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共青团吉安市委、吉安市少工委组织全市少先队员开展红领巾寻访“十大攻坚战”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带领少先队员走进攻坚一线,寻访青年典型,深入了解打好“十大攻坚战”背后的故事以及攻坚进程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引导广大少先队员寻访伟大成就、聆听奋斗故事、感悟攻坚精神。
当22名佩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踏入安福县金田乡杉满福石斛种植基地时,云雾缭绕的青山与整齐排列的石斛种植架,瞬间将孩子们带入了一场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课堂。5月10日,吉安市余小波红链育人名师工作室以“红链赋能·石斛生金”为主题,串联“生态探秘—科技赋能—产业振兴”三大场景,带领安福县城南学校少先队员们解码一株石斛如何撬动乡村振兴的“绿色杠杆”。
初探市场:藏在药柜里的经济密码
活动前,辅导员余小波老师向队员们介绍安福县年轻的00后海归女孩谢满月,凭借独创的“活树附生”技术,让珍稀药材铁皮石斛与“植物大熊猫”红豆杉共生共荣,破解林业经济困局,带动百余农户走上共富路的故事。
队员们化身“小小调研员”,走进县城药店、农特产商店,观察石斛产品的陈列位置,记录价格区间,采访消费者与店员。
“阿姨,您买石斛最看重什么功效?”“这款石斛粉为什么比普通产品贵?”通过访谈,队员们发现:85%的消费者认可石斛“养胃生津”的药用价值,60%的店铺将“杉满福”石斛列为明星产品,月均销售额超万元。“原来深山里的‘仙草’真的能变成‘金子’!”队员王博瑞举着调研表兴奋地说道。
走进基地:青山与科技的共舞
跟随余小波老师的脚步,队员们踏入杉满福石斛种植基地。在石斛种植基地入口,负责人谢满月将“红领巾护林小队”的旗帜郑重交到中队长刘梓颜手中,并带领队员们参观种植基地。
在铁皮石斛种植区,队员们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妙的生态微观世界,惊奇地发现铁皮石斛竟然有着与众不同的生长方式——它并非扎根于土壤之中,而是与红豆杉形成了一种独特而和谐的共生系统。“这些‘活树附生’技术培育的根系,让每亩红豆杉林年产值突破万元。”她指着林下智能控温系统解释:“我们与中国农大合作开发多糖提取工艺,产品附加值提升3倍以上。”
2023年,基地首批采收的1.2万公斤石斛鲜条,经加工后创纯利超1000万元,研发的枫斗、胶原蛋白肽等十大系列产品,更以“杉满福”品牌打入沙特等“一带一路”市场,创下单笔海外订单120万元的佳绩。
探秘金草:播撒振兴“营养剂”
在“红领巾劳动体验区”,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少先队员们蹲在田间仔细分辨杂草与石斛苗,轻轻捏住杂草根部,连根拔起。随后,队员们用铲子将发酵好的羊粪肥均匀撒在石斛根部。混合着青草香的肥料温热松软,在阳光下泛着黑亮的光泽。
未来宣言:“绿色振兴”的使命
少先队员们签订《20 年护林承诺书》。这是队员们作为环保小卫士的庄严宣誓,也是作为少先队员对祖国、对大自然的承诺。队员们怀着崇敬之心签名,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为守护山林、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奋斗 20 年的决心,展现了新时代少先队员的担当。
归程续章:红领巾的绿色答卷
寻访结束后,辅导员余小波老师组织队员们开展“童行乡野,筑梦振兴分享会”。队员们以手抄报、调查表形式分享收获。手抄报上,鲜艳的色彩描绘出基地的生机,展现绿色产业与乡村生态的和谐;调查表中,队员们用稚嫩却坚定的笔触,写下活动的感悟,提出保护家乡山林建设性意见。余小波老师微笑着总结:“你们每一个充满活力的想法,都将化作推动乡村发展的微小力量,汇聚成强大的动力。”
红领巾心声
“谢姐姐教会我们,保护生态不是‘不许碰’,而是‘聪明地用’!”——四(2)中队 万语涵
“原来不用背井离乡也能致富,我长大后要像谢姐姐一样,用知识浇灌家乡的绿水青山!”——七(7)中队颜诗涵
“这次活动让我学到了好多关于铁皮石斛的知识,也知道了保护山林对我们的生活有多重要。我以后一定会好好爱护环境,守护我们的绿色家园!”——七(1)中队 王镓俊
本次活动是余小波红链育人名师工作室“行走的思政课”系列实践之一。未来,工作室将深化“红领巾产业观察员”机制,定期组织队员回访基地、记录石斛生长数据,开展“乡村振兴提案大赛”,让少年视角持续为家乡发展注入活力。正如余小波所言:“当孩子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双手触摸产业,乡村振兴的‘接力棒’便有了最青春的传递。”
一株石斛,承载着生态智慧与共富梦想;一条红领巾,链接着少年志向与家乡未来。在这片青翠山林中,产业振兴的“新苗”正与红领巾们的成长同频拔节。
责编:刘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