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环学院举办“资环七日”之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系列团日活动暨“暖亭行动”资英助翔系列活动

守护生命共同体,共谱生态协奏曲。5月17日,在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到来之际,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紧扣“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主题,组织师生、关工委委员、科研骨干及社区志愿者,开展“资环七日”系列团日活动暨“暖亭行动”资英助翔系列活动。通过科普讲座、社区实践、生态观察三维联动,展现资环学子的绿色担当。

学海扬帆 智引航向

5月17日,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关工委副主任邵小明应邀作“万物共生 你我同行”主题报告,系统阐释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渊源,全景展现生物多样性图景。邵小明结合自己的西藏科考经历和苔藓研究经验,重点解析了西藏苔藓“小物种大生态”的独特价值。苔藓虽小,却是高原生态系统的基石。保护苔藓,就是守护生态链的底部与根基。

1748310755669092020.jpg

邵小明教授作“万物共生 你我同行”主题报告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李洁明课题组博士生郭钟惠以“蓝藻优势种—微囊藻的种内相互作用”为题做专题报告,展示“微囊藻种内互作机制”研究成果,揭示蓝藻优势种的群体行为规律,并介绍了用于生物互作的新型培养装置的专利。国家奖学金、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金奖获得者、李季与魏雨泉课题组博士生郑义做了以“厨余废弃物产酸发酵影响机制研究”为题的专题报告。分享有机废弃物资源化领域的最新突破,让同学们了解了学院师生在相关领域做出的贡献。

1748310797264004554.jpg

郭钟惠和郑义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讲座作主题报告

全民携手,社区共建

5月17日下午,资环学子走进菊园社区,开展生物多样性日社区科普活动。同学们精心设计了趣味问答和互动游戏,吸引了许多居民前来参观体验。通过简单有趣的互动形式,同向居民普及了生物多样性知识,开启一场保护生态多样性的行动之旅。居民们纷纷表示很有收获,学到了许多知识,现场气氛热闹融洽。

1748310883870066183.jpg

资环学子走进菊园社区进行科普活动

解码自然,湖畔观羽

5月17日下午,资环学院团委联合博物观察团,前往玉渊潭公园开展鸟类育雏观察活动。同学们在博物观察团的专业指导下,学习科学观鸟方法与伦理规范,沉浸式观察苍鹭筑巢、夜鹭育雏、小䴙䴘亲子互动等生动场景。同学们掌握了鸟类辨识技巧,通过观察不同鸟类的筑巢、育雏和幼鸟成长过程,深入理解鸟类的生存策略,并思考城市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

1748310942174088874.jpg

资环学子前往玉渊潭公园开展鸟类育雏观察活动

本次活动由环工221、生态221、生态231团支部共同承办,资环师生共百余人参加。“生态兴则文明兴”,本次系列活动通过科普讲座、学术报告、社区服务、自然观察的立体化实践,生动诠释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的深刻内涵。资环学子将以专业知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用实际行动谱写新时代青年的绿色答卷。

供稿:资源与环境学院

供图:资源与环境学院

编辑:李杨

责编:孟祥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