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您每天能有多少时间投入在自己的爱好上?我认识这样一位老师,他酷爱音乐,自学成才,执教五十载,兢兢业业从事专业课教育的同时,也在无怨无悔地耕耘于音乐教育。今天,我们十分荣幸地邀请到了这位老师——李闳老师,请他来与大家聊一聊音乐与人生。(视频链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YxMTU1OTY0.html)
李闳个人简介:1942年2月20日出生于北京市,1964年7月毕业于郑州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同年8月分配至北京邮电学院(现北京邮电大学)任外语教师至今。除英语教学外,他参与创建北邮学生爱乐合唱团,并一直担任指导教师。
记者:李老师您好!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和喜欢上音乐的?
李闳:对音乐的爱好应该说从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听到音乐心里就起一种反应。我是1942年出生的,在我那个年代,除了所谓的话匣子,也就是无线电,没有其他的任何媒体。我从小无论是听到民乐、京剧还是外来交响乐,这些东西都非常吸引我,我能够一下就安静下来听。具体是哪年哪天,从哪首开始,这个说不清楚,但是从感觉上来说一直是这样。
记者:您也有自己的专业教学,这些工作已经很繁重了,为什么还要坚持做音乐教育?
李闳:今年正好是我教学五十周年。1964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邮电学院,担任外语老师。从那个时候起,我就一直在教学第一线,一直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英语课。所以确实从英语教学工作量上来讲,还是很多的。但是我觉得音乐的教学、学生活动辅导和上课模式不同。二者是可以相互弥补的。这样我就不会觉得在从事一些音乐活动时,有多少负担、有多么的累,但是时间是得花的。
我觉得对于一个人来说,他的学业、职业、爱好,在理想状态下应该是统一的,就是说一个人从事的职业最好和他的爱好是相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感到自己很幸运。我从事的职业英语教学和自己的爱好是一样的,从小就喜欢英语。而音乐对于我来说,已经不仅是爱好,它已经是一种从爱好发展成的学业。所以对我来说,从事的工作既有英语教学又有音乐方面的教学和辅导,这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做起来也就很愉快。
记者:北邮学生爱乐合唱团是什么时候创建的?当时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虑来创建这样一个合唱团的呢?
李闳:爱乐是咱们北邮一个优秀的学生团体。这个团体它有一个特点:从创建以来,中间从来没有间断过,一直坚持到今天。人员从学生团体的角度来讲,一直是很饱满的。不像有的团体有些时候停一停或者有的时候人多一些、人少一些。爱乐始终很稳定,目前爱乐的状况是,校本部和宏福校区各有一部分,每个校区大概都有上百人左右。
这个团的创建是在1987年,北邮建校32周年那年。在八十年代,虽然咱们是工科学校,但是音乐活动还是陆续有一些。比如两个主要的活动:一个是五月份有一个合唱比赛,后来就叫做五月鲜花,这个已经很有名气;还有一个就是秋天搞一些歌手的比赛,像秋之韵、枫叶红,都是当时一些学院创建起来的品牌。当时我们看了这些合唱比赛、歌手比赛之后,觉得同学当中的音乐人才很丰富。我们想能不能把这些同学聚合起来,成立一个合唱团。这样不仅能使这些同学有一个比较大的音乐活动平台,而且是一个经常性的活动平台。不是每年五月份一次、秋天一次,其它时候就无声无息的,而是长年累月能坚持。再者,如果有这么一个合唱团队,对咱们学校和校外的交流,比如参加北京市的大学生合唱比赛,也是很有益的。咱们以前没有这样的团体,临时组建的团队又保证不了质量。所以从这么几个方面考虑,我们觉得成立一个合唱团是挺有意义的事情,当时就把这个事情做起来了,果然吸引了不少学生,基础就打的很好。
爱乐成立的第二年——1988年,我们去参加北京市的大学生合唱比赛——理想之歌,一下子就拿了奖,拿了二等奖。一等奖咱们拿不到是因为上面有北大清华,人家经营多年咱们不好比。但是二等奖咱们一下就拿到一个。
记者:您一直辅导爱乐合唱团,有中断过吗?
李闳:从来没有,一直和同学们在一起,跟同学们的关系也一直很融洽、亲密。我也是合唱团的一个成员,只不过年龄比他们大一些,可能知识和经历比他们更全面一些,但是我对自己还是按照一个合唱团的普通成员来要求,有事情也要向学生团长请假,而且我基本上没有缺勤过。学生一般都是晚上活动,因为住在学校,本部校区的活动参加起来方便一些,自从有了昌平校区和宏福校区以后,这两个校区的学生活动更需要去关注,因为大学一年级学生正是打基础的时候。从2002年昌平校区合唱团,到2004年宏福校区合唱团陆续活动的时候,每次我都要过去。从时间上来讲,确实是比较晚,像宏福,必须在下课之后排练,它是每周二的晚上八点半排到十点半,这样回校本部时间就比较晚了,一般都要坐末班车,到学校也就十二点多了。从2004年到现在,十年风雨无阻,从来没有断过。
记者:跟学生在一起“玩”音乐,请允许我用“玩”这个字,您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
李闳:我觉得对音乐的理解,不要把它看成是一个高不可攀的东西。的确如你所说,它里边有娱乐、玩儿这个因素在,用学生的话来讲就是要唱得很嗨,活动得很有激情,这样是最好的。我觉得主要是通过音乐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心情上的愉悦。和同学们在一块,他们都比我年龄小很多,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的年龄差距越来越大了,但跟他们在一起,由于有音乐的纽带,年龄这个距离就消失了。音乐使我变得年轻,我的感染力也使同学们对音乐能焕发出内心的一种激情来,我们的相处很融洽、很融合。和同学们在一起玩音乐,我不觉得是一种负担,只觉得在一起很嗨很舒服。
记者:在北邮呆了50年,可以说,您是北邮发展的一位见证人,您对于北邮的发展,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
李闳:我刚来北邮的时候是1964年,校门就是两个柱子一样的东西,一个柱子上挂一个牌子。后来校门发展到上面有横梁,横梁上面有很多装饰,规模看上去也越来越宏大。对北邮50年来的发展,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由于学校发展的需要,我们有了很多新的建筑,像是主楼、图书馆、后来的教三以及宿舍楼的全面更新,这些是必要的,也是一眼能看出来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北邮学子对“崇尚奉献,追求卓越”这种精神不断地追求,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的体现。无论是学生,还是在职的教职员工,甚至是我们这些离退休的老同志,大家的想法都是一致的,都想为北邮的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大学,是有大的学术、学问家、优秀的学生。高楼大厦这些东西是比较外在的,有是好事情,但我们追求的不是这些,是学术的高大。北邮有很多有学术造诣的学者,有很多优秀的学子,也有很多勤奋教学的教师,还有很多默默为学校发展服务的人员,北邮精神一直保持着。
记者:您为北邮这样一个工科类为主的院校带来了人文的气息,那么您觉得如何让人文的元素越来越多、越来越广地出现在北邮校园中呢?
李闳:为北邮带来人文气息不是我一个人能做到的事情,是同样从事这项工作的老师和学生在一起共同努力,才使我们学校的人文气息越来越浓。刚来北邮的时候,我觉得北邮真是纯工科学校,和我当年的文科学校感觉是非常不一样的。我觉得大学阶段的教育,固然有专业区分这一方面,但更重要是在小学中学的基础教育阶段过后,将大学阶段变成一个多维度的、使学生人格等方面都能全面成长的阶段。
我们都知道老一辈的自然科学家,在人文方面有很多爱好,甚至建树。在自然科学发展初期,并没有太多专业学科细分。比如牛顿、达芬奇,你说他们是什么家?他们什么都涉及。后来由于社会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虽然带来了某一方面的精专,但也使得整体知识结构成长不均衡。所以人文气氛还是学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有义务也有充分理由把它做好。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北邮的人文气氛已经越来越浓厚。每年看合唱比赛、歌手比赛等学生活动,表面看来是学生活动,但实际上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文化平台,让学生知道不光要在知识上不断提升,情商也需要建设。
记者:您对北邮目前的音乐氛围、甚至是人文氛围,有什么样的看法和建议呢?
李闳:我觉得这和社会大环境还是有关系的,举个例子来说,歌手比赛,80年代就有。在80年代的社会大环境下,参加比赛的同学演唱的歌曲类型是比较多样的,有流行、民族、美声。到后来风格就越来越集中到流行、通俗上面去。
现在的歌手比赛,从歌曲风格来看比较单一。通俗歌曲很有特色,乐感很强、技巧很多,让人听起来有亲切的感觉,但精神内涵范围比较小。如果同学们能继续过去的传统,风格多样,人文精神的培养就能更丰富一些。在学校里,我们应该一起努力,使这样的局面有所改善,让更多风格的音乐品种能展现出来,使同学们的文化素养有所提升。音乐就像营养品,让大家成长更健康。我不是说流行歌不好,而是让同学们接触更多音乐风格,让同学们知道在音乐百花园中,有多种多样的花朵供同学们采摘欣赏。
记者:明年是北邮建校六十周年,您有什么样的祝福送给北邮?
李闳:除了北邮的精神——崇尚奉献、追求卓越,希望我们一代一代人像火炬接力一样,举着北邮的精神奋勇前进,朝着新的目标,朝着未来的光辉前景,每个人踏踏实实做出自己的努力,有一份热,发一份光。
当今的社会是有些浮躁而喧嚣的,人们总是脚步匆匆地去追求自己内心的欲望,而不自觉地忽略掉了生活中的一些美好。李闳老师用最朴素的方式,回答了生活中最为深奥的问题:有比爱情更坚固的情感,有比事业更宏伟的殿堂,五十载光阴,青丝转成白发,不变的是对音乐的爱。他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人生,身体力行着“崇尚奉献,追求卓越”的北邮精神,50年的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音乐与人生如此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