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02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近期召开,会议对2025年农业农村发展重点予以部署,习近平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持续提高农民收入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这对低收入群体、欠发达地区尤为重要。目前,务工收入虽在农民收入结构中占比很高,但通过产业发展提高经营性收入占比的增长空间很大,同时也能实现就近就地务工,缓解国内外形势带来的压力。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就要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完善联农带农机制。
加大资金投入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继续维持衔接资金的投入力度,重点聚焦于区域特色产业规划、产业园区建设、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信息平台建设、生产性和市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等领域;适当放宽衔接资金使用范围与比例限制,补齐必要的产业发展短板;加强跨区域统筹规划产业发展。
重视龙头企业培育、品牌打造,延链补链强化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充分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将产业环节做强做精做深,吸引农户、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加入,形成多种经营主体参与的产业链体系;鼓励和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建立自己的市场营销体系,提高产品的市场曝光度,提升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积极培育三产融合的农业全产业链,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乡村制造业、乡村休闲旅游业等,拓展农业产业多种功能,做好“土特产”文章,提高产业增值增效空间。
强化农业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吸引外来人才、培育当地人才。拓宽乡村产业引才渠道,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农业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到农村就业、创业,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面向社会招募符合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积极培育当地人才,加强对现有帮扶产业从业人员的培育,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探索建立“政企校”协作机制。
创新经营组织模式、制定农业生产规程和操作规范,提高农业产业组织化程度。支持企业出资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参股企业,形成共建共享的产业发展共同体,农民合作联社等;制定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规程或操作规范,实现产品生产过程的统一,通过组织模式创新实现生产规模实质性增加,提高产品市场谈判力。鼓励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形式,为农户提供农资供应、技术集成、培训指导、农机作业、冷链物流、市场营销等全方位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强化支持政策和营商环境建设,做好服务型政府。在确保耕地保护任务完成的前提下,为农业产业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提供支持保障,实现耕地保护与农业产业发展相协同;延续并优化国家对欠发达地区及相应对象的小额信贷支持政策,适当提高贷款额度,适度扩大贷款对象;建设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以产业东西部梯度转移为契机,以适度的优惠政策和更具亲和力的服务环境吸引东部地区尤其是对口支援地区产业适度向重点帮扶县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