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探访新发地肉类批发市场及丰台区多家超市的肉类档口,不少正在选购的市民都表示,听到过“鸡肉、猪肉使用了激素”的说法。“好多年前就有这种说法了,但大家都正常买、正常吃,也没见出什么意外。”杨先生表示,自己食用肉类不会受到这些传闻的影响。
也有的市民对“激素说”深信不疑,家住洋桥附近的徐玉娟女士从来不让孩子去各种西式快餐店用餐,“鸡肉、猪肉用量那么大,肯定用了激素。”徐女士说,他们家里日常做饭以素食为主,如果要吃肉,就回离北京不远的河北高碑店老家农村集中购买一次,“那里的猪、鸡都是自家散养的,肯定没激素和各种添加剂,吃起来健康。”
食用畜、禽肉类可能添加激素吗?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谯仕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市民对现代养殖业的理解有误区,正规市场基本不可能有“激素肉”。谯仕彦说,激素作为一种蛋白质,如果在饲料里添加的话,进入动物口中后就会很快分解失去效用;而使用注射的话,会大大增加大中型养殖场的饲养成本,“一个养殖场上万头猪,几十万只鸡,人工成本就非常高了,没有企业会这么干。”
谯仕彦说,现在国内的大中型肉鸡、肉猪企业在饲养过程中,采取了“优良育种、配置优质饲料”,加上对疾病疫情的有效控制,成熟期自然会比过去大大缩短。现在一只肉鸡,42天就可以长到2.5公斤;一头生猪,165天可以生长到100公斤,达到出栏标准。“长得快是以保证质量为前提的,并不是用了什么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