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学生可能面临的生活、学业困难,更好地解决学生急难愁盼的各类问题,人文与发展学院面向全体本科生、研究生,全覆盖开展“强国先强农 农大作先锋”主题班会,班会以“爱国、团结、奋斗、科学、互助”为关键词,学院各系教师、辅导员、关工委老同志等人员下沉参与主题班会,通过亲身讲述、分享交流、朋辈对话等多种形式,解答学生困惑,激励学生知农爱农,奋发向上。
学院各本、研班级积极回应学院号召,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班会教育,将强国先强农的理念融入到主题教育中,引导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在自我修养和未来规划中将个人与国家相结合,争做强农兴农的时代先锋。在3月期间,共有42个本科生班级、27个研究生班级召开班会,砥砺学生永跟党走,厚植报国为农情怀。
3月15日,发展191班在班主任曲甜的组织下,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的方式召开主题班会。班会共分为“回首过往,心中有数”、“关心国事,学习时政”、“答疑解惑,助力扬帆”三个部分,内容覆盖本科生毕业相关工作、中国式现代化与“三农”政策解读以及班主任答疑解惑等多方面。班会上,曲甜老师号召同学们要胸怀理想、脚踏实地,勇敢坚定地走过属于大家的农大毕业季,走向充满无限可能的明天。学生党员刘熙、郭惠文为同学们分享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两会与中央一号文件的心得体会。刘熙同学深入剖析“中国式现代化”与“三农问题”的关系,为同学们梳理了国家“三农”政策发展历程,号召大家“知农爱农”;郭惠文同学则立足自身经历,鼓励大家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投身到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与“乡村振兴”轰轰烈烈的伟大实践中去。
为了深刻理解强农兴农的责任担当,探寻蕴藏于中华民族基因中的农耕文化,传播202班将班会地点选在了中国农业博物馆,在3月14日组织班内成员参观学习,近距离感受中国农业历史的千年传承与农耕文明的灿烂轨迹。在参观的过程中,同学们在爱国主义的熏陶下,真切地体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过程,积极发掘绵延至今的农业精神与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同时,以实际行动助力个人思想站位的提高与人生规划的建立,为投身强农兴农事业、争做强农先锋做好扎实准备。
政策211班是本学期经历了学科大类分流后新成立的班级,在班主任可靖涵的组织下,同学们齐聚一堂,共赴政策学习与研究的盛会。班会上,可靖涵老师勉励大家不懈努力、脚踏实地、从心出发,以自身的切实行动迎来幸福、规避问题,并为同学们颁发了奖学金证书,在为上一学年的学习经历画上句号的同时,对同学们后续的学业规划提出建议,并强调考试中的诚信意识,鼓励大家学业上、生活上再接再厉、共创佳绩。
作为转专业后新组建的班级,法学222班召开了班级成立后的第一次班会。班主任高童非、关工委成员乔丽艳、辅导员刘天航等老师参与班会。本次班会结合专业特色,从班级情况介绍、学业规划、诚信应考、犯罪预防、答疑解惑等方面展开。班会中,班主任高童非老师就学业规划、诚信应考和健康生活等内容向大家进行了指导,激励同学们要树立强农意识,鼓励大家要广泛阅读,培养个人能力,把个人规划与时代需要相结合,将青春熔铸在强农兴农的实践中。乔丽艳老师则向同学们分享了转专业后选课安排及适应新专业的方法,为大家提供了大量的实用信息,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同时,研究生班级积极响应学院号召,结合科研特色,召开主题鲜明的班会。其中,硕社会学20班于3月14日召开班会,班会以会议精神学习、交流研讨两部分构成。首先,班级成员、研工部研究生党建中心主任王思贤同学结合2023年中央发布的一号文件,带领同学们重点深入地学习了中国农业大学2023年度工作会议精神。王思贤认为“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不仅是一种宣言,更是一种践行,我们要基于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理解强国和强农的关系。随后,班级和团支部积极了解毕业生目前的学业、生活和求职状态以及就业中遇到的问题,班委们表示一定及时反馈诉求和问题,竭心尽力为全班同学做好服务。
烟台校区英语E211、E212二学位班级积极响应工作,围绕升学、就业和个人价值实现等问题开展班会。通过班会的召开,同学们对毕业前最后一个学期的生活有了更全面的规划,对实现高质量就业有了更为客观、全面的认识。大家纷纷表示,要不断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增强奋斗本领,真正把所学应用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火热实践中。
勤学勤练,强农有我,人发学院师生牢记乡村振兴伟大使命,勇担时代赋予的青春责任,在未来工作中,将进一步依托班级功能,聚焦思政工作重点,解决学生愁难问题,激励广大师生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供稿:人文与发展学院
供图:人文与发展学院
编辑:李杨
责编:孟祥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