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建校120周年,讲活讲好120年来学校师生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与党和国家同心同向同行,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的生动故事,学校党委理论学习宣讲团近期开展系列宣讲,深入推进“百廿学典”“百廿红迹”“百廿农声”三大主题活动。
4月9日晚,宣讲团开展集体备课会,邀请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刘卫兵教授以《演讲的方法与技巧——故事性宣讲如何触动、感动、打动听众》为题作专题辅导。刘卫兵从宣讲主题确定、结构搭建、理念植入、案例选择、印象叠加、语言推敲六个方面,通过大量案例,细致讲授了宣讲技巧和实践经验,为宣讲团讲师全面提升宣讲能力注入了活力。
宣讲团7支分团的100余名讲师线上线下参加了培训。学思分团胡思思表示辅导报告让自己收获颇丰,认识到好的宣讲要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师生群众听得懂、愿意听、听了受益;好的宣讲要能将水滴墙背后的苦难遭遇与民族气节浸润人心,使宣讲既能够“增信心”又能够“暖人心”;好的宣讲要切实增强宣讲的感染力,架好政策理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博士分团郑慧慧表示,报告以故事为纽带,通过二十余个真实案例阐释如何去触动、感动和打动听众。在以后的宣讲过程中,自己要学会以情动人,以事明理,将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建立与听众的情感连接,提升宣讲效果。
延伸阅读:
2021年4月,学校党委整合宣讲力量成立党委理论学习宣讲团以来,宣讲团在学校党委的关怀指导下,承担了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中国式现代化、文明乡风建设工程等重大主题和学校大型展览的宣讲任务,深入学院、支部、班级、街道社区、田间地头开展宣讲对谈活动,充分体现出学校师生的风采和担当。2024年,宣讲团精心打造包括60余个主题的中国式现代化宣讲菜单,开展“重要回信精神十二讲”送讲上门活动,开展校内外宣讲1300余场。
宣讲团下设科技小院分团、学思分团、博士分团、稼穑英才分团、稼穑青年分团、青马先锋分团、年轻干部分团7支宣讲分团,结合讲师特点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宣讲活动。“解民生 治学问”科技小院分团将课堂学习、理论宣讲与乡村实践深入结合,构建起理论学习、科技传播、实践服务三位一体的宣讲体系,形成了“对农民宣讲理论和技术、对学校宣讲科技小院故事、对社会宣讲科技小院模式”的宣讲思路。以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为主的学思分团重点打造“青年讲给青年听”宣讲活动,传承农大精神、走进农大人物、探寻农大足迹,以青春之声讲述学校故事,以奋斗之志传承红色基因。博士分团以四季为轴,春耕理论、夏耘精神、秋收使命、冬藏智慧,构建起“学-讲-践”闭环体系,涌现出全国高校联盟“精品课程”和“金牌讲师”,探索与密云套里村红色“1+1”共建、山东滨州校地合作等创新实践,让理论宣讲走出报告厅,在乡村振兴一线结出硕果。稼穑英才分团以“三级讲师(骨干-特约-专题)架构”,全年开展校内外宣讲活动300余场,覆盖超7万人次,形成了“紧扣时政热点,传播时代强音”“深耕校史文脉,强化育人实效”“扎根乡土实践,拓展服务维度”三大亮点。青马先锋分团由教师青马班学员组成,青年教师勇挑重担,围绕教育强国和农业强国建设设计一系列宣讲主题,展现了学校青年教师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的使命和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