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博士生导师

个人信息简介

姓名:宫阿都

学历:博士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职务:地理学院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所长

电话:010-58806178

邮箱:gad@bnu.edu.cn

学术兼职

北京地理学会副秘书长

应急管理部自然灾害灾情核查评估专家库专家

生态环境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考核专家

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咨询专家

北京市应急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数字减灾专委会委员

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数字湿地专委会委员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文化遗产防灾减灾专委会委员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遥感监测与评估专委会委员

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UN-ESCAP)可持续发展咨询专家

研究方向与招生

研究方向:灾害遥感,灾害风险评估,城市遥感

招生专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教育经历

2014.11-2015.11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访问学者

2002.09-2005.07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博士

1999.09-2001.07  中国科学院 / 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硕士

1994.09-1998.07  西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本科

工作经历

2016.08至今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副教授 / 教授

2008.04-2016.07  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讲师 / 副教授

2005.08-2008.03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讲师

承担课程

近年来独立/合作讲授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

高级学术写作(博士课程,独立授课)

空间信息获取与数字地球(硕士课程,独立授课)

遥感原理与模型(硕士课程,独立授课)

地理信息科学前沿技术(硕士课程,合作授课)

现代遥感(硕士课程,合作授课)

科技论文阅读写作(本科课程,独立授课)

遥感地学分析(本科课程,合作授课)

地图学(本科课程,合作授课)

空间技术应急管理应用(第二学位本科课程,合作授课)

科研项目

近年来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改进SVM模型的城市表面温度空间降尺度模型研究.(主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基于动力过程的高山工程区灾害链定量风险评估. (专题负责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重特大灾害应急评估与动态决策支持关键技术. (专题负责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基于物理机制和机器学习的卫星遥感精细化干旱监测技术. (专题负责人)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多灾种耦合和灾害事件链综合监测预警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发与示范. (子课题负责人)

国家遥感中心委托项目:UNESCAP区域空间应用促进可持续发展计划国家联络点工作支撑(主持)

生态环境部委托项目: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典型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十年评估(主持)

应急管理部委托项目:减灾卫星与卫星减灾应用发展规划(主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地球观测支撑仙台减灾框架指标体系构建. (参与)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不可移动文物主要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参与)

著作论文

近年来发表的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期刊论文:

Forest Fire Risk Assessment Modeloptimized by Stochastic Average GradientDescent.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24,(通讯作者)

From image-level to pixel-level labeling: A weakly-supervised learning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quaculture ponds using iterative anti-adversarial attacks guided by aquaculture featu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 2024,132,104023(通讯作者)

A modified geographical weighted regression model for better flood 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immovable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at large spatial scales. 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2024,68,276-286(第三作者)

Urbanization-induced warming amplifies population exposure to compound heatwaves but narrows exposure inequality between global North and South cities. npj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 2024,7 (1), 154-164(第五作者)

A Deep Learning Application for Building Damage Assessment Using Ultra‑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ry in Turkey Earthquak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Science, 2023, 14 (6), 947-962. (第五作者)

Development of an Index for Forest Fire Risk Assessment Considering Hazard Factors and the Hazard-Formative Environment. Remote sensing. 2023, 15(21), 5077-5102.(第一作者)

Reconstruction of a Monthly 1 km NDVI Time Series Product in China Using Random Forest Methodology. Remote sensing. 2023, 15(13), 3353-3381.(通讯作者)

 An Earth Observation Framework in Service of the Sendai Framework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2015–2030. 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2023, 12(6), 232-252.(通讯作者)

Spatial-Temporal Pattern and Driving Forces of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age in Xiong’an New Area of China from 2005 to 2019. Sustainability. 2023, 15(15), 11985-12010.(通讯作者)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Prediction and Driving Factors Analysis of NPP in Shanxi Province Covering the Period 2001–2020. Sustainability. 2023, 15(15), 12070-12089(通讯作者)

An Object-Oriented Method for Extracting Single-Object Aquaculture Ponds from 10 m Resolution Sentinel-2 Images on Google Earth Engine. Remote sensing. 2023, Vol.15 (3), p.856-880(通讯作者)

Mapping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with High Spatiotemporal Resolution in Beijing Using Baidu Heat Map Data. Remote Sensing. 2023, 15, 458-481.(通讯作者)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Method for Immovable Cultural Relics Based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 Example of a Heavy Rainfall Event in Henan Provi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Science.  2023, 14(1): 41-51. (通讯作者)

High-Precision Population Spatialization in Metropolises Based on Ensemble Learning: A Case Study of Beijing, China. Remote Sensing. 2022,14(15), P3654-3680.(通讯作者)

A Zoning Earthquake Casualty Prediction Model Based on Machine Learning. Remote Sensing. 2022, Vol.14 (1), p.30-57.(通讯作者)

A Spatio-Temporal Brightness Temperature Prediction Method for Forest Fire Detection with MODIS Data: A Case Study in San Diego. Remote Sensing. 2021, 13, (15)2900-2916.(第一作者)

Modeling Daily Temperatures Via a Phenology-Based Annual Temperature Cycle Model. 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remote sensing, 2021, Vol.14, p.6219-6229.(通讯作者)

Post-Earthquake Night-Time Light Piecewise (PNLP) Pattern Based on NPP/VIIRS Night-Time Light Data: A Case Study of the 2015 Nepal Earthquake. Remote Sensing. 2020,12(12): 2009-2021.(通讯作者)

Evaluation of Water Conservation Function in the Xiongan New Area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Index Method. PLoS One. 2020, 15(9): 1-19.(通讯作者)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古建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自然灾害学报. 2024, 33(4): 1-10.(通讯作者)

基于机器学习的不可移动文物暴雨灾害风险评估———以山西省为例. 自然灾害学报. 2023,32(4): 25-35.(通讯作者)

面向不可移动文物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以福建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寺及石刻为例.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59(3): 449-455.(通讯作者)

延安市1999—2019年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2,45(3):97-104.(通讯作者)

基于区域灾害系统论的广东省台风灾害风险评估——以“山竹”台风为例.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59(1):94-103.(通讯作者)

1980—2015年扎龙湿地景观动态变化分析.北京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版), 2021, 57(5): 624-630.(通讯作者)

基于历史相似案例空间推演的地震伤亡人口评估方法研究.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0,22(11):2166-2176.(通讯作者)

森林过火区植被遥感参数的变化与恢复特征分析.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8, 20(3): 368-276.(通讯作者)

1987年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对陆地植被影响数据集.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 2018, 2 (1):50-57.(第一作者)

基于EFAST方法的WOFOST作物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Vol.37 (3): 72-78.(通讯作者)

基于遥感信息和WOFOST模型参数同化的冬小麦单产估算方法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2018, Vol.38 (9): 1127-1136.(通讯作者)

城市空间热环境遥感:空间形态与热辐射方向性模拟. 科学出版社,2014年2月出版(副主编)

基于障碍因子约束的建设用地空间拓展综合评价技术. 科学出版社,2020年6月出版(排名第二)

重要奖项

近年来获得的科技与教学奖励:

多灾种耦合和灾害事件链综合监测预警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发与示范,第三届广东省安全生产协会应急与安全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排名第9).

多场景智能遥感解译关键技术与平台研发应用,2023年测绘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4).

全国风光可再生能源设施遥感监测与建设潜力评价关键技术及应用,2023年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14).

农村居民点用地智能优化与规划管控,2021年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8).

重大自然灾害评估模型与方法体系研究及应用,2019年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排名第3). 

黄河流域生态水文遥感监测关键技术,2019年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数字化监管技术研究,2018年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2).

复杂地表热环境定量遥感范式、理论与方法创新,2019年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7).

“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的灾害应急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3).

荣获“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新生导师”.

其他

近年来正式授权的发明专利(排名前二):

一种城市不透水面遥感提取方法及系统,专利号:ZL 2019 1 1416291.1,授权日期: 2024-07-06(排名第二)

一种地表温度降尺度调节方法及系统,专利号:ZL 2020 1 1533865.6,授权日期: 2022-07-29(排名第一)

一种不可移动文物大风灾害风险图编制方法,专利号:ZL 2021 1 1439135.4,授权日期: 2022-10-21(排名第四)

基于机器学习和特征点识别的无人机图像快速拼接方法,专利号:ZL 2020 1 0969798.6,授权日期: 2022-04-12

一种地震伤亡人口评估方法及系统,专利号:ZL 2020 1 0086186.2,授权日期: 2022-05-31(排名第一)

农用土地流转信息检索方法和系统,专利号:ZL 2014 1 0503602.9,授权日期: 2017-11-24(排名第一)

一种利用BFAST算法判别潜在火点的方法,专利号:ZL 2021 1 0891618. 1,授权日期: 2022-06-24(排名第一)

面向MODIS林火探测的亮温预测方法和系统,专利号:ZL 2017 1 0815724.5,授权日期: 2020-11-24(排名第一)

一种森林火灾亚像元火点特性反演方法,专利号:ZL 2017 1 0637826.2,授权日期: 2020-08-07(排名第一)

一种农田土壤水分遥感反演方法,专利号:ZL 2015 1 0829829.7,授权日期: 2018-07-06(排名第一)

农用土地流转信息检索方法和系统,专利号:ZL 2014 1 0503602.9,授权日期: 2017-11-24(排名第一)

一种基于微博话题热度的台风灾害灾情分析方法,专利号:ZL 2018 1 0466379.3,授权日期: 2020-11-20(排名第二)

一种城市洪涝场景的无人机监测方法及系统,专利号:ZL 2019 1 0355077.3,授权日期: 2020-06-30(排名第二)

近年来主持或参与编写的科技标准:

《台风洪涝灾害风险评估空间要素内容与指标技术规定》,广东省地方标准(编号: DB44/T 2448-2023),批准日期: 2023-10-26(排名第1)

《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术语》,团体标准(编号: T/CI 089-2023),批准日期: 2023-07-06(排名第1)

《不可移动文物灾害防御指南》,北京市地方标准(编号: DB11/T 2278—2024),批准日期: 2024-06-28(排名第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