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友总会微信公众号

  • “北邮人”小程序

  • 教育基金会微信公众号

2014年度北京移动奖教金获奖者简介

发布时间:2015-03-01 00:00:00

陈凤姑

陈凤姑,女,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中心教师,在北京邮电大学从事教学工作27年,主要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课程。陈凤姑热爱教学工作,认真钻研业务,关心爱护同学,主持和参与过多项学校教改项目,公开发表了数十篇专业和教改论文,获得过北京高等教育学会优秀教学奖和北京邮电大学师德标兵等称号,所授课程在历年学校教务处组织的课堂教学学生网上教学评估中均得到较高评价,在2011-2013聘期考核中连续两年排名全校15%以内,全院第1和第3名。

房鸣

⒈从教以来将人的培养始终作为最高追求

从教以来,房鸣老师在其所有课程的执教过程中始终贯穿的是教育的最高宗旨不仅仅是人才培养,更重要的是人的培养。在课堂教学的知识传授过程中,适时的加入与知识相关联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体系,启发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尝试,使学生逐步学会到由一个知识点带动一个逻辑思维体系的辩析论思维方式。此种教学特点受到了选课学生的高度评价,房鸣老师任教的所有课程质量都受到学生的高度好评。以房老师主讲的研究生课程“面向对象技术与C++编程”为例,每年的选课人数高达700人以上,占了全校一个年级研究生人数的近一半。很多学生因不能没有在网络抢到选课资格而多次向房老师本人和研究生院质询。2012年更有学生直接向校长写邮件,呼吁让学校有更多如同房老师授课质量的优质教育资源呈现给学生。修过房老师本科课程的学生在进入高年级学习阶段后在北邮人论坛上提到了房老师在一年级的课程中表达的一些观点,表示此时终于理解其深邃的哲理。

房鸣老师作为学校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集训队的总教练,除了进行知识和技术的指导以外,更将这批从全校遴选出来精英学生的人品的培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予以对待。在训练过程中曾出现过少数学生通过网络搜索模板、粘代码等不端行为导致成绩数据不真实的情况,房老师让学生自己向学弟学妹讲述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和劝慰。整个集训队的上下训练过程长期在没有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都能自觉的从难、从严、从实战的要求去进行。由此培养出了一批不仅具有高超算法与编码能力的顶尖高手,而且这些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较之其他学生要更加成熟、稳健和丰富。每年都有毕业的前集训队学生回校看望房老师和集训队的学弟学妹,这个现象实属少见。

⒉14年的实验中心管理带来显著的成效

房鸣老师自2001年起担任计算机学院实验中心主任。14年来刻恪尽职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态度管理实验室的建设和日常的运行事务。2007到2008年,房老师作为下一代网络实践教学平台修购专项的主要建设实施成员,为将计算机学院的国家级科研成果在两年内转化为实践教学的实施体系做出了突出贡献。2009年房鸣老师作为“基于下一代网络的创新型实践教学平台的与实践”的重要参加成员先后获得北京市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

在房老师的带领下,实验中心从2001年开始使用开放运行模式,全年除了国家法定休假日和寒假期间以外的时间都设定为开放运行时间,使得不变的实验室资源的有效使用时间扩大了一倍以上。2006年开始建设了实验中心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教师可以借助该系统自主安排实验和实践教学,极大缓解了过去计算机学院实验教学资源极度紧张的局面,受到任课教师的高度评价。为了维系开放运行的模式,房老师冲破重重阻力,与学校相关部门协调管理政策并使用实验教学资源开放而出现的剩余资源提供社会服务而带来的部分收益,同时争取了学院给予的一定程度的人员经费支持,解决了实验室开放运行模式所必需伴随的值班人员的用人体制问题,还为社会提供了三个就业机会。在2004和2012年实验中心两度被学校评为先进集体,房老师本人还被评为先进个人。

⒊指导与管理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呈现了优异成效

房鸣老师自2001年起担任学校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的总教练,13年来兢兢业业,以诲人不倦的师德指导每一位学生解决在训练中遇到的问题。每年的暑期集训,房老师牺牲大量休息时间,带领学生刻苦训练。自2008年开始我校学生在30场亚洲区域赛中累计夺得17金、33银、38铜,五度入围世界总决赛,并在2010年世界总决赛中获得第14名世界排名的优异成绩,为学校赢得良好的国际影响。房老师由此在2009和2012年两次获得校级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的称号。

同时作为分管计算机学院本科学生创新实践训练项目管理的负责人,房老师要逐个过问每个项目的立项、运行和研究情况,指导学生学会多元思维构想问题的解决思路。在其过程中,给予了学生群体以丰富的开创性逻辑思维方法的指导,受到参项学生的高度评价。自2007年以来已五次获得学校颁发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项目优秀指导教师的称号。房老师还作为学校创新实践活动的主要参与人,协助学校开展每年举办的大学生创新成果展示会,联系大量社会资源支持创新实践活动。2014年房老师作为< 构建“四位一体”的创新实践教育机制,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教学改革项目的第四排名人获得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这也是在五年中,房老师获得的第二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房老师还同时兼管诸如IBM、微软、百度、腾讯的学生俱乐部的管理工作,同时还开展了与这些著名国内外信息企业的合作,获得其提供的多种形式的资源支持,2011年成功承办了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北京站的赛事活动,还多次带领学生参加这些企业的开放日,参与学生奖学金的联合评审,引入校企合作项目的联合课题研究。为此,房鸣老师曾获得IBM公司在2010年和2012年颁发的优秀合作支持奖并获得教育部-IBM高校合作项目优秀教师奖教金,自2010起连续被聘为百度之星大赛专家评委。因协助百度公司联系多所北京市高校联合解算了过去10年百度之星大赛的题目,在2014年还获得百度颁发的特别贡献奖。

纪阳

纪阳老师率先开创了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和教育体系。采用产业专家和青年创业校友进入课堂与学生互动的模式,全校公选课互联网产业与创业与移动互联网创意与创业贯穿春秋两个学期,教学效果获得了学生的好评和认可,也有良好的社会影响力。主要介绍移动应用产品设计、产业链组成、校友创业经历、投资经验分享等。这门课打开了学生的视野,对于学生成长很有帮助。很多同学摆脱了迷惘懵懂的状态,找到了成长的方向,部分学生甚至连续多个学期听课。推动微信公号“北邮校友”和“创业时代”,传播记录创业故事,感悟分享创业精神,推动建立创业实训基地,培育多支成功的大学生创业团队。推动创业教育研究,承担教育部创业指导教师指导专家,并与Aalto大学、剑桥大学以及硅谷孵化器建立国际合作。在创业教育在高校领域的实践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刘成群

刘成群于2005年2月提前进入民族教育学院任教,如今整整十年了。这十年来,一直兢兢业业,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无任何教学事故。在课下,充分备课,在课堂上,注重教法,声情并茂,讲课以引导学生独立判断和独立思考为主,赢得学生们的一致好评。每当下课,都能赢得学生们热情的鼓掌。

刘成群热爱教学,在教学中十分忘我,2014年春夏之交,腿摔成骨裂,打了石膏,拄上双拐。但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刘成群所带的周16课时无一次迟到,无一次旷课调课。拄拐板书的背景多次被同学拍下传至微信、微博。

刘成群注意践行契约精神。虽然承担的工作量十分大(每年都承担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古典文学》(1学期,共4个学分)、《现当代文学》(1学期,共4个学分)、《中国思想史》(1学期,2学分)、《西方哲学史》(1学期,2学分)、《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变迁》课程(1学期,2学分),5年以来,平均工作量16学时/周,512学时/学年),但绝不因为课程繁重就工作马虎,麻皮大意。本人注重教学效果,每门课程都追求自己的心得,每门课程也均发表过数篇CSSCI论文。在新浪的实名制微博上,键入“刘成群”可以搜集到数十条赞誉刘成群教学效果的评语(见附件)。

刘成群曾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一项(11CZS023),在国内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CSSCI 14篇,北大核心6篇,其他期刊10余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3篇。编定教材50万字及文学专著一部。

在教学改革上勇于创新,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来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在北京邮电大学青创校长基金的支持下,本人作为第二责任人参与了“研究生基础培训古典文学网络媒体课程建设”(2012XZ0102),这一课题已于2014年6月结题。此课题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接受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本人认真教书育人,所获教学奖和证书如下:

2014年,获北京邮电大学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14年,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年度工作考核中院级优秀。

2013年,获民族教育学院第三届教学比赛二等奖。

2012年,获北京邮电大学“青年骨干教师扶持计划”首批扶持教师。

2011年,北京邮电大学“教职工与学子牵手”标兵荣誉称号。

2010年,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年度工作考核中院级优秀。

卢志鸿

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负责人、三级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3-2017)、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12~);曾获第五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2006)、部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993)等个人荣誉。

近十年教学成果三次荣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两项二等奖,一项一等奖)、六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的《大学英语》课程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带领的团队被评为2008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编著、拍摄并制作的立体化教材荣获北京市精品教材奖(2006)及“第七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二等奖(2003)。

教育经历

1985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外语系,1994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研究所许国璋和刘润清教授主持的“应用语言学研究生班”;1999-2000年期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国际语言学界知名教授Andrew D. Cohen名下作访问学者。

教学经历

北邮从教28年来,从未间断本科教学一线,主要从事大学英语及研究生的教学、研究及课程建设;是我校最早尝试将多媒体手段运用于语言课堂的教学实践(2000),始于2000年的远程英语COD(Course on Demand)教学是我国最早的大学英语网络授课课程,2000—2002期间连续录制了《大学英语》五册教材的全部授课内容,共计200小时左右,该点播课程曾多年服务于我校远程英语教学。

近五年主讲课程如下:

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基础课:综合英语I-V(基础阶段)、情景英语视听说(较高阶段)

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位课程:语言测试、社会语言学

本科授课学生评教均在95分以上,所教多名本科学生曾获各类全国英语竞赛奖;指导的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曾获校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奖,指导的硕士研究生曾获国家奖学金以及北邮研究生论坛“学术之星”等。

【教材论文】出版的英语教材及教辅书20多部,其中,撰写、拍摄并制作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2003-2004)为我国最早的自编英语视听说立体化教材;2006年出版的《英语视听说教程》为首批“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两套教材均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使用面均覆盖全国27个省市地区上百所高校,印册均超过13次。近十年共发表31篇学术论文,其中22篇为教学研究论文,一篇曾获2002年全国论文大赛二等奖;一半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

【学术活动】在国内外本学科领域重要学术会议发言近50次,包括欧洲、北美和亚洲一些主流国家举办的本学科领域权威学术会议,与国际同行知名学者进行广泛交流,多次发言引起与会同行的关注和浓厚兴趣,曾受越南教育部2020外语教学计划项目邀请,为越南高校英语教师做题为“中国的外语教学”的学术讲座;曾于2000年在美国访学期间协助Loren Steele先生创办了美国“Friends of China”(FOC)协会,并在2000-2008期间的暑期八次受邀返回明尼苏达州,对FOC派往中国任教的美国教师进行有关中国语言与文化的前期培训。

【科研项目】主持了校级以上科研项目20多项,大部分为教学研究及教改项目,其中,北京市两项,教育部5项,包括“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多媒体英语语言技能训练系统”、“基于网络的英语视听说教学多维评估体系研究”,与北外、政法、人大、首经贸跨校联合项目,以及和美国名校达特茅斯“中美网络实时视频互动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合作项目等。此外,在1995-1998连续四年期间还参加了由刘润清教授主持的国家人事部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英语等级考试大纲的编写与命题项目。

应娅舒

应娅舒教授曾任北京邮电大学语言学院院长、国际学院院长、“北京邮电大学与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学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负责人。现任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教学督导专家组组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邮电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应娅舒教授多年来一直工作在教学和管理工作的第一线,忠实履行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中外合作办学这个特定的工作和学习环境里,她带领教职工在对外交往中做到即有礼有节又以我为主;在教学管理和学生教育过程中即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国际型人才的培养,培养学生规范的职业道德理念、得体的与人交往能力、大家风范的人品气质。在教书育人中做出优异成绩和突出贡献,是一位深受广大师生员工赞誉和爱戴的优秀教师。

作为一名教授、导师、院长,身兼数职的应娅舒老师,将关心学生身心健康作为工作的重要部分,在繁忙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仍然每周抽出一个半天的时间,定期约谈学生,这个做法已经在学院形成工作惯例。许多学生正是经过应老师的指点,走出了学业、生活或情感方面的困境。更多的学生从中汲取了力量和信心,取得优异的成绩。她也因此与许多学生和家长结下了友谊。

她又是一名探索者。2004年,应娅舒教授接受学校任命,担任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院长,作为中英联合培养项目中方负责人,开始了北京邮电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的探索。探索过程中,她带领学院秉承质量至上的原则,融合两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建立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机制,培养国际社会认可的优秀人才。探索取得了成效,北邮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多次顺利通过了中国教育部和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学会(QAA)、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的各项教学和专业认证评估。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创办中外合作办学品牌项目,是国际学院的工作目标,应娅舒教授为这个目标的实现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毕业生平均近85%的读研率和连年100%的就业率更是合作办学项目向学校、向社会交出的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院长应娅舒教授也因创建和领导国际学院而获得了北京邮电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同时也获得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荣誉院士”这一最高荣誉。

张洪欣

张洪欣同志为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院研究生质量管理委员会主任,本科生创新基地骨干教师。多年来担任光电中心主任、并负责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建设工作。他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带头学习提高、服务师生、争创佳绩、遵纪守法、弘扬正气,结合科研经验积极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在教书育人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他践行“事业性思维”,将教书育人贯穿于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中,带领了一支成绩显著的本科生创新团队和研究生团队,指导本科生发表SCI、EI等检索的论文近20篇,指导本科生获得省部级奖励多项。指导研究生发表SCI、EI检索论文百余篇,并获得多个奖项;积极推动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发展,发展出新的研究方向,并形成专业特色。

1. 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和组织工作

张洪欣同志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十八大精神。他带头遵纪守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觉地维护党的形象。作为中心主任,自觉坚定理想信念,模范履行党章规定的义务,为人师表,抓师德教育,恪守职业道德。

作为中心主任,张老师认真开展教研活动,力争解决教师在教学和生活中的困难。他带动中心教师主动承担困难,从不把困难往外推。他坚持常年听课,了解中心教师的教学情况,指导年青教师在教学中学习提高。

在工作和生活中带头弘扬“正能量”,带领中心老师争创佳绩,为实现“中国梦”尽力尽责。在中心提出开展“讲好一门课、做好一个科研项目、写好一篇文章、帮助一个学生、为和谐校园建设出一份力、为社会奉献一点爱心”的活动,并被学院推广。曾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称号。

2. 认真教学育人,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大力开展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

张洪欣老师一直踏踏实实地工作,带头服务师生。在教学中传播“正能量”,严格要求学生,关心爱护学生,通过生动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他治学态度严谨,结合自己的科研过程和科研经验,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张老师每学年讲授本科课程2门,研究生课程3门。10年来指导指导本科毕业设计50多名。作为骨干力量制定了我校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他抽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想情况,尤其是针对在学习和生活中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增强信心,处理好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2007年级一名学生,因为纪律问题退学,后又考入我校,入学后思想有压力,张洪欣老师积极对他辅导,并指导毕业设计,最后毕业论文成绩达到优秀,并指导这名学生在2014年获得专业硕士学位;2008年有一名学生,每到考试就晕头转向,出现了考试综合症,因而失去了学习信心。张老师及时发现了他思想中的问题,帮助指导他学习,并主动带他做毕业设计,该生进步很大,已经顺利毕业。

张老师尤其注意结合科研经验积极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改革,诱导本科生的科研兴趣,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科研创新能力。他结合北邮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等本科专业的特点,将前沿科技成就、研究动态及热点问题等引入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探索并以合适的研究命题作为切入点,因材施教,指导优秀本科生从事科学研究活动,并承担部分科研任务,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张洪欣老师在指导2006-2014届本科毕设设计时,学生每年都有SCI、EI检索等高水平的论文输出。他指导的本科生论文连续4年被评为优秀论文,多名学生被评为优秀毕业生。自2008年以来,他指导本科生国家级创新课题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市级项目1项;指导本科生发表SCI检索论文11篇,EI检索论文5篇。他获得优秀本科生论文指导教师奖5项;并在2011年获得北邮大学生创新实践工作突出贡献指导教师奖1项;北邮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第一作者);“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与改革研究教学成果奖1项(第四作者);2010年北京邮电大学“十大”育人标兵。

2009年指导本科生获得“挑战杯”第五届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三等奖1项,“挑战杯”第四届北京创新发明奖优秀奖1项。

在讲授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本科生课程的时候,融入左手材料的基本理论及发展应用情况,然后以此为切入点,指导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并吸收本科生进入实验室,指导本科生发表了10多篇SCI检索的论文,获得多项奖项,取得了明显效果,做出了成功探索。在教学中,探索教学规律,攻克教学难点,例如,针对电磁场边界条件问题,提出了“基于场量性质的边界条件” 教学法;针对极化波,提出了“追赶法”并用于电磁波极化性质的判断,使得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张洪欣老师主持和参加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改项目2项,结合教学经验,编著了《电磁场与电磁波》、《物理光学》、《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学习与考研指导》等教材3部、主审教材1部。

他还积极参加本科招生宣传,并在2014年获得优秀组奖励。

3. 积极参与研究生培养工作

近年来,张洪欣老师开设研究生课程3门,指导硕士生57名,博士生6名,博士后2名,指导进修教师2名。指导研究生发表SCI检索论文12篇,EI检索论文82篇。

他指导研究生获得2014年 “华为杯”第九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1项;指导研究生在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上获得优秀学术论文6篇,院学术之星2人;指导研究生获得北京邮电大学学术论坛优秀论文1篇;指导研究生负责申请重点实验室项目1项;负责“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科建设,制定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参加研究生招生宣传。

4.努力进行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

张洪欣老师以信息和通信技术为背景,积极推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交叉学科的发展,发展出通信工程电磁生物效应与安全电磁环境、超分辨率医学影像学、电磁辐射信息安全、远程医疗与宽带无线接入等研究方向。在科研工作中,他开拓创新,勇于探索,注重新理论、新技术的应用。获得优秀期刊论文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等5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主持科研项目16项,参加并主研项目15项。近年来,光电中心的老师每人都有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屡创新高。

在张洪欣等同志的努力下,生物医学实验室与美国奥克拉荷马大学、德国亥母赫兹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空军总医院等单位有着良好的国际国内合作关系;带领老师每年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多次,他作为北京电子电器协会电磁兼容分会委员,中华医学预防会自由基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通信学会电磁兼容分会委员,IET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DSP应用专家委员会委员等,每年组织或者协助组织、筹办全国性的学术会议1次以上,参加国内外会议3次。

他作为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议专家,每年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博士论文评审与评议。

周慧玲

周慧玲,工学博士。自1993年开始在北京邮电大学的教学生涯,坚持着“用爱传播知识、用真诚对待学生、用责任鞭策自己”的原则,在教学中与学生相互成长。近年来,主讲了本科生《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路课程设计》及研究生《嵌入式系统与机电控制》等课程,获得学生很好的评价。

10年来指导自动化学院的62个队参加全国及北京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2次,全国二等奖5次,北京市一等奖21次,总获奖率超过90%,曾获北京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优秀辅导教师奖。2013年指导研究生获得“ABB公司大学生创新大赛”二等奖。指导本科毕业设计,4次获得学校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1次获得美国国家仪器公司二等奖。指导国家级、北京市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多次获得学校“优秀指导教师”奖。以第一作者出版教材《电工基础》、《电子线路》,第二作者编写出版教材《电路分析》、《电路分析指导书》。作为主研人,完成北京市教改项目1项,承担北京市教改项目1项,教级教改项目2项;作为负责人完成校级教改项目2项。曾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排名第3),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次(排名第2)。

自2011年担任学校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主任以来,为打造出在国内高校颇具影响的“空间激发灵感,场所感召人文”的创新生态软件硬件环境,做出了自己一定的贡献。

朱洪波

朱洪波老师是北邮辛勤耕耘在教学一线并将教书育人融入血液的典型代表。寒来暑往、世事变迁,朱老师不图名,不为利,坚守着自己的信条:带好学生上好课。以下是朱老师自我陈述。

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清楚地知道:一名好的教师首要职责就是教书育人。近五年来我主要承担“力学”、“大学物理实验”和“高等量子力学”的教学工作,年平均纯教学当量达到20以上。对于一所理工科见长的大学而言,这些课程是学生们日后专业研究发展的知识基础,在多数人轻教学重科研,轻责任重名利的环境下,我一直秉承“课大于天”的信念,殚精竭虑备好课,将自己的绝大部分时间、精力和心血献给了一批批求知若渴的学生,并不断根据学生特点、社会需要调整教学方法精益求精。例如,在理学院刚开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时,我就承担起了大一新生的导师工作,加强与学生多种形式的沟通交流。我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把自己认真负责、求实严谨、不畏困难的人生态度传递给学生们。

自2001年以来,我一直担任应用物理专业本科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力学”的任课教师。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跟上讲课思路,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我一直坚持采取粉笔板书的授课方式,注重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坚持亲自批改学生的作业和试卷,注重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全面了解;坚持用热忱、耐心和宽广的知识面对学生的疑惑,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引导。十多年来,我的这门力学课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得到了同行的充分肯定,在本科教学评估中得到听课专家的高度评价。在学生评教活动中,2012年院内排名第五,2013年院内排名第二,学校排名第十七。

我本人是物理实验课程的负责小组成员,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们的反馈,在教材编写、新实验引进、教学模式及考试方式的改进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北京市物理实验竞赛,连续5年担任北邮物理实验竞赛主要评委。作为理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连续多年参与新培养方案的调研和教学大纲的修订;连续多年担任院青年教师观摩比赛的评委;2014年荣获北邮“师德标兵”荣誉称号。

“一支独放不是春”,我连续多年担任新入职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坚持努力用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帮助年青人提高教学基本功,提升大家对基础教学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我期望以自己的职业操守去感染、影响更多的人,为理学院的教学工作呕心沥血。

联系我们

电话:010-62283278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 10 号

邮箱:buptef@bupt.edu.cn

邮编: 100876

校友总会微信公众号

“北邮人”小程序

教育基金会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北京邮电大学教育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