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晚,第四十四期金声玉振文化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教二108圆满结束。本次论坛由原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现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主讲,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林分份担任主持嘉宾。
在当天的讲座开始之前,林分份对孙院长的到来表示了感谢,对受邀担任主持嘉宾表示荣幸,他希望同学们能从孙院长的讲座中了解到一个不一样的民国,了解到当时民间文人社团的独特作用。
此次孙郁老师携新书《在民国》莅临师大,以鲁迅在民国的活动为线索,向同学们展示了民国时期民间团体在文学、历史、考古、建筑等各个方面对推动中国文化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并对当下大学专业开设过于单薄、民国学风不再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反思。
讲座开始,孙老师即指出,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在推动文化普及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胡适留美回国之后,提倡公共藏书楼,让民众众能够近距离接触各类书籍,对民国时期的人才辈出现象的影响不可谓不大。此外,由知识分子筹办的各类报纸杂志,对中国民众真正起到了“启蒙”作用: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等创《时务报》,领维新运动之潮流;冯紫珊、梁启超等出《新民丛报》,集中宣传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君主立宪思想;而对现代中国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开启了新文化运动的《新青年》,知识分子的不懈努力让“民主”“科学”真正印记在近代历史上。
在谈到文化传承与学术新领域的探究时,孙郁强调了民间团体的巨大作用。他指出,民国期间很多社会事务都是民间社团来做的,民间组织的社会作用非常大。例如今天研究古代文学和古代文明是都离不开考古学,而当时很多考古行动都是民间组织的。如三星堆文化、红山文化等,都是知识分子先重视、呼吁,而后政府才开始注意的。启功先生回忆录里也提到,年轻时经常到故宫看画展,学画学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很多民间活动培养了大批人才,使得青年们有了更多平等交流、学习的机会。而在在文物修复方面,民间组织也自发保护北京的文物。如梁思成的二环内保留老北京的方案,当初也是在民间组织北平文物调查委员会的支持下提出的。
作为鲁迅和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长期研究者,孙郁老师着重讲述了鲁迅对新一代人才的提携和作为文人的名士风范。鲁迅在青年队伍里培养了一批人,如其字很受启功先生推崇的台静农,他一开始写出的作品形象就是模仿鲁迅《阿Q正传》中孔乙己等人物的形象描写出的,后来在鲁迅的影响下走向了文学道路。他一生在六朝的语境里,身上的六朝气其实是鲁迅精神的延续,即使虽不再搞新文化运动,却也成为了著名的学者;再例如鲁迅建议陈万里写日记,把考古经历记录下来,这才有了《西行日记》。
在与名家的交流方面与自身风度方面,孙郁提到,鲁迅除了跟未名社有交往外,还跟语丝社有密切联系。语丝的特点为“任意而谈,无所顾忌”,像钱玄同、刘半农等人,在《语丝》上发表文章,不愿自称学者,而自称“学匪”,鲁迅先生亦给书屋取名绿林书屋,尽显名士风流。最为珍贵的是,语丝社的人敢于跟当时的当权者叫板,既有学究气,又有时风,是民国时期文人的典范。而鲁迅能够做到把私人形象和公众形象分开,这是今天很多学者所缺失的;他思想超前,表达深邃,虽然很多想法貌似很多人都表达过,但是他的表达总是别具一格:诗意满满、维度丰富,风趣且带有哲思。
而谈到民间组织在当代的变化发展时,孙教授不无遗憾地指出,在民国时期用于承担历史责任、用于发声的民间组织正在渐渐消失。如曾经的民间组织文物研究处,在崇文、宣武、西城几区调查了998座庙宇以供研究,可现在已经没有专门机构研究了,庙宇群也不剩几个了;再例如最近习总书记提出京津冀一体化,但是国务院拿不出方案,全国征集也没有找到合适的计划。这是因为曾经在国家建设上起到重要作用的民间组织已消失不见,人才的培养出现问题,“民智”的传统正在渐渐凋落。
谈到大学的人才培养,孙教授认为,知识体系的不综合导致大学培养不出像样的人才。现在的大学生都浑浑噩噩于慵懒生活,在大学生涯中没有时间读书,也没有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有为社会服务的冲动。他希望老一辈作家能够从民间发现人才,大学亦要改变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中国的文化能发展起来,有不同的色调和声音,恢复我们本来的文化生态,成为人类文化社会中不可多得的存在。
在最后的答听者问环节中,孙教授就新鸳鸯蝴蝶派、新左派、当代中国与民国区别、大众文化、精英文化等问题作出了精彩回答,给在场的听众带来了新的文学思考角度。
作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会倾力打造的系列活动,金声玉振文化论坛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跨度极大、精彩纷呈的文学盛宴。无论是小说、诗歌、散文,亦或是传统经典与中西合并,我们总能在文学大师的讲解中获得不一样的体验,收获全新的文学知识。此次孙郁教授带来的“民间文人社团与‘新民间’讲座”,把我们带回了“中西交汇、古今融合”的民国时期,让人感受到了在乱世时期中国知识分子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他们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勇敢地承担起了传承、发展、延续中国文化的责任,“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圆满地完成了那一代文人的历史使命。这样积极自愿、当仁不让、永不放弃的文人精神与在乱世中恪守的民族气节,值得今人追忆思索,也让我们在安定的生活中对我们应承担的责任有了更明确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