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学院举办“精研杯”第三届植物保护专业能力大赛

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重要回信精神两周年之际,5月18日,植物保护学院举办“精研杯”中国农业大学第三届植物保护专业能力大赛。本届大赛以“奋进农科新高度,百廿报国新征程”为主题,既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重要实践举措,也是向学校120周年华诞献礼的学术活动。大赛吸引了来自全校5个学院130余名学生同场竞技,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研"的育人机制,全面强化农科学子的专业素养、创新能力和强农使命,有效推动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思的有机融合。

本届大赛分为植物保护专业技能竞赛和专项赛两大板块。当天上午,进行了专业技能竞赛,设置理论知识竞赛、昆虫解剖和昆虫结构绘图、昆虫标本制作、病理学实验操作和病原物结构绘图四个模块。

image.png

理论知识竞赛全面考察了参赛学生在植物病理学、昆虫学、植物检疫学及农药学等多个学科方面的理论知识储备。

1748230042552064002.jpg 1748230042620081355.jpg

1748230042637099686.jpg 1748230042773003707.jpg

昆虫解剖与绘图竞赛中,选手们通过东亚飞蝗进行精准解剖,展示其口器及消化系统,并绘制结构图,展现扎实的昆虫形态学功底;昆虫标本制作环节,选手们熟练操作展翅板与昆虫针,对昆虫进行全展翅背展整姿,完整呈现了其形态特征。

1748230079447043531.jpg 1748230093597016235.jpg

病理学实验及绘图竞赛中,选手们从五组微生物样本中随机抽取进行现场制片,通过显微镜观察,绘制出一张张精美的结构图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

下午,专项赛拉开帷幕。本科生院培养处处长何志巍为大赛致辞。她指出,“精研杯”大赛是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培育卓越农林人才的重要举措,本科生院将持续加大支持力度,强化资源投入,助力打造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专业竞赛品牌。最后,她预祝各参赛团队赛出水平、赛出风采,祝愿所有同学们在这场专业竞技中收获成长,在强农兴农的征程上绽放青春光彩。

image.png

专项赛包括学术交流报告、视频/动画制作与展示、昆虫微景观制作与展示三个部分,共有28组队伍参赛。由本科生院何志巍处长,农学院副院长张海林教授,植物保护学院副院长李虎教授,全国植物保护专业教学创新联盟理事长、植物病理学系吴学宏教授等9名专家担任评委。

1.jpg

学术交流报告中,参赛选手从科研项目背景、研究方法、创新价值及实践应用等多方面对其在校期间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了汇报。

视频/动画制作与展示中,各参赛团队通过视频或动画生动解析了病虫害防治、绿色防控等技术的原理和过程。

昆虫微景观制作与展示中,各参赛团队详细阐述了创作理念、制作过程及背景意义等内容,体现了艺术与科学的完美融合。各组答辩结束后,评委专家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并提出优化建议。

比赛结束后,大赛闭幕式在植保楼2060会议室召开。本科生院培养处处长何志巍、植物保护学院院长刘俊、副院长李虎等出席闭幕式,并为获奖同学颁发证书。

9-2.jpg

李虎代表大赛组委会介绍了大赛的整体情况。他指出,“精研杯”大赛历经三年持续建设,已形成了一套科学、系统的竞赛模式,发展成为农科学子展示创新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提升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在此过程中学院构建了“教学-竞赛-实践”协同育人机制,并不断完善优化竞赛内容和组织形式,为参赛学生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专业技能培训和实践锻炼机会,有效提升了参赛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实践能力,也增强了学院的学术和育人氛围。

1748230222394038093.jpg 1748230222496083300.jpg

张海林教授和吴学宏教授对本次大赛进行点评。他们表示,本次大赛展现了农科学子“强农兴农”的使命担当,勉励同学们持续深化创新思维,保持探索精神,紧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在病虫害精准防控、绿色防控技术创新等方向勇攀科技高峰,并预祝同学们在全国大赛中展现风采、再创佳绩。

13-2.jpg

院长刘俊教授为本次大赛作总结讲话。他向全体参赛学生和团队表示热烈祝贺,并感谢本科生院的大力支持以及各位评委老师和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他表示,本届大赛恰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两周年与双甲子校庆的重要时刻,将进一步推进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质量。他寄语青年学子,要秉持工匠精神锤炼专业技能,以创新思维破解科研生产难题,在强国兴农中展现农大青年的使命担当。

最后,学院领导及嘉宾为获奖个人和团队代表颁发获奖证书。

供稿:植保学院

供图:植保学院

编辑:李杨

责编:马文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