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晚,我院公共管理与发展系与Nonprofit Management & Leadership(NML)期刊共同发起的国际视域下的非营利部门系列学术讲座第十四讲在线顺利举行。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唐桂娟受邀做了“非营利组织合作的多维视角:从灾难响应到持续发展”的学术报告。我院董强教授主持本次讲座。NML副主编、雪城大学马克斯维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陆家欢参与此次讲座。三十余名校内外师生参与了此次线上讲座。
唐桂娟老师首先分享了从2003年非典应急事件以来,国家在遭遇历次各种灾害中逐步建立并完善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随着跨域跨界灾害事件的增多,实务界都开始关注跨部门以及部门之间在减灾领域的合作。学术界也开始追踪这一合作的实践现象。这种合作不仅包括政府层级中的纵向合作和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合作,以及还有跨越政府、市场、社会边界的合作。2008年汶川地震中出现的非营利组织合作也成为了当时的关注热点。当然,非营利组织的合作最初是在环保领域最先出现的。事实上,唐桂娟老师以应急管理的视角开始关注到汶川地震中的对口支援政策。随后,汶川地震以及后续多次的地震灾害也为唐桂娟老师关注其中的非营利组织合作提供了研究的契机。
唐桂娟老师随后基于已发表的多篇研究论文展示了其在灾害管理中的社会组织合作研究的有关发现。首先,唐桂娟老师通过分析汶川地震中三个重要的非营利组织合作网络研究了什么原因促进了非营利组织的合作。她将这三个非营利组织合作网络划分为两种合作类型,分别是政府推动和自发形成的。在已有的研究中关注到使命、合法性、制度环境这些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之上,唐桂娟老师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深入分析发现,资源依赖、网络效应在两种合作类型的形成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非营利组织在资源依赖方面的共生性和非对称性的差异会导致合作的不同机制。强网络关系形成的高度信任和认同关系会促成非营利组织合作的形成。
唐桂娟老师接着探讨了非营利组织合作的可持续性问题。在她看来,灾害管理不仅仅是灾后的及时响应和安置,也包括长期的恢复过程。在这样的目标下,非营利组织合作来应对恢复的可持续性就非常重要。她主要从联盟内部因素(组织规模、资源约束、使命特征、运作机制)和情境因素(制度压力)的理论视角,对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3年芦山地震中出现的17个非营利组织联盟进行了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研究结论显示,没有制度压力和具有正式的基于契约的运行机制是联盟可持续的两个必要条件。最后,唐桂娟老师探讨了合作的全流程中不同环节之间内在的关联逻辑。这样的研究想法来自于对现有研究不足的梳理:对合作的前提、过程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不足、制度因素对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分析不足以及对合作动态过程的分析方法缺失。她以汶川地震中的新家园计划和抗击新冠疫情社会组织协作网络两个长时段的案例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不同的制度环境和起始条件导致了这两个不同时期的联盟治理结构差异,因而在合作过程中采取补充性策略弥补上述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对于非营利组织合作的研究展望,唐桂娟老师希望能够继续在已有的研究发现中进行深入挖掘,特别是期待能够采用新的研究方法予以助力。
最后,董强老师感谢唐桂娟老师对此次讲座的支持,并简要评述了此次讲座内容。唐桂娟老师在非营利组织合作中融入了协作治理、应急管理、网络治理等多维的理论视角,同时基于研究问题创新了研究方法,为这一议题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启发。在问答环节,唐桂娟老师就以下问题进行解答和交流:在应急和常规环境下,非营利组织合作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怎样的?合作治理、网络治理的研究趋势是怎样的?合作过程如何管理?打破常规的合作应该如何在恢复常态后确保持续?
【图文/顾瑞睿 编辑/杜丽娟 审校/孔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