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小妹 刘婧)近日,微博上一段教授在大学课堂吸烟的视频引发了网友热议。北京青年报记者通过网传视频看到,在中国传媒大学教室的讲台上,一位老师正在手持香烟、坐着给学生们讲课。据爆料网友称,该教授在课堂上说教室吸烟区以讲台桌为界限,吸烟能激发灵感。目前,涉事教授在网上已致歉回应。市控烟协会昨日就此事发声,对老师道歉态度表示欢迎,希望履行诺言尽早戒烟。此外,卫生监督部门已介入调查此事,将会进一步调查取证。
北青报记者从中国传媒大学获悉,这位教授名为王猛,是中国传媒大学某学院请来的兼职教授。12月10日下午,学校对这件事作出了官方回应。学校称,王某的行为违反了《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相关规定,有违师德。学校对此高度重视,严肃处理。王某已通过其个人微博发表致歉,并主动提出辞去兼职教授。同时,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格课堂管理,感谢广大同学及社会各界对学校工作的监督与批评。北青报记者注意到,王猛也在微博发出了致歉声明,他表示,“公众场合抽烟是不对的,我在课堂上抽烟更是不对的。我没有顾忌到同学们的感受,没有考虑到被动吸二手烟可能会给同学们造成影响。”王猛在微博中称,向同学们、向大家表示诚挚道歉,并决定痛下决心戒烟,从“抽烟不讲课、讲课不抽烟”做起。
该校学生在接受采访时,有的对教授的吸烟行为表示理解,他们认为老师平时的工作压力比较大,吸烟提提神也情有可原。但也有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在课堂上吸二手烟”。事发之后,引起了诸多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为人师表、行为世范,不应该在讲台上公开教同学们吸烟。也有网友认为,在公共场合吸烟已经是被国家明令禁止行为,更何况这位教师把烟带到了讲台上,其行为实在不妥。
昨日,北京市控制吸烟协会就此事发声。市控烟协会表示,大学是传播科学理念、价值观和知识的讲堂,大学老师在课堂上吸烟,传播的不仅仅是二手烟,更是对青年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不良引导。这既是有违师德的一种表现,更是向法律行为的一种挑战。但是我们对老师道歉的态度表示欢迎,也希望这位老师能够履行诺言,尽早戒烟。同时,对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格课堂管理和监督”表示赞赏。
同时,市控烟协会认为,这次事件是社会共治的一次成功案例,也是《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社会共治理念深入人心的体现。北京“控烟一张图”是利用微信新媒体来取证违法吸烟行为的一种投诉方法,为群众提供了维权新方式。只要敢于发声,就是对无烟北京建设的贡献,市控烟协会将持续关注本次事件的发展。
北青报记者从市卫生与计划生育监督所了解到,对于大家关注的“老师上课吸烟”一事,卫监部门将会进一步调查取证并依法进行处理。市卫监所表示,根据《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将控制吸烟工作纳入本单位日常管理,制止违法行为和不文明吸烟行为。
相关新闻
违法吸烟投诉入冬后大幅上升
入冬以来控烟投诉已达4000余件、6个写字楼屡次被“曝光”仍不整改、首次有写字楼被投诉超百次……昨日,北京市控制吸烟协会第九次发布控烟报告。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今年10月1日至11月30日进入冬季以来,“无烟北京”微信公众平台接群众对公共场所违法吸烟的投诉举报大幅上升至4004件,比8月至9月(2265件)增加了1739件,平均每天接报65件。
据悉,投诉违法行为主要是场所内有人吸烟,占总投诉量一半以上。此外,投诉主要集中在场所无明显的禁烟标识、场所内吸烟者无人劝阻、场所提供有烟具等。投诉最多的五个行政区是:朝阳1238件;海淀795件;丰台311件;东城254件;西城232件。按城市区域人口投诉率计算:东城2/万;朝阳2/万;海淀2/万;西城1/万;丰台1/万。值得一提的是,6个写字楼屡次问鼎曝光榜单。市控烟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无人管理的违法吸烟单位都是屡次问鼎曝光榜单的几个单位:中检大厦、金隅嘉品、城投大厦、未来时大厦、世茂大厦、银河SOHO和皇城国际中心。
此外,首次出现了被投诉超百次的写字楼。中检大厦位于朝阳区西坝河东里,该单位是第四次因违法吸烟管理不善而被曝光的大型写字楼。据统计,该单位是通报控烟信息以来,首次投诉超过百次的单位,到目前为止累计被投诉136次,而且逐月上升。
控烟志愿者对中检大厦进行巡视宣传控烟时,相关人员极不配合而且态度蛮横。市控烟协会在此呼吁中检大厦管理者从维护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出发,真正承担起控制违法吸烟的管理职责。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针对控烟工作调查取证难以及投诉巡查信息无法及时处理等迫切需求,市控烟协会与科研单位共同研发的高灵敏控烟探测仪是一种烟草烟雾专用测试仪器,设备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测试灵敏度高、操作方便等特点,可用于学校、医院、会议室、办公室、超市、网吧、休闲场所等大型公共场所烟草烟雾的检测与判断。
据了解,市控烟协会组织志愿者在北京市200多个控烟场所开展了现场烟雾浓度取证以及投诉巡查数据智能化处理,共获取500余条测试数据,基本满足现场控烟巡查与检测。
文/本报记者 张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