,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李志红教授从中发现国家对这一技术体系的重大需求,她通过学习、培训等手段率先实现自身由0到1的突破,并带领实验室承担了国家948项目、国家重点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攻克快速精准鉴定、监测截获溯源、入侵分子机制等若干重大科研问题。自此,实验室由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逐渐发展至结合分子技术的宏微并举的重要粮果类有害生物入侵机制与检疫关键技术研发的综合体系。2022年12月李志红教授带领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发表了题为“世界性水果害虫—橘小实蝇基因组揭示其全球入侵史和热适应性机制”的研究论文,2023年6月李志红教授主报的“农作物有害生物定量风险评估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为我国植物检疫等生物入侵防控领域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先进技术。

image.png

立三尺讲台 争当筑梦人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李志红教授深受习近平总书记讲话鼓舞,多年从教的她不仅立志勇担生物安全的共同守卫者,更是致力将这一接力棒交到成千上万的学子手中。

image.png

在思想引导上,李志红教授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信念,将思政教育与国家安全、“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相结合,与植物检疫防入侵、保安全、促发展的根本宗旨相结合,与植物检疫创新思维、知识传授及能力培养相结合,引导学生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四个自信”,夯实投身植物检疫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夯实善于学习和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解决植物检疫新问题的综合能力。

在专业培养上,李志红教授紧扣植物检疫与生物安全的国家重大需求,以“胸怀使命、脚踏实地、创新进取、团结奉献”的团队作风和“严谨、高效、和谐”的教研氛围,带领团队建立了基于课程育人、科研育人与实践育人互促互进的植物检疫与入侵生物学教研相长育人体系,实现了重要粮果类害虫风险评估、种类鉴定和入侵溯源,揭示了重要粮果类害虫入侵机制,培养了优秀的植物检疫与入侵生物学专业人才。 2016-2019年,受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秘书处邀请,李志红教授三次参加高级别会议,专门介绍植物检疫高等教育的中国经验,广受好评。在课程设计上,李志红教授的课程内容新颖充实、教材结构体系完备, 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和一流学科发展做出了贡献。李志红教授获评多项省部级教学类奖项,2021年获评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022年获评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带头人),主编的教材《动植物检疫概论》第一版于2007年获评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第二版增加了动植物检疫实例分析、“一带一路”与动植物检疫、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动植物检疫等创新性内容,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教材,2022年入选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迄今,该教材已有30余所本科和高职院校以及海关总署、农业农村部下属检疫机构使用,是同类教材中使用最广泛的,具有极高的业界影响力。

image.png

为百年大计 甘做筑基人

作为中国农业大学植物检疫与入侵生物学领域的带头人,中国进出境生物安全研究会理事、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农业农村部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审定委员会委员、亚太地区实蝇工作者指导委员会委员、FAO-IPPC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专家工作组成员等,李志红教授始终致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推动全球有害生物入侵防控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image.png

她高度重视国内外教学科研合作和社会服务工作的开展,常年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合作。国内合作单位主要包括海关总署及其下属检验检疫机构、农业农村部及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国家粮食与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所以及各省植保植检部门等。李志红教授带领团队连续十年承担全国实蝇类害虫等的监测技术服务任务,曾帮助云南昭通、贵州都匀、四川屏东、湖南邵阳、安徽安庆、河南洛阳等鉴定确认重要经济实蝇的发生,如橘小实蝇、柑橘大实蝇、蜜柑大实蝇等,为当地有害生物防控和经济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李志红教授团队的国外合作单位包括FAO-IPPC秘书处,美国动植物检疫研究机构,捷克农作物研究所以及全球二十余所著名高校等。为推动南南合作,作为首席科学家,李志红教授带领团队多年积极参与FAO-IPPC全球项目斯里兰卡示范,并为斯里兰卡、缅甸、巴基斯坦、菲律宾、南非、埃塞俄比亚、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提供线上线下植物检疫技术培训,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锋力量,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了大批植保人才,为促进全球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image.png

李志红教授是北京市第十次、十一次、十二次党代会代表。她曾提到:“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有义务和责任做好本职工作,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是第一位的,同时也要做好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合作和文化传承各项工作。简单概括,就是践行教师的使命和担当。”国兴校荣重任在肩、国门安全使命如磐,李志红教授已上下求索二十五载,未来她仍将初心不改、砥砺前行。

供稿:植保学院

供图:植保学院

编辑:李杨

责编:孟祥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