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院史漫步 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开拓者——董绍俊

发布时间: 2021-05-12  浏览次数:



院史漫步 | 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开拓者——董绍俊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cm5T70SibJ3CGKpRygGTbX1CmI1lwTYuw2icDWYMtth1AsffrLEal7EvXz0jrRYFQgVGcibXLOkOpDic9uKKAic89w/640?wx_fmt=jpeg

 

董绍俊,1931年6月26日出生于山东青岛,著名分析化学家、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电分析化学研究,特别在化学修饰电极、光谱电化学、生物电化学和超微电极等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董绍俊先生率先在我国开展化学修饰电极研究,开拓了多种体系的电极表面修饰和自组装并首先在国内发展光透光谱电化学的现场方法研究,建立了分析光谱电化学法的理论和技术。她在生物电化学中深入探讨生物大分子的电子直接转移机制,成功研制了以修饰电极为基础的生物传感器,实现了在纯有机相中的生物检测。

 

逆势而上苦钻研

无悔青春终成果

大学时期,董绍俊先生的父亲以“历史反革命”的罪名被判入狱,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像山一样,压得她喘不过气。但她咬紧牙关继续向前,以巨大的勇气和毅力,昼夜不舍地忘情读书,将所有的痛苦都化作刻苦学习的动力。1952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被选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从此和电化学结下不解之缘,开始了她壮丽人生的艰难跋涉与攀登。

 

20世纪50至60年代,董绍俊先生在极谱分析研究中建立了硅中痕量杂质测定和极谱电极过程的鉴别方法,深入开展了稀土络合物的电极过程研究。初战告捷,她深深感受到科学探索的快乐,但并没有为此放慢科研的步伐,依然极深研几,孜孜以求。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她先后对稀土元素汞阴极电解、变价稀土元素、稀土固体化学等一系列国内外非常热门的话题大胆地进行开拓,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六次参加学术会议,并发表多篇很有见解的学术报告。

 

先生一心扑在科研上,但不闭门造车,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同各国学者分享科研经验。据统计,董绍俊先生应邀先后赴日、美、欧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几十所大学讲学百余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大会、专题报告一百多次。

 

回眸凝望身后,已是黄金一片。董绍俊先生出版专著、专论16部,获授权发明专利60多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000余篇,论文被他引5万4千多次,h-指数113。代表作有《化学修饰电极》、《光谱电化学方法理论与应用》等。

 

2003年,先生代表中国科学家赴伊朗参加伊朗总统哈塔米主持的第十六届霍拉子米国际奖颁奖仪式并荣获大奖,为中国科学界赢得了荣誉,更为促进中伊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cm5T70SibJ3CGKpRygGTbX1CmI1lwTYuaibTSYxQf4090zdbSApHRyB4gILdm0MZTKGvFyIRarHQiajzicaYbILag/640?wx_fmt=jpeg

董绍俊先生获“中国电化学奖”

 

不惜作桥通南北

勤勤恳恳渡雏飞

在科研上,董绍俊先生狠抓学生基本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特别重视培养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学风。她经常教导青年人要耐得住坐冷板凳,要顶得住外界的种种干扰,不为名利引诱而动摇,成功时不停步,失败时不气馁。

 

 据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网站显示,截止2020年3月,董绍俊先生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以及研究生院建院30周年“杰出贡献指导教师”。她培养的100多名研究生中,获得博士学位的有80多人,其中3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4人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10人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奖,还有1人获得了全国优秀博士后奖。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cm5T70SibJ3CGKpRygGTbX1CmI1lwTYucfxHH8xQW6qBAK3o0LMX0G5yz6k5JVJ19l6DwrxPtykvtHdEAv2o0w/640?wx_fmt=jpeg

董绍俊先生学生代表和电分析化学科研骨干朗诵

 

志同道合情益坚

青丝白发度华年

1952年,一位年仅19岁的热血青年,怀着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祖国建设的大潮中。之后,他又被选派到捷克斯洛伐克留学,师从著名分析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海洛夫斯基教授,主攻当时新兴的极谱学。他,就是我国著名分析化学家、中科院院士汪尔康先生。

 

同样也是在1952年,一位来自山东青岛的年轻姑娘,因为成绩优异,提前从辅仁大学化学系毕业,被分配到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开始对极谱络合物电极过程动力学和示波极谱方法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她,就是我国著名分析化学家董绍俊先生。

 

相似的人生经历、相同的研究方向让两人走到了一起,共同为我国分析化学事业的创新发展呕心沥血。多年来,只要没有出差或其他安排,两人都是夜里11点以后一同离开实验室。每年正月初一,考虑到可能有人来拜年,两人便一人留在家中招待客人,另一人依旧待在实验室中。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cm5T70SibJ3CGKpRygGTbX1CmI1lwTYu5qibHYnhgF4Eth4pN40aPSJJbPRbxdicickSPUf9vxugkNgPrVb9Q9U2A/640?wx_fmt=jpeg

董绍俊和汪尔康

 

汪尔康和董绍俊两位先生所从事的研究工作极其复杂,但他们的生活却极其简单。两人对吃穿没有任何讲究,每顿饭都只是董绍俊先生自己做的一个菜。汪尔康先生因忙于事业疏忽家庭而感到内疚,董绍俊先生却认为丈夫把精力放在了国家需要的事业上,没有任何怨言。

 

几十年如一日,这对志同道合的科学伉俪,就在这种简单而忙碌的生活中,品味着爱情,享受着人生。

 

 


 
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通信地址:北京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政编码:100875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