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下午,由艺术学院(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承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北京样本”专题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原副司长马盛德、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魏春荣、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康瑞军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非遗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博物馆学会展览推介交流专委会副主任李媛媛、北京文化艺术传承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冬青出席,论坛由艺术学院院长张旗教授主持。
此次论坛作为“2024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专题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艺术家及文化爱好者共襄盛举。论坛以“北京非遗保护”为主题,围绕北京非遗的历史渊源、艺术价值、传承发展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主旨演讲环节,马盛德以中国非遗保护的政策与实践为题,梳理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三大领域,阐述了非遗的基本特性、内涵和外延以及非遗传承发展的基本规律等问题,探索了抢救性、生产性、整体性等多种保护方式、抢救性保护意义。针对目前国内非遗保护出现的“非遗热”“重物质,轻非物质”现象,提出非遗具有政策性、专业性与学术性较强的工作特点,是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的要素,二者需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共识性原则。目前,中国非遗保护成果显著,体现了文化自觉意识觉醒及大国担当。
魏春荣以600年昆曲的当代表达为题,结合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荣庆学堂昆曲表演人才培养》项目,以昆曲《救风尘》《国风》《李佩先生》为例,全方位介绍以昆弋作为标志的北方昆曲艺术的独特魅力,持续培养青年人才,挖掘整理传统剧目和特色剧目,促进昆曲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康瑞军教授以运河音乐研究的三维度为题,分享关于运河音乐研究的三个维度。聚焦京杭大运河的音乐地理分布,探讨其在中国音乐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性。分析了漕运对南北音乐文化流通的推动作用,揭示了运河沿线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通过考察江南丝竹等非遗项目,展现运河音乐文化的运作机制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该研究为深入挖掘运河音乐文化提供了新视角。
圆桌论坛环节,分设两个主题。主题一: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北京案例,由李媛媛主持。来自我校艺术学院的张旗教授、滕雪梅副教授、韩澄教授、杨慧子副教授、朱利峰教授、申文广教授,结合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成果,分享艺术学院(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在挖掘北京非遗特色,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如何集结社会力量,凝练高水平团队,强化人才培养,打出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北京样板”。张冬青在点评中分享了北京文化艺术基金的发展历程,高度肯定了北京联合大学为北京工艺文化传承与发展所作的贡献,强调了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表示通过艺术基金对艺术人才的培养形成了北京传统工艺流程的样本案例,为艺术家、艺术机构、艺术院校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间的多维共建提供了平台。希望能继续实施更多的优质项目,构建传统技艺在当代发展的风向标。主题二:来自南昌大学旅游学院的徐雅雯副教授和来自马来西亚北方大学的耿小娜博士,分别以《澳大利亚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述评》《博物馆数字化技术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基于信息系统成功模式的拓展与延伸》为题,进行交流。
张旗在总结中指出,艺术学院将继续致力于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更多符合时代发展和文化传承需求的新方法、新途径,以及非遗传承在现代社会中所展现的新价值。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能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共同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