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由我院媒体传播系主办,乡村传播研究中心、乡村视觉艺术中心协办的第六期市·野乡村传播工作坊于民主楼240和腾讯会议同步举行,共有百余名参会者通过线上线下参与了工作坊。本期工作坊以数字时代的乡村文化为主题,由媒体传播系李红艳老师主持,8名学者围绕该主题进行了分享与讨论。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纪莉老师以《乡村里的环境传播:参与还是行动?》为题进行发言。纪莉老师介绍了行动研究这一研究路径,强调研究者兼具观察者、参与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她以鄱阳湖保护区的案例为例,分享了研究团队针对当地水污染问题,通过与村民合作,采取多种措施改变村民用水习惯的研究故事,同时也提到了研究过程中遇到的身份确认等问题。随后,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郭建斌老师对纪莉老师的分享进行回应。他指出,研究者在对乡村进行研究时要避免对其浪漫化的想象,应该在具体场景中发现问题。同时,他分享了自己在乡村研究中的经历,提出研究者在乡村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需要谨慎把握,要充分听取村民意见,避免过度干预。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梁振华老师以《人口空心化与乡村传统文化变迁》为题进行发言。他指出文化是乡村灵魂,乡村文化复兴至关重要。梁老师分析了人口空心化的表现形式,包括村落和人口的空间化、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等,以及带来的经济发展停滞、公共服务设施落后、老龄化等问题。梁老师还探讨了乡村文化的转型与冲突以及乡村文化重建的困境和建议。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闫岩老师对梁振华老师的分享进行回应。闫岩老师肯定了梁振华老师对乡村文化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强调了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研究乡村文化需要结合具体的社会背景来看待,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方面的变化都会影响政府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投入。
我院媒体传播系李红艳以《数字时代乡村文化生活的新秩序》为题进行发言。李老师阐明了研究乡村文化的背景和目的,比较了前数字时代和数字时代乡村文化的不同之处,分析了新媒体在其中的作用。李老师通过对一个具有文化完整性乡村的研究,探讨了数字时代乡村文化的变化,并特别提到了该村延续至今的武术文化和戏剧文化。随后,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王天铮老师对李红艳老师的分享进行回应。王天铮老师认为李老师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意义,同时也指出该如何理解文化秩序这一学术概念以及乡村文化的内生性动力和外生性动力等问题。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黄典林老师以《数字时代的文化研究》为题进行发言。黄典林老师首先介绍了文化研究的20世纪语境,以及英国文化研究的起源,并分析了霍尔在文化研究中的贡献,强调了文化研究与政治、社会的紧密联系。并且,黄老师还对文化研究在乡村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探讨。随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刘海龙老师对黄典林老师的分享进行回应。刘海龙老师认为现有研究对霍尔在数字时代的延伸比较有限,还有更多有价值的内容有待发掘。刘老师还“文献式”的文化与人们生活方式、乡村文化的过渡状态和杂糅状态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18日下午,作为乡村传播工作坊的专场,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郭建斌老师以《乡村文化与村民主体性——以“卡雀哇”“扒龙船”为例》为题进行了专题讲座。郭建斌老师分享了在独龙江做田野调查的经历和对珠三角地区“扒龙船”文化的考察,并围绕乡村文化的主体性问题进行分析。
他指出,乡村文化的主体性是指在整个社会发展文化变迁的过程中,作为文化主体的村民有没有发言权和参与的机会。郭老师以珠三角的农村和中国西南地区的农村为例,指出在中国不同地区,农民的主体性发挥是存在差异的。他指出,文化传承与村民主体性,与该地区地经济上的“自立”密切相关,“自立”程度高的地方,村民的文化主体性相对能得以更好地彰显。最后,郭老师认为,如果说珠三角农村体现了某种“压缩式现代性”,那么以独龙江等地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农村,则更多地体现为“断崖式现代性”。随后,在自由讨论环节,郭老师和现场参会的老师和同学就个案研究的意义、少数民族的音乐社会学研究以及数码民族志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撰稿/李萱 图片/杜雨凌 编辑/杜丽娟 审校/安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