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民间文学研究已一个多世纪了,翻检这些著述,能够过滤出诸多有学术价值的概念。这些概念被制造出来以后,大多数的境遇是被悬置,没有得到有意识地言说和阐释,便无以演绎成学说和思潮。本土概念的空虚是中国民间文学理论难以深化的病灶。概念需要不断地阐释,以构建概念之间的关系图式,这是建立中国特色民间文学话语体系的必由路径。而如何增加概念出现的频度并丰富其内涵又是最值得诉诸于学术实践的关键问题。
——万建中教授
春节的禁忌与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年中最为隆重的节日。民间常把春节叫做“年”, “年”也是时间概念,在古代社会有不同的叫法。据《尔雅》记载:唐虞叫做“载”,是万象更新的意思;夏代叫做“岁”,表示新年一到,春天就来了;商代叫做“祀”,表示四时已尽,该编入史册了;直至周代才开始叫做“年”。“年”字原是“稔”字的初文,是谷熟丰稔的意思,《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中说“五谷皆熟为有年”,所谓“有年”是指农业有收成。甲骨文中的“年”字也是果实丰收的形象,谷禾都是一年一熟,引申一下,“年”就作为岁名了。可见,“年”原是预祝丰收的喜庆日子。早在西周时就出现了一年一度的欢庆农业丰收的活动。后人承袭周代的习俗,为了庆祝丰收和迎接新的一年的生产,就在立春前后的农历正月初一欢聚在一起“过年”了。
春节期间人们会恪守诸多禁忌,这肇始于对“开始”的重视。古人认为春节这一天预兆着全年的吉凶祸福,因而禁忌极多,集中体现了人们趋吉避凶、祈求丰收的心理。《清嘉录》记载:“元旦,俗忌扫地、乞火、汲水并针剪,又禁倾秽、瀽粪。”忌扫地、倒垃圾,是防止走了财气;忌动刀剪针线,是怕遭凶祸。这一天妇女不能出门拜年和回娘家,小孩不准哭,所有人都不许说不吉利的话。据明代《帝京景物略》载,初一五更时不能躺在床上打喷嚏,这会预示一年多病,如实在憋不住,必须赶快爬起来穿上衣服;不能躺在床上聊天;门外有人叫唤不可答应,因为元日清晨在门外呼喊俗谓“呼鬼”;起床后要向长辈、亲友、邻居恭贺新年,说话要讨吉利,忌讳说“丧”“死”“终”“病”“穷”“亏”“触霉头”等字眼。
由于过春节的习俗源远流长,故而许多禁忌早在千年前就已具雏形。隋唐以后,春节娱乐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过春节的时间也延长了,许多有趣的禁忌习俗也发源于此时。拜年时切忌在别人床头贺拜,因为只有病人才卧床不起,受拜于床前大不吉利。元旦日不能以生米蒸饭为炊,所有食品皆须是除夕前做好的熟食,并且不倒水于地,不洒扫庭院。如一定要扫,也不能向外扫,必须向内扫,恐怕把如愿(吉鬼)扫出去。此外,为了求福祈祥,这天不能吃开水淘饭,也不能用汤淘饭,否则不但出门必逢雨,而且注定一年里只有吃稀饭的“穷命”;不准使用锋利的器物,否则会断绝财路仕途,甚至断子绝孙,所以人们往往大年三十就把刀剪等利器藏起来,以免初一一时疏忽触犯了禁忌。
在南方一些地区,民间流传着“井妈照镜”的说法。相传正月初一是井妈梳妆打扮的日子。井妈以一年为一日,初一这天就是她的清晨了。所以每逢初一,井水是禁止汲用的,因为井里的水面就是井妈的镜子,如果搅动了水面,井妈无镜可照,必然生气,在这一年里就不会施恩赐福。
过去,人们平时吃的是蔬菜,很少杀生。为了过大年才宰鸡杀猪,但大年初一忌见血迹。古籍中记载了不少对血禁忌的事情。干宝《搜神记》说:有一个名叫刘宠的人,经常在夜里发现自己的门前有血,时隔不久果真被人杀害了。《史记·夏本纪》说:夏朝的皇帝武乙暴戾无道,用皮革口袋盛满血液挂起来用箭射,称之为“射天”。后来武乙出去打猎,被雷电劈死。从典籍中看,武乙是第一个触犯血的禁忌而遭惩罚的人。民国初年的《中华全国风俗志》也有记载:“除夕,院内竖桅杆,上悬灯笼,谓之天灯。相传昔有九头恶鸟,为二郎神杨戬斩去一头,常年滴血。每至除夕,即出而飞鸣,其血滴于谁家院内,其家必遭祸事。但九头恶鸟一见灯光便远远避去。”杀生必见血,这一故事仍是警诫人们在春节期间应禁止杀生。
与年初一不同,除夕可以杀羊,悬羊头于门。还要“磔鸡”禳除恶气,但一到大年初一就绝不能再杀鸡了。《荆楚岁时记》记载:每逢元旦,在纸帖上画一只鸡贴于门上,把索苇悬于画鸡之上,桃符插于纸帖两旁,“百鬼畏之”。鸡变得同门神一样重要。当时的人们认为,正月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狗日、三日为猪日、四日为羊日、五日为牛日、六日为马日、七日为人日。正月一日既是鸡日,怎能杀鸡呢?
在我国许多地方,大年初一不但不能杀生,还须放生,其来源有两种依据:据《孔丛子》记载,邯郸人在元旦曾献一雀给赵王,并在雀身上缀以五彩丝线。赵王大喜,但有大臣劝说赵王放飞以示不伤生灵,赵王依言在正月初一放了雀。人们把他后来的成功与此附会起来,认为唯有行善方能有为,于是衍为一俗。另一说法是《三齐略记》中记载的一个传说:项羽追刘邦时刘邦避于井中,两只斑鸠落在井口上。项羽追来时有人告诉他井中有人,项羽却说:“井中有人,鸠不集。”刘邦因此幸免于难。所以在汉代正旦日要放生斑鸠等鸟雀,汉成帝还专门下了一道诏令:“除正旦杀鸡与雀。”我们自然难以究明哪一说更有道理,但其中隐寓的行善招福、好心有好报的心态,却是可以体悟到的。
除夕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为“月穷岁尽之日”,在年节中,除夕是去旧迎新的时候。古代人尤其惧怕疫疠与恶鬼,在年终到来时,一面度佳节、庆丰收,一面驱疫疠、除恶鬼,故把这一夜称为除夕。
除夕宴是一年中最为丰盛的一餐,俗谓“年夜饭”,举家团坐,饮酒辞岁。此时,人们一般会吃一块鱼头或鱼尾,寓意“头尾都有余”。大多数地区吃鱼不能翻过鱼身来,唯恐新年出门会遭翻车、翻船之灾。席间有讨口彩的规矩,吃枣要叫“春来早”,柿饼要叫“事事顺”,杏仁叫做“幸福来”,豆腐叫做“全家福”,三鲜菜叫做“三阳开泰”,花生果叫“长生果”,年糕叫“年年高”,甘蔗叫“节节高”。就餐前须先祭祖先,进餐时忌讳别人来打扰,这与苗族“踩年饭”的忌讳类似,年夜饭时有人来串门会使全家不得安宁。
除夕守岁风习由来已久。据晋代周处《风土记》载:“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这天晚上全家欢聚一堂,围炉而坐,叙旧话新,畅谈美好的祝愿,通宵不眠。关于守岁之由来,浙东一带有这样一则传说:
很久以前,太白山上住着一个恶魔,发怒时常呼风唤雨造成水灾,高兴时催赶太阳,让烈日曝晒人间,使田地寸草不生,百姓因此痛苦万分。
有一天,东海上来了一位清水法师,受尽折磨的人们纷纷向他求救。法师知道恶魔喜爱喝酒,就采集了九百九十九种仙草,八百八十八种泉水,炼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制造出一种醇香四溢、浓烈无比的奇酒。谁知奇酒刚酿好,恶魔就来了。原来,异常芬芳的酒味直冲云霄,恶魔闻到这从来没有闻见过的酒香,垂涎三尺,急不可耐地找到炼酒处。清水法师哈哈大笑,恭恭敬敬将酿好的奇酒献给了恶魔。这酒鬼垂涎欲滴,张开血盆大口猛将一坛美酒全部倒下肚去。
霎时间,它浑身发热,头晕目眩,筋骨酥软,天昏地暗,酒坛哗啦一声掉在地上跌得粉碎,恶魔从此也一醉不起。这天正好是年三十夜,人们庆祝恶魔酣醉昏迷,不能再兴妖风作恶浪危害凡界。为感谢酒的奇功,除夕夜人人都要饮酒作乐,就是从不喝酒的妇女儿童,这时也会喝几口以表示对酒的喜爱。同时百姓为怕恶魔醒来,个个都警惕地通宵不眠,守岁直到黎明。
恶魔当然不会降临人间,可是守岁和人人饮“除夕酒”的风俗却一直流传至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守岁原本是为防恶魔作祟,因此还须遵守一些禁忌:守岁时,禁忌大声喧哗,以免惊醒恶魔;禁忌照镜子,以免看见恶魔;禁忌将灯油泼地,倘若油味冲淡了酒味,恶魔便会醒来。
近几十年来,守岁一般都是象征性的,大家看完春节联欢晚会就会休息。守岁的重要特征是点灯度夜,与恶魔禁忌已没有什么关系了。
年节的独特文化氛围,使人们不再像平日那样坦然地审视过去与展望未来,而是急切抒发着预防灾厄、祛除祸根及迎来好运的心愿。因而年节中的禁忌较平时要多得多。其目的并不在禁忌本身,而是通过一系列禁忌达到祈求好运、禳除灾祸的目的。禁忌是年节文化的一种重要表征,它使节日变得神圣,维系和强化着节日与平日的界限。
如今,尽管过年期间的许多禁忌习俗已被简化乃至遗忘,但是春节永远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是中国人对自身文化身份的一种认定,而这种认定正是维护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情感认同力量。因此,过年对于中国人具有极其崇高的价值,它的情感诉求和社会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转自“到民间去”公众号,原文载于《群言》202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