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青年教师培根铸魂,牢记强国使命,厚植“三农”情怀,帮助新入职教师尽快成长为合格的农大教师,5月中旬,人发学院党委书记林涵带队前往河南兰考开展以“师道·笃行”为主题的第二期教师实践研修活动。学校关工委副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荣休教授齐爱兰,学院关工委成员、荣休教授李鲁平,社会学与人类学系教授何慧丽,学院办公室主任王树远、副主任晋泽敏以及十余位青年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实地调研:探寻兰考发展之路
怀揣着对“三农”事业的热忱与对焦裕禄精神的敬仰,老师们踏上实地调研之旅,深入探寻兰考发展之路。在兰考会客厅,通过丰富的展品、详实的资料和生动的多媒体展示,老师们全面了解了兰考从贫困到富强的巨大跨越,以及在焦裕禄精神指引下取得的发展成就。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们深刻感受到焦裕禄精神的强大内涵与磅礴力量,仿佛穿越时空,与焦裕禄同志并肩作战,共同为兰考的改变与发展不懈奋斗。
在村庄调研环节,老师们深入三义寨乡白云山村和南马庄村,实地考察当地的特色农业产业。通过与当地公务员和村民的深入交流,老师们详细了解了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这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不仅为老师们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鲜活的案例与素材,也为科研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方向。老师们深刻认识到,焦裕禄精神不仅是历史的传承,更是当下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
廉政教育:内化焦裕禄精神与廉洁文化
时值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期间,此行学院组织教师前往焦裕禄纪念园、兰考县展览馆、焦桐、黄河东坝头和开封府等地开展廉政教育,深切缅怀焦裕禄书记,深刻感悟焦裕禄精神,弘扬廉洁文化,涵养良好师德师风。
在参观学习中,通过详实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实地场景,老师们亲身体验焦裕禄同志心系百姓、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近距离感受包拯的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品格,也进一步领略了中国廉洁文化的深厚底蕴。每一个廉政故事、每一句警世名言,如同一面镜子,照进老师们的心灵,也将鞭策和激励青年教师树立清正廉洁、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和敬业奉献之风。
交流研讨:共话乡村振兴与师道传承
实地考察调研后,学院与兰考三农职业学院联合举办“师道·笃行”实践研修座谈会。会议由兰考三农职业学院副书记王凤普主持,兰考三农职业学院书记曾小平出席并致辞。
曾小平在发言中高度评价了双方在乡村振兴领域的合作成果,认为这种模式既推动了兰考的农业与农村发展,又为高校人才培养和科研提供了实践场景,实现了互利共赢。他特别提到,乡村振兴研究院为兰考乡村治理和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取得了显著社会效益。他期待未来双方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兰考乡村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何慧丽专题报告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情况,介绍了研究院在生态农业、城乡互助、乡村治理等领域持续深耕的实践探索,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举措和成效。兰考农耕文化科技小院学生院长薛湘钇介绍了小院的建设与发展情况,分享了团队的实践成果。
在交流环节,人发学院的青年老师们分享了两天来的调研感受,与兰考三农职业学院的教师代表围绕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两位关工委老师对青年教师们展现出的深刻感悟和积极态度表示肯定,勉励他们以焦裕禄精神为指引,在教育事业中勇挑重担、积极进取。
林涵书记在总结发言中用“感动、欣慰、感谢、期待、信心”五个词语进行概括,她表示,兰考人民在焦裕禄精神的指引下展现出的强大精神力量令人感动,学院师生在兰考的乡村振兴实践成果也令人欣慰。她对兰考县委县政府、兰考三农职业学院的支持表示感谢,并期待未来在院地共建、党建创新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的合作。
兰考之行“师道·笃行”实践研修活动,青年老师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兰考的乡村振兴实践成果,更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洗礼。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老师们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强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为乡村振兴和高等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供稿:人文与发展学院
供图:人文与发展学院
编辑:李杨
责编:马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