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院(系),各校级学生会组织、学生团体: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进一步引领我校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深刻了解国情、树立远大理想、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按照学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要求部署,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学校决定今年暑假面向全校学生开展“青年服务国家 强师筑梦未来”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实践原则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将实践育人工作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2023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学校“强师工程”战略部署等为基础,通过学校统一设立的专题社会实践项目和学生申请组建的主题社会实践项目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将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中感受时代脉搏。
二、专题实践项目
以下21个专题实践项目分属四大模块(重点、支教、调研、研学),分别由校团委、党委学生工作部和校内相关职能部门、各院(系)牵头组建,学生以个人身份申请加入某个专题实践项目即可,无须组队。专题实践项目由牵头单位负责项目的全流程管理、服务和指导,学生来源单位配合做好安全教育等相关工作。
(一)重点模块
该模块对标国家与学校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导向,集中校内优质资源为相关项目予以保障。
1.大学生教育国情调查社会实践项目
实践内容: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育国情调查中心组织实施“大学生教育国情调查社会实践项目”,以落实教育部相关部门委托的国家重大教育政策落实落地情况调查任务,助力学生加强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项目每年计划寒暑假各招募调查员1000名,由参与学生根据自身假期规划安排返乡调查。调查方式为问卷和访谈相结合,项目长期调查的内容聚焦“双减”政策、乡村教育、教育生态指数、教师负担等方面。本次暑假调查对象为家长和学生。
本项目由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团委联合组织实践,负责招募实践团队、组织培训、进行团队管理。
预期成果:调查资料、调查总结、调查报告等。
注:未尽事宜请详见项目方案及成员招募计划见网址:https://nesc.zkey.cc/page/detail/64631abfc64d280529cfc450
2.“助农兴农”乡村振兴的中国创新实践经验及国际分享
实践内容: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围绕教育帮扶和产业振兴的乡村实践开展调研。1.调研教育在乡村人才培养、就业促进等方面的作用,总结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教育帮扶举措和教育资助政策在乡村振兴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的经验做法,开发适用于国际传播和分享的知识成果。2.调研乡村产业发展,开展产业振兴的经验、路径和模式研究。包括县域绿色产业发展、规划编制研究;乡村产业振兴的经验、路径、模式研究;产业基金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研究。
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中心、党委学生工作部资助管理中心联合组织实践,面向全校学生招募。为实践队提供调研材料,组织行前培训,助力实践队成员走进乡村,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
预期成果:访谈记录、调研报告、社会实践视频记录等。
注:具体实践方案及成员招募计划见附件1。
3.“青年行动”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研学实践项目
实践内容:本项目组织和鼓励政治立场坚定、宣讲能力突出的学生队伍,前往革命圣地、实践地基层单位、中小学校等,传送新思想新理论,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研学中“以讲促学、讲学相长”。引导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将知识传递与价值引导相结合,用思想锐度、青春活力和专业精神点亮信仰之光。
本项目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和北京师范大学党的二十大精神巡讲团联合组织实践,负责招募实践团队、组织行前培训、进行团队管理。
预期成果:宣讲课件、主题新媒体作品等。
注:该专题实践项目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定向招募组建实践队。
4.“学前学普 教育援川”乡村振兴社会实践项目
实践内容:本项目将组织学生走进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展 “学前学普 教育援川”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我校师生与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师范大学、阿坝师范学院的青年学子共同组成实践队,在凉山州的幼儿园(小学)开展普通话教学和实地调研,帮助学前儿童和义务教育低年级学生奠定良好语言基础。
本项目由校团委、强师工程办公室、心理学部、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联合组织实践,负责招募实践团队、组织行前培训、进行团队管理。
预期成果:支教日记、教案设计、调研报告等。
注:具体实践方案及成员招募计划见附件2。
5.推进师范生“第二校园”实践基地建设项目
实践内容:实践队结合当地教育教学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支教方案和课程,面向当地学生开展课程教学和学业辅导、特色夏令营、人文艺术教育、心理健康辅导、美育体育劳育等方面的支教活动。
本项目由基础教育发展管理部和校团委联合组织实践,基础教育发展管理部负责对接北师大基础教育学校及对口帮扶所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学校,并为实践队提供相关条件保障。
预期成果:优质教学资源包、总结报告、学员作业成果集、社会实践视频记录。
注:具体实践方案及成员招募计划见附件3。
(二)支教模块
6.“初心不渝 马兰花开”支教项目(第二期)
实践内容:本项目拟开展支教活动第二期,将派出实践团队前往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马兰村马兰小学、大岸底小学、八一学校等开展暑期特色课程支教,进一步深化支教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本项目由校团委和基础教育发展管理部联合组织实践,招募实践团队,组织行前培训、进行团队管理。
预期成果:支教日记、教案设计、支教成果汇演等。
往期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8nKrkJklabyU6KGLhc0qQ
注:具体实践方案及成员招募计划见附件4。
7.“探寻海丝路 揽结珠乡情”支教项目
实践内容:本项目组成学生暑期支教团队赴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和新疆库尔勒市开展调研、送教、手拉手等一系列活动,协助当地创新教学研模式、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本项目由校团委和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联合组织实践,负责招募实践团队、组织行前培训、进行团队管理。
预期成果:支教日记、教案设计、视频记录、调研报告等。
注:具体实践方案及成员招募计划另行通知。
8.“万物皆数 播种科学”支教项目
实践内容:本项目通过展览和讲座的形式开展数学科普教育,在教会科学知识的同时体现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让孩子通过科学的思维认识、理解数学和物理,从而提高孩子们的科学素质。
本项目由校团委和数学科学学院联合组织实践,组织行前培训、进行团队管理。
预期成果:支教日记、教案设计等。
注:该专题实践项目由校团委定向招募组建实践队。
9.“青春接力 筑梦强师”基层调研及支教项目
实践内容:本专题实践将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优师计划”师范生回信精神有机融合,通过对北师大研究生支教团的历史梳理和精神塑造,讲好北师大在培育“四有”好老师、推进“强师工程”中的故事。从我校“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发展历史着手,考察我校研支团的工作实效,分析其与我国西部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贴合性。在回顾和思考中提炼研支团志愿精神的内涵,形成价值认知,探讨研支团志愿精神培育的路径选择,开展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分析。
本项目由校团委牵头组织实践,负责招募实践团队、组织行前培训、进行团队管理,面向北师大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地中小学开展支教,通过调研努力推动县域教育综合改革工作。
预期成果:课程教案、调研报告、政策建议。
注:具体实践方案及成员招募计划见附件5。
10.“青春筑梦 教育援青”支教项目
实践内容: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援青”战略,北师大面向青海师范大学开展对口支援工作。该支教项目将与青海师范大学的青年学子共同组成实践队,为基础教育相对薄弱的学校开展暑期短期支教,在与青海师大同学结下友谊的同时,也将成长成才的种子种在支教地学生的心中。
本项目由校团委牵头组织实践,负责招募实践团队、组织行前培训、进行团队管理。
预期成果:支教日记、教案设计等。
注:具体实践方案及成员招募计划另行通知。
(三)调研模块
1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项目
实践内容:本实践项目为学校党委统战部组织开展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之一。通过赴内蒙古相关教育实践地点,开展参观展览、现场教学、实地考察、交流座谈等,在实情实景中提高思想认识,在学思践悟中厚植爱国情怀,铸牢中国心、中华魂。
本项目由党委统战部、港澳台办公室、校团委联合组织实践,负责招募实践团队、组织行前培训、进行团队管理。
预期成果:实践报告、短视频、微课程等。
注:具体实践方案及成员招募计划另行通知。
12.和谐中国·美丽中国“绿色长征”调研项目
实践内容:2023年“‘美丽中国·青春行动’——青少年绿色长征科考实践活动”拟首次招募实践观察员队伍,报名为观察员将编入科考实践团队(也欢迎各科考实践团队成员报名成为观察员),随团深入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沿线的自然保护区、河流、乡镇等实践地,运用案例分析法对科考实践活动开展沉浸式学习、观察和研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优秀团队、个人将有机会被纳入共青团中央社会联络部常态化联系机制,优秀调研成果将有机会通过“美丽中国 青春行动”公众平台发布,择优汇编为社会治理创新案例集出版。
本项目由校团委、北师大青年诚信建设研究中心牵头组织,负责招募观察员、组织行前培训和成果交流。
预期成果:调研报告、摄影或视频作品、微信推送等。
注:具体实践方案及成员招募计划见附件6。
13.“美丽中国”科教赋能绿水青山实践项目
实践内容:本项目组织学生走进大理白族自治州古生村白族古村落、科技小院、生态廊道。以“科教融合赋能绿水青山”为主题,深入探索洱海保护的系统逻辑和价值意义,体验科技创新为乡村振兴带来的改变,在实践中体悟学习科学家精神的实际内涵,发掘白族民族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维,在当地中小学开展环境知识教育和科学普及。
本项目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和环境学院联合组织实践,负责招募实践团队、组织行前培训、进行团队管理。
预期成果:调研报告、支教课件、摄影作品、视频作品、微信推送等。
注:具体实践方案及成员招募计划见附件7。
14.“强师赋能”教育调研项目
实践内容:本项目依托与北京市东城区教学名师协同OMO(线上-线下相结合)教研磨课、将创新教学模式带入乡村课堂、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职业满意度调查等四个方面架构社会实践内容。重点聚焦通过教育数字化(智慧教育资源)赋能,助力脱贫摘帽区县构建教育数字化时代创新的教学模式,找准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着力点,提升乡村教师职业满意度等。实践队根据提供的相关区县往年国家监测基本数据(公开报告)、研究问题、调研问卷、基础数据收集信息表等材料,并提供行前调研方法培训,助力实践队在实践地围绕提供主题开展调查研究。
本项目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和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联合组织实践。
预期成果:优质教学资源包、“名师课堂进乡村”教学日记、专题调研报告、实践活动成果集(如实践图片、视频记录等)。
注:具体实践方案及成员招募计划另行通知。
15.“深耕厚植”基层社会调研项目
实践内容:为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专业理论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本项目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实践队通过了解农村改革试验区项目的基本情况,分析供需匹配的契合度,并进一步提出对策建议。
本项目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和政府管理学院联合组织实践,负责招募实践团队,组织人员培训,实施实践管理。实践队同学需要了解农村改革试验区项目的基本情况,分析供需匹配的契合度,并进一步提出对策建议。
预期成果:学术论文、总结报告、队员成果集、社会实践视频等。
注:具体实践方案及成员招募计划见附件8。
16.“文化传承”传统文化调研项目
实践内容:本项目拟从我国三大民族英雄史诗、三大名刀以及三大爱情故事等九项民族文化符号为切入点,挖掘中华民族共享的相似历史记忆与文化符号,体会中华文化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本项目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和新闻传播学院牵头组织实践,负责招募实践团队、组织行前培训、进行团队管理。
预期成果:调研报告、摄影或视频作品、微信推送等(优秀成果可转化为线下展览、学术文章、科普绘本和课程)。
注:具体实践方案及成员招募计划见附件9。
17.“乡村振兴青年行”教育公益行动
实践内容:“乡村振兴青年行”教育公益行动旨在组织青年学生以团队形式,面向全国832个脱贫摘帽县,开展教育援助、教育调研、教育影像等教育公益行动。
本项目由校团委和教育学部联合组织实践,负责招募实践团队、组织行前培训、进行项目管理,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走出校园,投身乡村教育振兴事业。
预期成果:支教日志、教案设计、调研报告等。
注:具体实践方案及成员招募计划见附件10。
(四)研学模块
18.“智慧研修”乡村教育振兴实践项目
实践内容:本项目将依托新疆伽师、甘肃东乡、甘肃会宁等地的教育帮扶工作开展,结合科技部重大项目落地,利用智能化在线平台推进智慧协同备课、智慧检课、课例研磨、协同共建资源等工作,全面支撑师范生专业发展。让师范生全面了解乡村地区教育振兴发展的需求,了解智慧强师的路径,赋能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让师范生全面了解乡村地区教育振兴发展的需求,了解智慧强师的路径,赋能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本项目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和教育学部联合组织实践,负责招募实践团队、组织行前培训、进行团队管理。
预期成果:获得一张“智慧强师”暑期实践证书;参与至少一次研、教、训共行的智慧教学实践;协同建设一套学科主题教研资源包;学会一套智慧协同研修教学模式。
注:具体实践方案及成员招募计划见附件11。
19.“优师兴学 教育报国”红色师魂寻访项目
实践内容:项目拟派出两支实践队伍,在北京、甘肃兰州(尤其关注西北师范大学)两地进行人物寻访,探寻红色师范发展历程。以范源濂、李蒸、顾明远三代教育家为代表,了解师大人推动下的20世纪中国教育发展史,追忆教育先驱者们于艰难困苦中发展中国教育、启发民心民智的故事,体会北师大人的师范基因与历史担当,牢牢铸就“优师兴学,教育报国”的红色师魂。
本项目由校团委和历史学院联合组织实践,招募实践团队、组织行前培训、进行团队管理。
预期成果:人物年表与教育史整理文件、访谈记录、寻访手记、人物肖像文创、实践vlog、师魂人物精神谱系图、课程联动与师魂人物宣讲等。
注:具体实践方案及成员招募计划见附件12。
20.“青春力行”政务实践项目
实践内容:为引导我校青年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帮助大学生在参与政务实习中深度了解国情社情,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切实加强实践育人,同时搭建政府机关与我校青年学生的交流平台,现开展2023年“青春力行”政务实践项目,选拔学生前往基层开展政务实践。
预期成果:实习实践报告等。
注:具体实践方案及成员招募计划另行通知。
21.京师学生全球视野节全球胜任力暑期训练营及海外研学营
实践内容:本次全球胜任力暑期训练营以讲座、授课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展开,采用中文教学。邀请多位国际组织工作人员、相关领域研究人员介绍国际组织实践及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议题。通过在国际组织工作的青年人员的分享,帮助学生了解各个国际组织的工作情况、申请流程和要求以及分享者的个人成长故事。也将邀请具备国际组织项目管理经验人员介绍国际组织项目管理策略及工具,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并对国际组织相关工作技能如公文写作、会议组织开展培训。后期将择优选拔部分训练营学员前往泰国,开展国际组织和高校实地参观研学。
本项目由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团委联合组织实践,负责招募实践团队、组织行前培训、进行团队管理。
预期成果:项目方案等。
通知详情见:/bnu/smu_oiec/xsfw/jwxx/xmlb/dqjlxm/38c15d017a864ee59017b03073b8f43c.htm
三、主题实践行动
以下3项主题实践行动范围内,学生可跨专业、跨年级组队,聚焦某一主题社会实践项目,在指导单位、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项目团队制定实践方案、提交立项申请。校院两级共同做好对学生主题实践项目的全流程管理、服务和指导。
1.“铎声悠扬 强师优师”乡村支教行动
实践内容:依托我校教师教育特色和学科优势资源,对标“四有”好老师,引导我校学生跨年级、跨学科组建支教实践项目。实践项目需在学校和归属各院(系)的指导下与全国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北师大对口帮扶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取得联系,结合当地教育教学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支教方案和课程,面向当地学生开展课程教学和学业辅导、特色夏令营、人文艺术教育、心理健康辅导、美育体育劳育等方面的支教活动,实现长期性的教育帮扶,提升支教活动的规范化和持续性。该乡村支教行动将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学校“强师工程”整体部署开展,实践调研地点限定在全国16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以国家乡村振兴局官网公布信息为准:https://nrra.gov.cn/art/2021/8/27/art_50_191458.html)和全国832个脱贫摘帽县(名单以国家乡村振兴局官网公布信息为准http://nrra.gov.cn/art/2014/12/23/art_343_981.html)。本次支教行动优先支持在16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中开设支教项目,以及前期有支教基础的团队立项,继续前往往次实践地开展实践。
预期成果:支教总结报告、支教日记、教案设计、影像资料等。
2.“青春奋进新征程”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动
实践内容: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旨在让调查研究在全党蔚然成风、产生实效。本行动鼓励我校学生围绕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结合专业知识和兴趣调研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发展现状,感受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通过基层走访、咨询访谈、亲历体验、今昔对比等形式开展调查研究。以青年视角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新发展阶段,在新发展格局下寻求青年定位。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提出高质量发展建议。
预期成果:调研报告、实践队手记、学术论文、影像资料等。
3.“明德砺才 育人兴邦”学校育人工作调研行动
实践内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北师大秉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和“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育人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围绕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本行动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我校资源,从就业育人、资助育人、实践育人等角度调研我校育人工作现状、政策落实情况,充分了解学生现实需求,为细化完善我校育人体系建言献策。
预期成果:调研报告、访谈记录、图文日志、影像资料等。
四、时间安排
(一)主题项目申报 5月19日—5月25日
学校下发社会实践通知,各院(系),各校级学生会组织、学生团体广泛动员,引领广大学生积极申报。在专题实践项目中,每名同学限报名2个项目,建议优先申报实践地在自己家乡所在省份的实践项目,专题实践项目仅北京校区学生申报。在主题实践行动中,鼓励同学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实践项目。每名学生仅能担任1支社会实践项目的项目负责人。
申报专题实践项目的同学按照项目具体通知内容进行申报,暂时无需登录学生活动管理系统。申报主题实践行动的项目负责人通过学生活动管理系统(/bnu/mu_xghd/,与信息门户账号密码一致)暑期社会实践模块按照通知和《填报指南》要求填写项目申报书,提交安全责任书、家长/监护人知情同意书等相关附件。鼓励各实践项目同步申报共青团中央“三下乡”“返家乡”、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及团市委、教工委、北京学联相关平台的实践活动。
(二)主题项目初审 5月25日—5月26日
各院(系)在院系审核阶段在社会实践系统针对申报主题实践行动的实践项目,根据材料的完备性、实践活动的安全性、实践选题的合理性等方面对各申报项目进行审核,并在系统中提交初审结果。学校对实践项目材料进行复审后筹备立项答辩。
(三)主题项目立项答辩 5月28日
学校按照实践主题组织立项答辩。届时,各主题实践行动项目负责人必须参加立项答辩,具体答辩安排将另行通知。答辩完成后,校团委、党委学生工作部公示并确定立项团队名单。
(四)专题项目组队与系统申报 6月3日—6月5日
各专题实践项目在6月3日前完成成员招募选拔,确定参与人员名单,于6月3日—5日集中完成系统填报。
(五)行前培训 6月
全体实践项目成员参与学校组织的系列社会实践行前培训,做好暑期社会实践的各项准备工作。相关培训工作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六)出征仪式 6月
全体实践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成员代表,参加由学校统一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
(七)项目实施 6月19日—8月27日
全体实践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期间定期向各院(系)安全联络员报备队伍安全情况。鼓励各实践项目积极同步参与各类论文、视频、图片、研究报告、实践感悟等评比活动,争取在各类新闻媒体广泛报道。
(八)结项总结 9月
全体实践项目按照要求准备总结材料和相关票据,参加结项答辩,汇报实践调研成果,各院(系)组织分享交流会,学校进行总结表彰并支持成果转化。鼓励优秀项目保留项目名称,整理相关材料参与“京师杯”“挑战杯”和各类学术论坛等学术竞赛活动。
五、实践要求
(一)坚决落实安全要求,坚守安全底线
1.各院(系)应切实做好安全教育和危机预案工作,各院(系)对本单位参与社会实践学生负主体责任,同时需指定一名熟悉了解社会实践工作的辅导员担任本单位所属实践队的安全联络员,压实安全责任制,做好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2. 各实践项目务必做好安全保障工作,一切活动务必听从学校统一部署。各实践队必须配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应为我校在岗在编人员。指导教师无法随队前往的,需配备带队教师,且带队教师同为我校在岗人员。本次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中,各专题实践项目均已配齐带队教师,各主题实践行动需自行联系带队教师。
3. 各实践项目需建立应急预案,及时关注气象地质灾害预警,加强防范措施,尊重所在地风土人情。在2周内(14天)完成实践(含抵离),确保整体实践活动安全平稳有序进行。
4. 各实践队务必上传全体实践队员的家长/监护人知情同意书。
5. 学校将统一为所有实践成员购买保险,请务必在信息上报时填报准确的身份证号与实践时间。学校暑期社会实践不以任何方式收取任何同学的费用,一切信息以学校官方渠道为准,请同学们不要轻信其余渠道消息谨防诈骗,如遇有人以任何理由收取费用,请第一时间与校团委联系。
(二)合理组建项目,提升实践调研实效
1. 无特殊说明的实践项目人数为3-12人,具体以各专题主题要求为准,团队成员间应有专业上的互补性,发挥不同专业优势,明确调研领域、研究方法和支教方案。团队成员科学分工,明确职责,成员分别承担团队管理、项目统筹、外联沟通、调研/支教推进、资料素材整理、实践安全保障等任务。鼓励以党团支部和学生组织为单位申报。
2. 实践队全体要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善调研方案与支教教案等各类方案、材料。实践调研过程中与指导老师保持常态化沟通,及时解决调研中遇到的学术问题与支教中遇到的教学问题,提升社会实践实效。实践调研结束后及时整理成果,形成规范实践调研成果。
(三)遴选重点项目,重视成果转化
1. 学校统一组织立项答辩,具备以下特质的实践项目在评审中优先考虑:(1)有基于实践地天气、地理、人文等条件完备的安全方案和安全情况反馈机制,具有完善的项目纪律要求和应急预案;(2)目标明确,切合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主题和服务地需求;(3)实施方案完善,预期成果显著;(4)围绕同一主题持续、深入开展的实践项目。
2.开学后,学校将对各实践项目的项目实施和成果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评,根据相应政策发放经费,同时推荐优秀实践项目申报上级单位各项荣誉。学校支持经费主要用于报销实践团队成员的基本支出,所有实践队应保留好实践相关全部支出票据、订单截图、支付记录等。鼓励实践项目在提交规定项目材料的同时,创造性地进行成果总结和转化,提升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四)强化调研培训,压实过程督导
1. 调研培训:学校就实践流程、安全教育、调研方法等模块开展行前培训。鼓励相关院(系)面向实践项目开展对应实践调研主题培训,提升实践调研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2. 过程督导:学校联合各院(系)组建工作组,在实践调研活动过程中对实践项目进行评估指导。各实践项目提交的最终实践材料必须真实,如若作假一经查实,从严处理。
(五)全媒体宣传,展示青春风采
各实践项目负责人在实践过程中,根据开展情况,按时按要求向学校报送图文故事、项目动态、实践风采宣传素材。实践结束后各实践项目应加强调研成果总结、宣传和推广。
联 系 人:罗振男、欧阳漫 010-58807899、010-58800860
咨询邮箱:xtwshsj2023@163.com
校团委 党委学生工作部
2023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