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智锋 教授 介绍
一、个人简介
胡智锋,1965年生于山东,现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7、8届戏剧与影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一级学会——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传媒学术领域第一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7)。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014)、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08)、“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0)、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2012)、“新中国60年影响中国广播电视进程的60位人物”(2009)、国家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其他社会兼职主要有: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16)、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17)、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2018)、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智能传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19)、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融媒体文化委员会副主任(2019)。
先后就读于山东大学(汉语言文学学士1981—1985年,现代戏剧硕士1985—1988年)、北京师范大学(影视学博士1999—2002年);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14.12—2015.12)。1988年开始任教于北京广播学院。1988—1991年任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系教师,1991—1992年北京燕山石化化工一厂宣传部下基层锻炼,1992—1994年任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系教研室主任,1994—1996年任文艺系副主任、系总支副书记,1996—1997年任电视学院总支副书记兼系副主任,1997—2004年任北京广播学院学报《现代传播》副主编,2004—2006年任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总编、《现代传播》主编,2006—2013年任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总编、《现代传播》主编、文科科研处处长,2013—2016年任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总编、《现代传播》主编,2011年以来创办并担任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1992年晋升为讲师,1996年晋升为副教授,2000年晋升为教授,2004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2016-2020年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2020-2023年任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出版著作4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已出版、发表各类学术成果近1000万字。多次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等科研奖项。
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第28届白玉兰奖电视剧类别评委会主席。首届金熊猫奖电影单元终评评委。曾担任“五个一工程大奖”、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等国家级奖项的评委。参与了数百个电视频道、栏目、大型节目的策划和主创工作,是国内著名电视节目策划人。曾赴40多个国家及地区进行学术交流。2023年5月25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艺术教育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27月16至21日,在韩国学术考察。8月19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暨人文交流论坛上发表《以影视书写人类共同情怀》主题演讲。9月14至15日参加北京文化论坛并作为嘉宾出席活动。
中国广播电视艺术学始创者之一,电视美学重要奠基者,电视传播艺术学、传媒艺术学创建者。
二、研究简介
(一)研究领域
长期致力于传媒、艺术、文化研究,特别是影视艺术和传媒文化等领域的创作、生产、传播研究,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传媒与艺术教育、美育等领域的政策、理念、方法研究。
(二)研究理念
服务国家战略,将全球视野与中国立场紧密结合,秉持本土化理念,为打造中国特色的传媒、艺术与文化的战略体系,提供观念支撑。
服务行业发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秉持有效性理念,为打造中国特色的传媒、艺术与文化的运营体系,提供学理支撑。
服务学术和学科建设,将学术与教育紧密结合,秉持建构性理念,为打造中国特色的传媒、艺术与文化的教育(学术与学科)体系,提供思想支撑。
三、研究成果
(一)课题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经费 /万元 |
批准时间 |
1. |
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视野下的国家战略性影像创作与传播研究(23ZD06) |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 |
70 |
2023 |
2. |
面向未来电影关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2021160013) |
教育部新文科项目 |
/ |
2021 |
3. |
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评奖研究(21@ZH013) |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 |
60 |
2021 |
4. |
中国主流媒体内容生产研究(19JJD860002) |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
80 |
2019 |
5. |
中小学体育美育教师队伍建设 |
教育部 |
30 |
2019 |
6. |
新兴媒体融合评价理论研究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25 |
2017 |
7. |
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项目 |
中宣部 |
50 |
2014 |
8. |
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战略与策略研究(14ZDA055)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
80 |
2014 |
9. |
加强主播队伍建设对于提升广播电视影响力的价值研究(GD131429) |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
5 |
2014 |
10. |
中国电视艺术史(11JJD860002) |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
20 |
2012 |
11. |
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研究(CUC12A41) |
中国传媒大学(重点项目) |
50 |
2012 |
12. |
新形势下中国影视文化发展创新研究(11BC024) |
国家社科基金 |
12 |
2011 |
13. |
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研究 |
国家出版基金 |
39 |
2011 |
14. |
公共文化单位免费开放公益性服务 |
文化部 |
5 |
2010 |
15. |
从西藏3.14事件看西方媒体的所谓客观公正(08@ZH017) |
国家社科基金 |
10 |
2008 |
16. |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指标、运营、保障体系研究(GD0820) |
国家广电总局 |
10 |
2008 |
17. |
文化创意产业与中国影视文化建设问题研究(06JJD860006) |
教育部 |
10 |
2006 |
18. |
中、日、韩电视剧的文化比较研究(BW0417) |
国家广电总局 |
1.2 |
2005 |
19. |
中国电视节目生产“本土化”战略研究(BW0118) |
国家广电总局 |
0.6 |
2001 |
20. |
中国电视传播艺术研究(01DC65) |
国家社科基金 |
0.5 |
2001 |
21. |
中国电视法制节目建设研究(99JD760003) |
教育部 |
5 |
1999 |
22. |
电视文艺对社会生活的影响(BW9611) |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 |
2 |
1997 |
23. |
短视频艺术传播与美育(SKHX2019458) |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30 |
2019 |
24. |
少儿电视媒体的内容创新和经营创新研究(SKHX2017129) |
北京电视台 |
15 |
2017 |
25. |
首都广播影视人才管理改革专题研究(HW13041) |
北京市广电局 |
15 |
2013 |
26. |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2011年度发展报告(HW12014) |
中央电视台 |
35.075 |
2012 |
27. |
适应国家文化中心建设要求 打造北京广播影视航母(HW12060) |
北京市广电局 |
30 |
2012 |
28. |
“青春中国”大学生纪录片训练营研究(HW12135) |
中央电视台 |
59.08 |
2012 |
29. |
影像的力量——让纪录片走进大学校园(HW11O82) |
中央电视台 |
93.265 |
2011 |
30. |
北京影视产业发展理论思考(HW11042) |
北京市广电局 |
25 |
2011 |
31. |
中国电影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效果评估方法研究(HW11016) |
中国电影博物馆 |
3.8 |
2011 |
32. |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广播影视发展规划(HW1022) |
北京市广电局 |
40 |
2010 |
33. |
建设世界城市 打造东方影视之都(HW1063) |
北京市广电局 |
30 |
2010 |
34. |
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发展报告2010(HW1017) |
安徽电视台 |
15 |
2010 |
35. |
吉林电视台卫星频道战略定位研究及全面分析与规划(HW1019) |
吉林电视台 |
20 |
2010 |
36. |
北京市文化设施建设重大项目规划(HW1074) |
北京工程咨询公司 |
40 |
2010 |
37. |
公共文化单位免费开放公益性服务(HW1066) |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国家公共文化发展中心 |
5 |
2010 |
38. |
北京市顺义区广播影视“十二五”发展规划(HW1039) |
北京顺义广播电视中心 |
15 |
2010 |
39. |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文化事业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目标、思路与措施研究(HW1010) |
北京市发改委 |
20 |
2009 |
(二)著作
1. 《影视文化软实力论纲》,人民出版社,2024.
2. 《问道与寻法 胡智锋自选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4.
3. 《中国传媒年度对话》(主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23
4. 《胡智锋学术小品集》(共四卷),(专著),作家出版社,2022
5. 《电视传播艺术学》(专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22
6. 《电视美学》(专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22
7. 《影视文化学》(专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22
8. 《走向世界的中国传媒》(专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
9. 《理念与路径——胡智锋自选集》(专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22
10. 《传媒艺术导论》(第二版)(专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11. 《网络视频节目策划》(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
12. 《本土化:中国影视的文化自觉》(专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13. 《传媒艺术导论》(专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14. 《传媒艺术经典导读》(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15. 《电视节目策划学》(第三版),(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8
16. 《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8)(2019)(主编之一),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8-4-1、2019-4-1
17. 《全球化与后全球化——中国影视的进程与前景》(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8-11-1
18. Film and Television Culture in China(专著), Paths International Ltd, 2018-4-1
19. 《立论中国影视——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作品文库》(专著),中华书局,2017-12-1
20. 《图景与前景——“互联网+”时代的中国影视》(第二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7-11-1
21. 《中国电视健康传播报告2016》(第一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7-2-1
22. 《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理念与路径》(第一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12-1
23. 《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创新与融合》(第一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12-1
24. 《电视发展新论》(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7-1
25. 《电视艺术新论》(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3-1
26. 《电视文化新论》(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10-1
27. 《年度对话:中国传媒发展的回顾与展望》(编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5-1
28. 《现代传播文丛(2009-2013)》(总主编,9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5-1
29. 《中国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创新研究》(专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1-1
30. 《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丛书》(总主编,12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1-1
31. 《电视节目策划学(第二版)》(主编国家规划教材),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9-1
32. 《电视美学概论(观众审美篇)》(专著),台北新锐文创出版社,2013-6-1
33. 《电视美学概论(基础篇)》(专著),台北新锐文创出版社,2013-6-1
34. 《影视文化概论》(专著),台北新锐文创出版社,2013-3-1
35. 《影视艺术导论》(国家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1-1
36. 《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1)(2012)(2013)(2014)(主编之一),科学出版社,2012-1-1、2012-7-1、2013-3-1、2014-7-1
37. 《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发展报告》(第一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12-1
38. 《创意与责任:中国电视的本土化生存》(专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4-1
39. 《电视受众审美研究》(专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0-3-1
40. 《现代传播文丛(1998-2008)》(总主编,9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2-1
41. 《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第一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1
42. 《电视节目策划学(第一版)》(主编教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7-1
43. 《内容为王——中国电视类型节目解读》(专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6-1
44. 《“真相”与“造像”——电视真实再现探密》(专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1-1
45. 《中国名牌电视栏目解析》(第一主编),学苑出版社,2006-1-1
46. 《会诊中国电视》(专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2-1
47. 《电视的观念——胡智锋自选集》(专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8-1
48. 《电视传播艺术学》(专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1
49. 《世界遗产与我们》(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1
50. 《电视审美文化论》(专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1-1
51. 《电视实务丛书》(主编之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1-1
52. 《影视文化前沿(上)(下)》(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1-1
53. 《文艺学与美学前沿(第三辑)》(主编之一),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1-1
54. 《中国电视策划与设计》(专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1-1
55. 《电视法制节目:特质、创作与开发》(专著),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03-10-1
56. 《电视美学大纲》(专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1-1
57. 《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主编之一),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3-1
58. 《影视文化论稿》(专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9-1
59. 《当代电影理论文选》(主编之一),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10-1
60. 《中国电视观念论》(专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1
61. 《电视美的探寻》(专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1-1
(三)论文
1.《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1. 中国网络视听节目发展新态势与新特征[J].新华文摘.2024,22.
2. 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中国电影的历史探索与使命任务[J].新华文摘.2023,18.
3. 电影院线路在何方——院线制改革20年回顾 [J].新华文摘.2022,15.
4. 传媒艺术生态格局:新背景、新态势、新认识[J].新华文摘.2021,14.
5. 中国主流媒体面临的新环境、新形势、新任务[J].新华文摘.2020,16.
6. 中国电视类型节目的新探索——以《朗读者》为例[J].新华文摘.2018,01.
7. 中国影视行业如何形成世界级竞争力[J]. 新华文摘.2016,04.
8. 中国广播影视产业:现状与发展[J]. 新华文摘.2014,17.
9. 免费开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创新[J]. 新华文摘.2013,07.
10. 中国电视节目创新问题研究[J]. 新华文摘.2011,19.
11. 中国影视文化创意产业的三大问题[J]. 新华文摘.2010,21.
12. 中国电视50年节目创新的三个发展阶段[J]. 新华文摘.2008,22.
13. 中国电视内容生产的潮流与趋势[J]. 新华文摘.2006,10.
14. “转型期”中国影视文化建设的四个浪潮[J]. 新华文摘.2000,02.
15. 论电视纪录美学[J]. 新华文摘.1994,01.
2.《新华文摘》观点摘编
16. “温暖现实主义”的创作观念探析[J].新华文摘.2024,15.
17. 媒介融合时代传统电视媒体如何保持活力[J]. 新华文摘.2015,12.
18. 何谓传媒艺术[J]. 新华文摘.2014,11.
19. 当前中国电视节目创新发展的三种动向[J]. 新华文摘.2011,23.
20. 主持人的角色与责任[J]. 新华文摘.2009,22.
21. 中国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建设必须处理的三个关系[J]. 新华文摘.2007,24.
3.《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1.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传媒艺术学建构的意义与价值[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4.
2. 新中国70年电影发展的历史回眸与前瞻思考[J].民族艺术研究,2019,06.
3. 从国家发展战略到人才培养模式——当代中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现状论析[J].艺术百家,2019,03.
4. 新环境下中国电视的发展与创新空间[J].新闻与传播.2018,06.
5. 中国电视剧的话题性研究[J].影视艺术.2017,07.
6. 原创力: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战略起点[J]. 影视艺术.2016,03.
7. 融合·转型·重构:局变中的视听传媒业[J]. 文化创意产业.2016,03.
8. 内容、机构、人才与收益:论当前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活力[J]. 新闻与传播. 2015,06.
9. 聚焦微时代的精神状况[J]. 文化研究.2014,10.
10. 免费开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创新[J]. 文化研究.2013,05.
11. 道与法:中国传媒国际传播力提升的理念与路径[J]. 新闻与传播.2013,05.
12. 2012年中国电视研究著作述评[J]. 影视艺术.2013,05.
13. 中国电影国际传播问题三思[J]. 影视艺术.2012,09.
14. 2010年世界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J]. 影视艺术.2012,01.
15. 2008年电视热点问题研究之分析[J]. 影视艺术.2009,07.
16. 从“宣传品”、“作品”到“产品”[J]. 新闻与传播.2009,03.
17. 2007年中国电视研究新著述评[J]. 影视艺术.2008,07.
18. 重塑中国电视的尊严[J]. 新闻与传播.2008,06.
19. 2006年中国电视热点研究分析[J]. 影视艺术.2007,06.
20. 电视选秀的第三条道路[J]. 新闻与传播.2007,05.
21. 2004年中国电视艺术研究新著综论[J]. 影视艺术.2005,06.
22. 2002—2003年中国大陆电视艺术研究新著综论[J]. 影视艺术.2004,05.
23. 传媒研究如何面对传媒实践[J]. 新闻与传播.2002,03.
24. 影视文化三论(上)[J]. 影视艺术.2001,02.
25. 影视文化三论(下)[J]. 影视艺术.2001,02.
26. 当前三种电视现象之评析[J]. 新闻与传播.2000,03.
27. “转型期”中国影视文化建设的四个浪潮[J]. 电影、电视艺术研究.2000,01.
28. 十年来中国电视发展历程的一种描述[J]. 新闻学.1999,02.
4.期刊论文发表情况
1. 胡智锋. 战争片创作的新探索——影片《志愿军:存亡之战》观后 [J]. 当代电影, 2024, (11): 12-15.
2. 胡智锋,李天羽. 十年来中国电视综艺发展评述 [J]. 当代电视, 2024, (11): 4-11.
3. 胡智锋,胡雨晨.浓墨重彩书写新时代人民史诗[J].艺术教育,2024(10):25-28.
4. 胡智锋,祝明.十年来中国电视艺术创新发展景观回眸与前瞻[J].中国电视,2024(09):13-23.
5. 胡智锋,李斐然.网络微短剧的发展现状及思考[J].传媒,2024(16):15-18.
6. 胡智锋,孔令顺.推进中国影视理论持续创新:从温暖现实主义说开去[J].电影新作,2024(03):4-11.
7. 胡智锋,谢寒.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内容建构分析[J].电视研究,2024(06):11-13.
8. 胡智锋,祝明.2023年度现象级影视作品之观察与思考[J].视听理论与实践,2024(03):5-16.
9. 胡智锋,叶大扬. 中国影视国际传播三思[J].对外传播,2024,(05):4-8.
10. 胡智锋,兰健华. 国家战略性影像与中国特色叙事话语建构[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24,(04):28-30.
11. 胡智锋,潘佳谋.“温暖现实主义”的创作观念探析 [J].民族艺术研究, 2024, 37 (02): 102-111.
12. 胡智锋,兰健华.2023年中国影视剧研究现状与前沿议题[J].全球传媒学刊, 2024, 11 (01): 21-37.
13. 胡智锋,谢晋宇.中国纪录片创作的新景观与新观察[J].传媒,2024,(05): 14-17.
14. 胡智锋,兰健华.新世纪以来戏剧与影视学科发展综述 [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24,(01): 1-13.
15. 胡智锋,陈洪伟.时间川流,对2023年中国电影市场的一种解读[J].中国电影市场, 2024,(02): 8-15.
16. 胡智锋.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奋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J].艺术教育, 2024, (01): 14-15.
17. 胡智锋,兰健华.文化传承与创新语境下中国电视文艺的发展思考[J].当代电视, 2023,(12): 4-10.
18. 胡智锋,潘佳谋.论温暖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J].探索与争鸣,2023,(11):160-168+196.
19. 胡智锋,谢霜天.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影视艺术创作的观察与思考 [J].电影新作, 2023, (04): 4-10.
20. 胡智锋,兰健华.何平:中国电影改革创新的探路者[J].当代电影,2023(07):89-95.
21. 胡智锋,邵文灿.论平台数字新闻生产中用户的主体性建构[J].山东社会科学,2023(07):144-150.
22. 胡智锋,胡育恺.数实融合背景下的电视艺术发展空间探讨[J].中国电视,2023(07):5-9.
23. 胡智锋,张啸涛.“话语体系”建设是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的基础——胡智锋教授访谈[J].影视文化,2023(01):1-9.
24. 胡智锋,叶大扬.中国电影数字化发展的技术反思与审美新变[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45(06):84-90.
25. 胡智锋,兰健华.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中国电影的历史探索与使命任务[J].编辑之友,2023(06):5-11.
26. 胡智锋,赵傲.2022年中国电视剧研究述评[J].中国电视,2023(06):73-79.
27. 胡智锋,胡雨晨.2022年“现象级”影视作品观察与思考[J].艺术评论,2023(05):41-52.
28. 胡智锋,潘佳谋.温暖现实主义影视创作观的传统文化基因溯源[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3(02):20-28.
29. 胡智锋,胡雨晨.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艺术教育新篇章[J].艺术教育,2023(02):11-15.
30. 胡智锋,陈洪伟.危机中育新机 变局中开新局——对疫情三年中国电影市场的观察与思考[J].中国电影市场,2023(01):4-11.
31. 胡智锋,胡雨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中国影视教育发展之思[J].电影艺术,2023(01):53-58.
32. 胡智锋,张国涛.新时代十年中国戏剧与影视学科建设回顾与前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44(10):88-94.
33. 胡智锋,胡雨晨.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以人民情怀打造文艺精品[J].中国青年,2022,(18):10-12.
34. 胡智锋,胡雨晨.十八大以来中国电视文艺发展成就与前瞻思考[J].当代电视,2022(10):4-13.
35. 胡智锋.传播应让世界更美好[J].全球传媒学刊,2022,9(04):1-2.
36. 胡智锋,尹力,滕华涛,王一川,饶曙光,尹鸿,丁亚平,薛晓路,乔梁,钟大丰,王海洲,潘若简,程樯,吴冠平.新时代影视创作的温暖现实主义[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2(06):4-23.
37. 胡智锋,胡雨晨.《邓小平小道》的创作之道[J].当代电影,2022(06):33-36.
38. 胡智锋,陈洪伟.电影院线路在何方——院线制改革20年回顾[J].中国电影市场,2022(05):11-16.
39. 胡智锋,胡雨晨. 五年来中国电视文艺发展述评[J]. 当代电视,2022,(02):13-19.
40. 胡智锋. 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与修养[J]. 中国文艺评论,2022,(01):49-51.
41. 胡智锋,王廷轩. 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的价值与功能[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2,(01):4-12.
42. 胡智锋,徐梁. 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研究:特征、历程与价值[J]. 电影艺术,2022,(01):50-57.
43. 胡智锋,胡雨晨. 2021国庆档电影的“新”收获[J]. 视听理论与实践,2021,(04):8-10.
44. 胡智锋,徐梁. 彰显纪录片的精神伟力与艺术张力——文献专题片《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撼人力量[J]. 新闻战线,2021,(16):21-23.
45. 胡智锋,王昕. 《中国医生》:再现与“新冠”短兵相接的时刻[J]. 当代电影,2021,(08):15-18+182.
46. 胡智锋,徐梁. 明镜·播种·筑梯:庆祝建党百年电视主题节目创作观察[J]. 当代电视,2021,(07):22-24.
47. 胡智锋,王昕. 中国特色电影市场历史经验的回望与前瞻[J]. 中国电影市场,2021,(07):4-6.
48. 胡智锋. “新时代中国电影学派”的历史逻辑、现实依据与未来理念[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1,(06):4-8.
49. 胡智锋,刘俊.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传媒艺术学建构的意义与价值[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4):163-169.
50. 胡智锋,陈寅. 新时代中国电视文化类节目创新探索的价值与启示[J]. 电视研究,2021,(06):14-17.
51. 胡智锋. 集学人卓然智慧,聚精英华彩文章[J]. 视听理论与实践,2021,(01):6.
52. 胡智锋,陈寅. 融合背景下传媒艺术生态格局之变[J]. 社会科学战线,2021,(04):173-179+282.
53. 胡智锋,陈寅.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三题[J]. 当代电视,2021,(03):23-26.
54. 胡智锋,何昶成. 2019—2020年中国现象级影视作品之观察[J]. 艺术评论,2021,(02):7-18.
55. 胡智锋.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戏剧与影视学科创新发展的若干思考[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43(02):1-5.
56. 胡智锋,雷盛廷. 以技术创新创造新时代视听奇观——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1年《春节联欢晚会》[J]. 电视研究,2021,(02):28-31.
57. 胡智锋,徐梁. 凝练“总台制造”不断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J]. 电视研究,2021,(01):19-21.
58. 胡智锋,刘俊. 学科发展视野下的新中国广播电视教育70年回望[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0,(05):51-66.
59. 胡智锋. 以高品质影像提升北京冬奥国际影响力[J]. 人民论坛,2020,(35):43.
60. 胡智锋,雷盛廷. 中国主流媒体面临的技术环境——技术视角下中国主流媒体面临的新环境、新形势、新任务[J]. 中国编辑,2020,(12):29-34.
61. 胡智锋,徐梁. “锦”秀山河:国庆片《我和我的家乡》的类型突破与创新[J]. 中国文艺评论,2020,(11):19-26.
62. 胡智锋. “第三极文化”的三重意义与价值[J]. 艺术评论,2020,(11):23-29.
63. 胡智锋,王昕. “中国故事”影像传播的主体变迁与路径差异[J]. 江淮论坛,2020,(05):150-156.
64. 胡智锋,陈寅. 中国电视金鹰奖电视文艺节目评奖的回望与启示[J]. 当代电视,2020,(10):19-24.
65. 胡智锋,李斐然. 新环境下中国主流媒体内容生产的新趋势[J]. 中国电视,2020,(09):66-69.
66. 胡智锋,徐梁. 新文科背景下“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建设的理念与路径[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20,(03):1-8.
67. 胡智锋,雷盛廷. 云报道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新闻战线,2020,(12):76-79.
68. 胡智锋,王昕. 全媒体传播中新闻报道的创新与突围——总台《新闻1+1》《面对面》等节目疫情报道分析[J]. 电视研究,2020,(06):14-17.
69. 胡智锋. 主体性、专业性与人文性的凸显[J]. 教育传媒研究,2020,(03):1.
70. 胡智锋,陈寅. 中国主流媒体面临的新环境、新形势、新任务[J]. 新闻记者,2020,(04):20-27.
71. 胡智锋,樊小敏. 艺术课堂打开线上新空间[J]. 乐器,2020,(04):92-93.
72. 胡智锋,雷盛廷. 技术驱动下的审美、媒介、接受——对8K超高清电视的观察与思考[J]. 编辑之友,2020,(04):53-59.
73. 胡智锋,陈寅.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传媒艺术媒介性功能的彰显[J]. 艺术评论,2020,(03):7-19.
74. 胡智锋,徐梁,Yin Hong. 姿态·语态·情态:《澳门二十年》的创作与表达创新[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03):112-114.
75. 胡智锋,王昕.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疫情下的主流媒体内容生产[J]. 电视指南,2020,(Z1):16-19.
76. 胡智锋,樊小敏. 中国融合教育的发展、困境与对策[J]. 现代教育管理,2020,(02):1-7.
77. 胡智锋,刘俊. 新中国70年新闻传播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 新闻大学,2020,(02):44-54+120-121.
78. 胡智锋,陈寅. 中国电视文艺内容创新与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建设[J]. 电视研究,2020,(01):10-13.
79. 胡智锋,周星,郝戎. 传承优秀传统,扎根时代现实,积极面向未来 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戏剧与影视学”学科体系——“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三人谈[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19(06):6-25.
80. 胡智锋.引言[J].民族艺术研究,2019,32(06):5.
81. 胡智锋,陈寅.新中国70年电影发展的历史回眸与前瞻思考[J].民族艺术研究,2019,32(06):5-16.
82. 杰文津,李智勇,胡智锋,张根清,储兴华,姚泽金,韩咏秋.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解析 新闻名专栏圆桌研讨[J].中国记者,2019(12):79-82.
83. 胡智锋,陈寅.五年来中国电视文艺节目发展的新态势[J].当代电视,2019(11):4-8+14.
84. 胡智锋,何昶成.欧阳予倩戏剧教育理念及当代启示[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9(05):17-26.
85. 胡智锋.“融合”开创纪录片发展新格局[J].上海广播电视研究,2019(04):25-28.
86. 胡智锋,何昶成.电影《攀登者》三题[J].电影评介,2019(18):17-19.
87. 胡智锋.短视频与青少年教育三题[J].教育传媒研究,2019(05):35-36.
88. 胡智锋,何昶成.新中国戏剧与影视学学科70年发展纵览[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05):134-140.
89. 胡智锋,陈寅.《古田军号》:历史真实的艺术创新与审美表达[J].当代电影,2019(08):17-20.
90. 胡智锋,邓秋实.弹幕:互联网时代文艺评论的价值延伸[J].未来传播,2019,26(03):6-13+108.
91. 胡智锋.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中提炼中国电影学派的核心理念[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9(03):84-86+90+145.
92. 胡智锋,樊小敏.从国家发展战略到人才培养模式——当代中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现状论析[J].艺术百家,2019,35(03):40-45.
93. 胡智锋,何昶成.新环境下中国文化的创新发展[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02):94-99.
94. 胡智锋,何昶成.2018年电视综艺节目发展创新扫描[J].电视研究,2019(03):11-13.
95. 胡智锋. 传播力:影视文化影响力生成的关键要素[C]. .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第三极文化”论丛(2018).: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2019:211-214.
96. 刘俊,胡智锋.媒介融合时代主流媒体如何提升舆论引导力[J].人民论坛,2019(06):54-55.
97. 胡智锋,杨宾.中国电视综艺节目本土化创新的路径研究[J].传媒观察,2019(02):5-10.
98. 胡智锋,何昶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推进电视艺术传播创新[J].电视研究,2019(01):10-12.
99. 胡智锋.记忆与表达[J].读书,2018(12):102-107.
100. HU Zhifeng. Communication Capacity: Key Factors Limiting the Reach and Influence of Film and TV Culture[J].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2018, 5(4): 297-299.
101. 胡智锋,杨宾.中拉影视文化交流的历程与思考[J].对外传播,2018(11):36-38.
102. 周建新,胡智锋.中国少儿电视60年的发展路径与理念创新[J].当代电视,2018(11):13-16.
103. 胡智锋.“双一流”语境下中国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与新对策[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25(05):7-10+132.
104. 胡智锋,周建新.新时代、新使命、新理念——寄语中国电视事业发展60年[J].电视研究,2018(10):21-23.
105. 胡智锋.从“五力”入手提升中国电影文化软实力[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8(09):22-24.
106. 胡智锋,何昶成.《五大道》:历史与美学双重观照下的人文纪录片力作[J].电影评介,2018(16):1-4.
107. 胡智锋.展现领袖魅力的诚心之作——评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J].电视研究,2018(08):6.
108. 胡智锋,杨宾.传播力: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保障[J].社会科学文摘,2018(07):107-109.
109. 胡智锋,杨宾.传播力: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保障[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3(03):140-147+193.
110. 胡智锋.《中国诗词大会》的价值与启示[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05):16-18.
111. 胡智锋.新环境下中国“戏剧与影视学”学科面临的新挑战与发展前瞻[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8(02):7-13.
112. 胡智锋,邓文卿.2017年中国影视发展述评[J].艺术评论,2018(04):18-27.
113. 胡智锋.我国数字艺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思考[J].中国编辑,2018(03):19-22.
114. 胡智锋,杨宾.2017年中国电视内容生产盘点[J].电视研究,2018(03):14-16.
115. 胡智锋.新环境下中国电视的发展与创新空间[J].新闻与写作,2018(03):22-25.
116. 胡智锋.十八大以来中国影视艺术发展纵览[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01):96-101.
117. 胡智锋,邓文卿.电视文化类节目创新发展三思[J].电视研究,2018(01):27-29.
118. 胡智锋,郝娴贞.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问题辨析[J].当代电视,2018(01):71-73.
119. 胡智锋,刘俊.影响力:中国影视软实力提升的主要目标[J].艺术百家,2017,33(06):1-8+18.
120. 胡智鋒,劉俊.新世紀以來中國大陸電視內容生產的潮流與態勢[J].傳播文化(臺灣),2017,16(11):160-189.
121. 胡智锋,赵曦,刘俊, 年度述评 2013年度中国纪录片综述. 载张啸涛,王伟,丛玲玲,顾骁瑾,傅秋 主编,中国艺术年鉴,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751-759,年鉴.
122. 胡智锋,邓文卿.中国电视类型节目的新探索——以《朗读者》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17,30(04):5-11.
123. 胡智锋.新全球化语境下艺术理论与批评格局的重构[J].教育传媒研究,2017(04):1-2.
124. 胡智锋.《传媒艺术学书系》总序[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07):158-159.
125. 胡智锋.论文艺的时代精神与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第十次文代会、第九次作代会重要讲话精神学习阐析[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10):6-15+73.
126. 胡智锋,徐梁.留存、体验、创造:电视节目应对传统文化的三种理念[J].艺术评论,2017(04):83-89.
127. 胡智锋,邓文卿.站在适应人类社会发展角度重新审视高校美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7(07):11-13.
128. 胡智锋.新环境下中国电视的发展与创新空间[J].新媒体与社会,2017(01):72-74.
129. 胡智锋,张国涛,张陆园.多屏时代中国电视剧的变局与困局[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03):24-27.
130. 胡智锋.纪录片《长征》的“四力”与“四有”[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02):57-58.
131. 王锟,胡智锋.中国电视剧的话题性研究[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7,(01):97-105.
132. 胡智锋,刘俊.媒介融合时代传统主流媒体如何放大主流声音[J].北方传媒研究,2017,(01):11-14.
133. 任学安,胡智锋,刘俊.困境、创新与责任:多维定位下的传统主流媒体——2017《现代传播》年度对话[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01):1-7.
134. 胡智锋.网络直播火爆背后的思考[J].人民论坛,2017,(01):135.
135. 胡智锋.习近平总书记“2·19”讲话学习三题[J].传媒,2016,07:20-24.
136. 胡智锋.关于传媒学术研究的几点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16,07:138-142.
137. 胡智锋.真诚祝贺《南方电视学刊》创刊20年[J].南方电视学刊,2016,(06):135.
138. 胡智锋,刘俊,周建新.2015年中国电视研究论文述评[J].艺术百家,2016,(05):94-108+134.
139. 胡智锋,郝娴贞.文化类节目如何做“文章”[J].新闻战线,2016,(05):92.
140. 顾亚奇,胡智锋.“剧”变2015:多屏时代电视剧制播新业态[J].新闻战线,2016,03:16-19.
141. 胡智锋,顾亚奇.2015年中国视听节目发展解析[J].电视研究,2016,03:14-16.
142. 胡智锋,刘俊.进程与困境:模式引进时代中国电视的内容生产与产业发展[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3:29-34.
143. 胡智锋,周建新.2015年中国电视研究著作述评[J].艺术百家,2016,03:86-92.
144. 顾亚奇,胡智锋.融合·转型·重构:局变中的视听传媒业——基于2015年中国视听内容发展状况的分析[J].中国文艺评论,2016,02:12-20.
145. 张宏森,胡智锋,刘俊.中国电影:从数字走向诗——2016《现代传播》年度对话[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01:1-12.
146. 胡智锋.对话,无处不在[J].读书,2016,(01):128-131.
147. 胡智锋,周建新.中国影视行业如何形成世界级竞争力[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19:80-87.
148. 胡智锋.电视剧《生死兄弟情》的三重启示[J].当代电视,2015,08:6-7.
149. 胡智锋.原创力: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战略起点[J].艺术百家,2015,05:100-105.
150. 张国涛,胡智锋.2014年电视剧评析:调整与改变[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03:10-13.
151. 胡智锋,周建新,刘俊,马铨,郝娴贞,梁岩,李一君,单艳红,孟雪,熊景青,李若琪,张金玲,王茹,赵伦,李冰,岳文正,魏尚智.2014年中国电视研究著作述评[J].当代电影,2015,03:179-183.
152. 胡智锋,刘俊,周建新,董文畅,王同媛,付李琢,杨宾,王滋,和晶晶,张明超,赵丹旸,李良悦,高云,何碧青,周云.2014年中国电视研究论文述评[J].当代电影,2015,03:168-178.
153. 胡智锋,周建新,谷疏博.2014年中国电视发展特点管窥[J].电视研究,2015,03:57-59.
154. 周建新,胡智锋.2014中国电视艺术节目观察与展望[J].新闻战线,2015,03:18-20.
155. 刘俊,胡智锋.内容、机构、人才与收益:论当前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活力——兼对“电视之死”的回应[J].编辑之友,2015,03:5-10.
156. 刘俊,胡智锋.多元类型的“井喷”: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内容生产的新景观[J].中国电视,2015,02:22-25.
157. 胡智锋,周建新.关于当前我国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观察与思考[J].艺术百家,2015,02:45-48.
158. 方兴东,胡智锋,潘可武.媒介融合与网络强国:互联网改变中国——2015《现代传播》年度对话[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01:1-12.
159. 胡智锋.媒介融合时代的影视文化与艺术[J].中国电视,2015,01:63-64.
160. 胡智锋.《现代传播》:文章写作的历史纵深与理论独创[J].新媒体与社会,2015,01:15-19.
161. 胡智锋,周云.当前电视新闻主播队伍的建设:问题、经验与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12:65-70.
162. 胡智锋,刘俊.生产、传播、营销——打造媒介融合时代电视媒体新主体[J].电视研究,2014,11:7-9.
163. 胡智锋.从中国路走向中国梦[J].东南传播,2014,10:3.
164. 胡智锋.六集大型纪录片《船政学堂》四题[J].东南传播,2014,09:1-2.
165. 胡智锋,邓文卿.高校艺术创作评价问题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4,Z2:18-19+47.
166. 俞锫,胡智锋.技术变革视角下电视声音艺术的真实性探析[J].电视研究,2014,09:32-34.
167. 胡智锋.关于传媒学术论文写作的几点思考[J].新闻记者,2014,09:24-27.
168. 胡智锋.微时代的艺术生产与传播——以影视艺术为例[J].探索与争鸣,2014,07:16-17.
169. 胡智锋.《现代传播》35年的办刊探索[J].中国编辑,2014,06:38-41.
170. 胡智锋.中国广播影视产业未来发展的五个重要问题[J].中国广播,2014,06:35-38.
171. 胡智锋.作为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第三波峰的电视问政节目探析[J].视听纵横,2014,06:24-27.
172. 胡智锋,王锟.文化真人秀节目热播的“问”与“思”[J].电视研究,2014,05:14-16.
173. 张同道,胡智锋,樊启鹏,孙红云,喻溟,张欣,刘兰,贺幸辉,王亚维,朱正贤,赵谦,史馨,位林惠,吴静,赵翊君,李昕婕,裴武军,林沛,吴雪,张瑜琦,张陆园,曾子龙,孙文玉,张倩,杨小玢,扎西·鲁茸江参,李良悦,房璐璐.2013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04:101-108.
174. 胡智锋,刘俊,周建新,付李琢,董文畅,杨宾,张明超,王滋,高云,何碧青,赵丹旸,李良悦,和晶晶.2013年中国电视研究著作述评[J].当代电影,2014,03:127-133.
175. 胡智锋,周建新,刘俊,周云,王同媛,张陆园,扎西,林沛,吴雪,张瑜琦,曾子龙,张倩,孙文玉,杨小玢,李一君.2013年中国电视研究论文述评[J].当代电影,2014,03:133-142.
176. 胡智锋.微时代影视艺术变迁的观察与思考[J].新媒体与社会,2014,03:10-11.
177. 胡智锋,聂伟,周星,黄式宪,黄会林,章柏青,尹鸿,张会军,尹力,霍廷霄,孙欣,胡克,欧阳华,陈犀禾,倪震,詹新,侯咏,江海洋,梁明,姚国强,王志敏,周斌,厉震林,李亦中,曲春景,陈晓云,张智华,万传法,王宜文,潘天强,金丹元,沈国芳,徐文明,王艳云.中国“第五代”电影三十年大型学术研讨会纪要[J].电影新作,2014,03:19-39.
178. 胡智锋,刘俊.电视综艺节目,需在引进与原创之间寻求平衡[J].传媒评论,2014,02:62-64.
179. 张国涛,胡智锋.2013年中国电视剧:收视困境与创新乏力[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02:28-30.
180. 张同道,胡智锋.中国纪录片2013[J].中国电视(纪录),2014,02:8-21.
181. 周建新,胡智锋.巩固提升创新——关于电视对主流文化传播与引领的思考[J].电视研究,2014,01:28-30.
182. 高长力,胡智锋.需求与引领:传媒生态与监管服务之变——2014年《现代传播》年度对话[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01:1-10.
183. 胡智锋,刘俊.何谓传媒艺术[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01:72-76.
184. 胡智锋,吴炜华.传媒艺术的历史演进、研究路径及学科回应:一种跨学科的文化视野[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12:50-54.
185. 胡智锋.《中国电视艺术发展报告(第二卷)》在内容、架构和主旨上的特点[J].中国电视,2013,11:22-23+1.
186. 胡智锋.警惕节目模式引进中的关门主义和西方至上主义[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11:7.
187. 胡智锋,刘俊.传媒领导者媒介素养提升论要[J].新闻记者,2013,11:60-67.
188. 周建新,胡智锋.电视节目创新动力:外在压力与主体自觉[J].电视研究,2013,09:25-27.
189. 胡智锋,刘俊.2013年政府媒体管理与服务的三点观察[J].视听界,2013,05:66-69.
190. 胡智锋,刘俊.主体·诉求·渠道·类型:四重维度论如何提高中国传媒的国际传播力[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04:5-24+126.
191. 张国涛,胡智锋.2012年国产电视剧生产与传播盘点[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04:40-41+65.
192. 胡智锋,王锟,刘俊,吴雁,余锫,李艳,兰瑜,郑智颖,杨晓漪,李一君,杨小玢,孙文玉,张倩,曾子龙.2012年中国电视研究著作述评[J].当代电影,2013,03:143-151.
193. 胡智锋,刘俊,王锟,杨继宇,李磊,张陆园,张瑜琦,吴雪,林沛,扎西,别君红.2012年中国电视研究论文述评[J].当代电影,2013,03:151-168.
194. 胡智锋.开拓城市广播电视创新发展新空间[J].中国广播,2013,02:27-28.
195. 胡智锋.当前中国电视文艺评论的忧与思[J].中国电视,2013,02:25-26.
196. 胡智锋,杨乘虎.免费开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创新[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139-146+161.
197. 胡智锋,王锟.2011—2012中国电视节目格局与文化生态——写在《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颁布一周年[J].中国记者,2013,01:37-39.
198. 苗棣,刘文,胡智锋,刘俊.道与法:中国传媒国际传播力提升的理念与路径——2013《现代传播》年度对话[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01:1-7.
199. 胡智锋,刘俊.2012年中国电视文艺的几大亮点及几点思考[J].艺术百家,2013,01:42-47.
200. 胡智锋,赵曦.融合与对接——从2012三部纪录片的探索创新看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美学新走向[J].中国电视(纪录),2012,12:15-22.
201. 胡智锋. 电视艺术应高举“为人民”的旗帜[J]. 当代电视,2012,12.
202. 胡智锋.世界高等教育中一支独特而重要的力量——在世界大学女校长非洲论坛上的致辞[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11:6-7.
203. 胡智锋.广播电视宣传工作[C].刘习良.中国广播电视发展改革十年回眸.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2.
204. 胡智锋.开拓电影产业与事业综合发展的有力渠道[J].北京文化创意.总第6期.
205. 胡智锋.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在中国高校影视学会成立30年庆典上的致辞[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08:70-71.
206. 胡智锋,郭晓,赵正阳.齐鲁风骨智者思考——访长江学者、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智锋[J].艺术教育,2012,(08):24-25.
207. 胡智锋,周建新.关于央视“新春走基层”的思考[J].电视研究,2012,06:24-26.
208. 罗明,汤恒,王丹彦,金文雄,刘效礼,洪民生,朱羽君,刘文,胡智锋,王一川,张同道,哈文,时统宇,秦新民.人文表达创新价值——纪录片《春晚》学术研讨会纪实[J].电视研究,2012,06:9-13.
209. 胡智锋,周建新.贵在坚持:后选秀时代综艺节目的品质[J].视听界,2012,06:50-51.
210. 胡智锋,潘祥辉.泛娱乐化时代的电视传播与公共坚守——访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国传媒大学胡智锋教授[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06:42-49.
211. 胡智锋.我们该如何推进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价值观研究[J].探索与争鸣,2012,05:9-10.
212. 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课题组,张同道,胡智锋,赵蓉,樊启鹏.2011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03):92-98.
213. 胡智锋,刘俊,王锟,谭文育,张西子,郑智颖,杨晓漪,兰瑜,李艳.2011年中国电视研究著作述评[J].当代电影,2012,03:76-82.
214. 胡智锋,王锟,刘俊,李伟娟,马继飙,唐山立,鲁力立,张静.2011年中国电视研究论文述评[J].当代电影,2012,03:82-93.
215. 胡智锋,周建新.2012中央电视台“学雷锋”主题宣传的特点与启示[J].电视研究,2012,03:14-16.
216. 胡智锋,张炜.中国电影国际传播问题三思[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2,03:98-103.
217. 胡智锋,周建新.2011年度中国纪录片盘点[J].电视研究,2012,03:56-58.
218. 胡智锋.中国影像对外传播问题之反思[A].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中美电影节、南加州大学美中学院.世界文化格局与中国文化机遇——“第三极文化”论丛(2013)[C].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中美电影节、南加州大学美中学院:,2012:3.
219. 胡智锋,刘俊.需求与选择——谈中国影视人才的培养与锻造[J].艺术教育,2012,03:26-28.
220. 胡智锋,刘俊.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J].电视研究,2012,02:14-16.
221. 仲呈祥,胡智锋,杨乘虎.文化复兴的理想与现实——2012《现代传播》年度对话[J].音乐传播,2012,02:1-8.
222. 胡智锋,周建新.2011年中国电视内容生产热点解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02:10-13.
223. 仲呈祥,胡智锋,杨乘虎.文化复兴的理想与现实——2012《现代传播》年度对话[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01:1-8.
224. 张晶,丁以绣,于润洋,陈迎宪,袁军,仲呈祥,闵惠泉,胡智锋,徐昌俊,刘永平,贾达群,叶松荣,金兆钧,伍国栋,居其宏,赵志扬,陈荃有,秦序,曾遂今.《音乐传播》创刊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嘉宾贺辞与发言[J].音乐传播,2012,01:4-28+141.
225. 黄志坚,张希贤,胡智锋,杨禹.文化体制改革与电视发展[J].电视研究,2011,12:4-8.
226. 金德龙,罗明,刘效礼,庞井君,任学安,尹鸿,黄升民,胡智锋,何苏六,张同道,刘文,周艳.“活力中国”——激活纪录片产业——CCTV-9“活力中国”邀请招标活动开标仪式暨研讨会纪要[J].电视研究,2011,10:4-8.
227. 苏志武,周文彰,熊澄宇,向勇,范周,贾磊磊,齐勇锋,陈少峰,魏鹏举,黄昌勇,顾江,金元浦,蒋祖烜,孙若风,李松,李炎,李怀亮,胡智锋.2011中国文化产业30人高端峰会专家观点综述[J].北京支部生活,2011,11:40-43.
228. 金德龙,罗明,刘效礼,庞井君,任学安,尹鸿,黄升民,胡智锋,何苏六,张同道,刘文,周艳. “活力中国”——激活纪录片产业——CCTV-9“活力中国”邀请招标活动开标仪式暨研讨会纪要[J]. 电视研究,2011,10.
229. 胡智锋,周建新.史诗品格高远立意[J].中国电视(纪录),2011,08:27-28.
230. 胡智锋,周建新.谈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的创作特点[J].电视研究,2011,07:16-17.
231. 胡智锋.新形势下传媒科学研究如何推进传媒教育发展[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07:16-18.
232. 胡智锋,杨乘虎.中国电视节目创新问题之观察与思考——中国电视节目创新问题研究之一[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06:60-64.
233. 胡智锋.人民广播播音70年三思[J].中国广播,2011,06:12-14.
234. 胡智锋,周建新.新世纪十年中国电视内容生产热点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2011,05:182-187.
235. 张同道,胡智锋.2010年世界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J].电影艺术,2011,05:85-92.
236. 胡智锋,张国涛.盘点中国电视艺术的历史记忆与生命律动——评《中国电视艺术发展报告首卷(2010)》[J].中国电视,2011,05:21-22.
237. 胡智锋.中国电视节目五十年发展进程.集思录.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192-206.
238. 胡智锋,杨乘虎.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的春天[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05:1.
239. 《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课题组,张同道,胡智锋.2010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05):116-126.
240. 张同道,胡智锋,贺幸辉,潘宇,曹晓娟,刘飞,屈铖. 2010年中国纪录片栏目发展研究报告[J]. 中国电视(纪录),2011,04.
241. 胡智锋,杨洪涛,王琨,周韵曦,余朦,刘波.2010年中国电视研究论文述评[J].当代电影,2011,03:47-59.
242. 胡智锋,王琨,杨洪涛,王思北,王珍,韩新旭,阳柳.2010年中国电视研究著作述评[J].当代电影,2011,03:59-65.
243. 胡智锋.怎么看大民生定位的意义与价值?[J].新闻前哨,2011,02:30.
244. 赵月枝,胡智锋,张志华.价值重构:中国传播研究主体性探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02:13-21.
245. 胡智锋,周建新.新世纪十年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热点分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5-8.
246. 王云鹏,时统宇,胡智锋,曾祥敏.新十年新起点:中国广播电视的观察与思考——2011年《现代传播》年度对话[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01:1-9.
247. 胡智锋.江苏电视的改变、创造和引领[J].视听界,2011,01:48-50.
248. 胡智锋,周建新.赵忠祥在中国电视发展进程中的意义[J].当代电视,2010,12:62-63.
249. 胡智锋,张毓强.十七届五中全会后的若干报道热点[J].中国记者,2010,11:11-13.
250. 胡智锋.时代呼唤主流作品[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11:93-94.
251. "中国纪录片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张同道,胡智锋,赵蓉.2009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10:131-137.
252. 胡智锋,梁振红.对话胡智锋:中国电视节目创意缺失的根源[J].媒体时代,2010,(10):8-11.
253. 彭树杰,陈小川,胡智锋,赵曙光.传媒人才发展论道——彭树杰、陈小川、胡智锋、赵曙光四人谈[J].中国记者,2010,(09):20-22.
254. 张同道,胡智锋,张欣,赵蓉,莫常红.2009中国纪录片栏目发展研究报告[J].中国电视(纪录),2010,(08):8-15.
255. 胡智锋.“第三极文化”四题[A].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艺术评论》杂志社.中华文明的现代演进——“第三极文化”论丛(第一辑)[C].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艺术评论》杂志社:,2010:8.
256. 胡智锋,周建新.电视栏目策划的理念与路径[J].新闻与写作,2010,07:15-17.
257. 胡智锋,李继东.中国影视文化创意产业的三大问题[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06:62-64.
258. 胡智锋.《中华医药》:电视品牌建设的独特路径[J].中国电视,2010,06:47-49.
259. 胡智锋,李继东.中国影视文化创意产业三题[A].中国高等院校电影电视学会、西北大学.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中国高等院校电影电视学会、西北大学:2010:5.
260. 胡智锋,张欣,杨洪涛,肖贝荻,王静,谢寒,高嵩,周文婧,罗凯,王锐东.2009年中国电视研究论文述评[J].当代电影,2010,03:93-104.
261. 胡智锋,杨洪涛,张欣,张霄,毛羽丰,刘阳,雷蕾,李晓晨.2009年中国电视研究著作述评[J].当代电影,2010,03:104-109.
262. 胡智锋,张毓强.“三善”的时代意义与现实价值[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03:1.
263. 胡智锋,周建新.广告主抢夺紧俏资源的战略分析[J].广告人,2010,03:61.
264. 李舒东,胡智锋,刘文,陈晓夏.纪录片《澳门十年》的创作特点及传播理念[J].电视研究,2010,03:41-43.
265. 胡智锋,周建新.广告主抢夺紧俏资源的战略分析[J].广告人,2010,03:61.
266. 胡智锋.澳门回归的真情咏叹——评纪录片《澳门十年》[J].中国电视(纪录),2010,02:48-49.
267. 胡智锋,朱旭红.2009中国电视现象综述——长江学者、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胡智锋访谈[J].电视研究,2010,(01):29-31.
268. 胡智锋,李继东.对影视文化创意产业若干问题的思考[J].东岳论丛,2010,01:5-14.
269. 朱虹,胡智锋,曾祥敏.中国广播影视发展新起点——2010《现代传播》年度对话[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01:1-9.
270. 胡智锋,周建新.2009中国电视备忘录[J].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10,00:113-120.
271. 胡智锋.《飞越海西》的意义、探索与启示[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12:6-7.
272. 胡智锋.《北平战与和》的突破与意义[J].电视研究,2009,11:59-60.
273. 胡智锋.《中国记忆》三思[J].电视研究,2009,09:54-55.
274. 胡智锋,李刚.变革、困境与开拓——由《零距离》升级改版看中国民生新闻的新突破[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06:71-72.
275. 胡智锋.《繁花——打工妹三十年实录》四题[J].电视研究,2009,06:64-65.
276. 胡智锋.新中国60年电影艺术发展之路与经验启示[J].电影艺术,2009,06:88-89.
277. 郭振玺,胡智锋,韩青,尹文,王小丫.有你更有力量——《3·15晚会》中的媒体力量[J].电视研究,2009,05:38-41.
278. 胡智锋,王锟,张欣,靳颖,汪玲.2008年电视热点问题研究之分析[J].当代电影,2009,04:40-48.
279. 胡智锋.《今日说法》十年发展的意义与启示[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03:52-53.
280. 胡智锋.主持人点评[J].中国电视(纪录),2009,03:11.
281. 胡智锋,周建新.新形势下中国电视媒体的责任与使命[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5-10.
282. 刘春,徐舫州,胡智锋,张国涛.2009:中国电视创新对话[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01:1-6.
283. 胡智锋.深刻总结本土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01:6-7.
284. 胡智锋,黄佳.让电视戏曲插上传播艺术的翅膀——采访胡智锋[C].杨燕主.电视戏曲文化名家纵横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230-237.
285. 胡智锋,张国涛.见证历史的生动影像[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12:28-29.
286. 胡智锋.地面频道如何打造影响力[J].中国广播影视.2008,11:36-37.
287. 胡智锋.伊文思三题[J].中国电视(纪录).2008,11:70-72.
288. 胡智锋、周建新.中国电视节目三十年[G].张颐武.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化发展史.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11:327-348.
289. 胡智锋.汶川大地震电视特别直播报道探析[C].512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研究.北京:外文出版社.2008:139-145.
290. 胡智锋.《中华医药》电视品牌建设的独特路径[J].电视研究,2008,11:61-62.
291. 胡智锋.电视低俗化三题[J].中国电视,2008,09:17-18.
292. 胡智锋.从“宣传品”、“作品”到“产品”——中国电视50年节目创新的三个发展阶段[A].中国高等院校电影电视学会、西南大学.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中国高等院校电影电视学会、西南大学,2008:8.
293. 胡智锋.奥运报道中的中国传媒角色[J].中国广播影视,2008,07下:8.
294. 胡智锋.速率·空间·品牌——天津卫视内容生产的发展轨迹与前瞻[J].广告人,2008,07:145.
295. 胡智锋.从30年中国电视改革看重庆卫视10年[A].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研究所.中国传媒经济理论三十年(重庆)峰会论文集[C].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研究所,2008:5.
296. 胡智锋,周建新.新媒体语境下电视节目生产的发展空间[J].视听界,2008,05:31-34.
297. 胡智锋,周建新.从“宣传品”、“作品”到“产品”——中国电视50年节目创新的三个发展阶段[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04:1-6.
298. 胡智锋,徐晓斌,吴筱颖,袁媛,李成林,陈晓娟,丁曦,向佳峻,齐福长.2007年中国电视研究新著述评[J].当代电影,2008,04:122-127.
299. 胡智锋,刘丹青,何洪涛,詹晴,舒凌云,廖望,王丽媛,林斌,刘欢.2007年中国电视研究热点扫描[J].当代电影,2008,04:119-122.
300. 胡智锋,单文婷,金珠.做当地,做当下:城市电视台的突围方略——专访胡智锋教授[J].视听界,2008,(03):72-76.
301. 胡智锋.为尊严而战——对汶川大地震电视特别直播报道的探析与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03:41-44.
302. 吴明训,胡智锋,钱蔚,撒贝宁,陈晓夏.法制宣传的专业品质与传播策略[J].电视研究,2008,(02):57-60.
303. 胡智锋,顾亚奇.略论电视节目品质的“三性”[J].视听界,2008,01:19-20.
304. 高峰,胡智锋,顾亚奇.重塑中国电视的尊严[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01:1-6.
305. 胡智锋.中国电视传媒人的角色转型——观察电视传媒与社会关系的另一种视角[J].国际新闻界,2007,11:56-57.
306. 胡智锋,孔令顺.电视媒体的文化责任[J].传媒,2007,10:23-24.
307. 胡智锋,孔令顺.电视媒体的文化自觉[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10:17-19.
308. 胡智锋,张国涛.私人情感电视呈现的新探索——以江苏卫视《人间》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09:55-56.
309. 胡智锋,周建新.中国电视内容生产格局中的电视栏目剧[J].电视研究,2007,08:8-10.
310. 胡智锋,张国涛.创新重大主题报道推进电视新闻改革[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07:52-54.
311. 胡智锋.2006:中国电视的创新与突破[G].崔保国.2007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06:229-238.
312. 胡智锋.中国广播电视学科体系建设必须处理的三个关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04:109-110.
313. 胡智锋.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的生存发展空间[A].中国传媒大学、新加坡新传媒集团.新媒体:竞合与共赢[C].中国传媒大学、新加坡新传媒集团,2007:4.
314. 胡智锋.中国电视传媒人的角色转型——观察电视传媒与社会关系的另一种视角[A].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论坛·2007——中国新闻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集[C].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2007:3.
315. 胡智锋,吴丰军.春节晚会的变与不变[J].北京广播影视,2007,03:4-7.
316. 胡智锋,杨乘虎.本土化:中国特色电视理论的建构与创新——访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胡智锋教授[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03:64-71.
317. 胡智锋,周建新,王甜,徐星,胡会玲,王志强.2006年度中国电视研究著作综述[J].当代电影,2007,02:114-116.
318. 胡智锋,李昆,陈鹏,李群,盛捷.2006年中国电视热点研究分析[J].当代电影,2007,02:117-123.
319. 夏骏,胡智锋,顾亚奇.十字路口的中国电视[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02:1-4.
320. 胡智锋.当前中国电视内容生产的潮流与趋势[J].(香港)新世纪中文传播,2007,01:38-45.
321. 胡智锋.中国电视:感悟2006,祝福2007[J].长江传播,2007,01:8-9.
322. 胡智锋.解析2006中国电视纪录大片热[J].纪录手册,2007,01:8-13.
323. 胡智锋,周建新.电视节目编排的理念与策略[J].中国编辑,2007,01:51-53+56.
324. 胡智锋.2006:对中国电视的宏观描述[J].广告大观(媒介版),2007,01:16-20.
325. 梁晓涛,靳智伟,胡智锋,顾亚奇.2006:中国电视忧思录[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01:5-10.
326. 冷凇,胡智锋.二十年后《再说长江》——访《再说长江》策划人胡智锋[J].声屏世界,2006,(12):29-31.
327. 胡智锋,周建新.话说春晚“仪式秀”[J].当代电视,2006,12:62-63.
328. 胡智锋,顾亚奇.浅议频道竞争中的特色栏目建设[J].新闻战线,2006,11:83-85.
329. 胡智锋,张国涛.东方卫视的娱乐创新之道——以2006年SMG三档娱乐栏目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10:34-36.
330. 孙郁,胡智锋,吴士余,汪耀华.阅读印象[J].中国图书评论,2006,09:95-100.
331. 胡智锋.中国电视内容生产的潮流与趋势[A].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华南理工大学.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华南理工大学,2006:7.
332. 胡智锋.“时”——电视内容的传媒本质[J].中国广播影视,2006,07上:8.
333. 胡智锋.电视媒体:节目编排成为“主角”[J].广告大观(媒介版),2006,06:94.
334. 胡智锋,张国涛.电视选秀的第三条道路[J].视听界,2006,06:22-24.
335. 胡智锋.“故事”的功效与风险[J].中国广播影视,2006,05下.
336. 李春武,韩国强,胡智锋,刘继南,金德龙,朱虹,孟祥林,刘润为,范咏戈,王伟国,彭吉象,才华,李兴国,矫广礼,阎晓明,王凤胜,刘长允,本刊记者.褒扬敬老爱幼传承中华美德——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栏目座谈会纪要[J].中国电视,2006,05:4-9+1.
337. 胡智锋.人文纪录片的“热”和“冷”[J].广告大观(媒介版),2006,05:100-101.
338. 胡智锋,周建新.电视节目编排三论[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05:81-84.
339. 胡智锋.对当前春晚节目创作潮流的几点思考[J].电视文艺,2006,04:45-50.
340. 胡智锋,李洁,张芊芊,刘宏,黄雅晴,杨彦.2005年度中国“电视研究”专著述评[J].当代电影,2006,04:117-121.
341. 胡智锋,李海丽,张迪,张晓敏,刘丽莎,郭嘉.2005年度中国“电视研究”论文述评[J].当代电影,2006,04:122-126.
342. 胡智锋.“新闻专业主义”的“本土化”途径——写在央视《新闻调查》十周年之际[J].广告大观(媒介版),2006,04:96-97.
343. 张长明,胡智锋,顾亚奇.记录时代不辱使命——关于《再说长江》的对话[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04:46-48.
344. 胡智锋.媒介边界与艺术边界——观察文艺学学科边界的另一种背景与视角[C].张晶.交叉与融通——文艺学的新格局.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03):304-308.
345. 胡智锋.《超级女声》:成功本土化的真人秀[J].北方传媒研究,2006,03:4-6.
346. 胡智锋.“故事”热浪的背后[J].广告大观(媒介版),2006,03:3.
347. 胡智锋.当前电视纪录片创作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J].今传媒,2006,02:10-12.
348. 胡智锋,顾亚奇.《传奇故事》的成功之道[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02:47+46.
349. 胡智锋.基于需要而发展的中国电影[J].当代电影,2006,02:54-55.
350. 胡智锋,顾亚奇.省级卫视定位的问题与对策[J].电视研究,2006,01:13-14.
351. 胡智锋,顾亚奇.中国电视内容生产的潮流与趋势[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01:23-25.
352. 王甫,吴涛,胡智锋.2005:中国电视备忘录[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01:1-7.
353. 胡智锋,顾亚奇.《记者档案》:三岁之际的思考[J].当代电视,2005,12:68-69.
354. 胡智锋.SNG(卫星新闻传播)及其对中国电视发展的影响[J].今传媒,2005,12:23-26.
355. 胡智锋,张国涛.从播出平台到打造产业链——解读东方卫视的“影视支撑”[J].新闻记者,2005,12:57-60.
356. 胡智锋,顾亚奇.找准位·定好位·做到位[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11:30-31.
357. 胡智锋.“时”——当前电视内容生产的传媒本质[J].声屏世界,2005,11:20-21.
358. 胡智锋.态度决定一切[J].中国广播影视,2005,11上:10.
359. 胡智锋. 必视性才是重要的[J]. 记者摇篮,2005,10.
360. 胡智锋,顾亚奇.三“品”《新闻调查》[J].中国电视,2005,09:50-54+1.
361. 胡智锋,顾亚奇.《寻找金花》的成功策略[J].当代电视,2005,08:36-38.
362. 胡智锋,顾亚奇.宣传艺术·全球意识·审美品格——解析央视国际频道综艺节目《中华情》[J].中国电视,2005,08:4-7+1.
363. 胡智锋,张国涛.日、韩电视剧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审美文化思考[A].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媒研究中心(AsiaMediaResearchCentreCommunicationUniversityofChina).2005东北亚传播学国际研讨会——东北亚的文化交流论文或提要集[C].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媒研究中心(AsiaMediaResearchCentreCommunicationUniversityofChina),2005:7.
364. 胡智锋,顾亚奇.五种视角看中国电视[J].新闻与写作,2005,07:12-13.
365. 胡智锋.时代性与时尚化——点评专题片《红色家书》(DVD)[J].北京党史,2005,06:59.
366. 胡智锋,顾亚奇.以何为本以何称王——从央视经济频道改版谈电视频道的生存与发展[J].电视研究,2005,06:19-21.
367. 胡智锋.视听无界[J].视听界,2005,06:86-87.
368. 胡智锋.中国影视文化建设三思[J].现代传播,2005,06:79-80.
369. 胡智锋.要防止电视传播与艺术各说各话[J].新闻与写作,2005,04:15.
370. 胡智锋.专家评论:谈城市台电视新闻节目的出路——从《生活在线》栏目说起[J].山东视听(山东省广播电视学校学报),2005,03:22-23.
371. 胡智锋,郑世明.城市电视新闻节目需要处理的十种关系——从《南京零距离》、《生活在线》等栏目说起[J].北方传媒研究.2005,03:34-37.
372. 胡智锋,史慧,刘相娟,顾亚奇,王阳,王丽丽.2004年中国电视艺术研究新著综论[J].当代电影,2005,02:109-114.
373. 胡智锋.“产品”时代电视综艺新探索[J].现代传播,2005,02:75-76.
374. 胡智锋,汪文斌,郑世明.2004:中国电视关键词[J].现代传播,2005,01:3-9.
375. 胡智锋,张国涛.《百年小平》对文献纪录片的新探索[J].中国电视,2004,11.
376. 胡智锋,张国涛.省级卫视的"情感"突围[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11:34-36.
377. 胡智锋. 中国电视传播艺术的“本土化”资源辨析[A]. 中国高等院校电影电视学会.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中国高等院校电影电视学会,2004:11.
378. 胡智锋.2002年度(第六届)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中国彩虹奖”对外广播节目评奖点评.谁持彩练当空舞[C].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08.
379. 胡智锋.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现状及发展之我见[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07:5-6.
380. 胡智锋,郑世明.《南京零距离》的五点启示[J].视听界,2004,06:19-21.
381. 胡智锋.《现代传播》的25年——在《现代传播》创刊25周年纪念座谈会的发言[J].现代传播,2004,05:11-12.
382. 胡智锋,曾祥敏.开拓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新空间——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1/7》栏目点评[J].南方电视学刊,2004,05.
383. 胡智锋,张国涛.电视读书类栏目的个性化生存——解读《非常接触》[J].南方电视学刊,2004,04.
384. 胡智锋,张国涛.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频道五年探索的启示[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04:36-37+41.
385. 胡智锋,尹宁,徐慧子,徐海义,高静郁,张建民,韩璐.2002—2003年中国大陆电视艺术研究新著综论[J].当代电影,2004,04:77-82.
386. 胡智锋,王晗颖.电视新闻编排的新探索——2002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电视新闻编排类评奖述评[J].视听界,2004,02:54-56.
387. 胡智锋,张国涛.现实题材电视剧三题[J].中国电视,2004,02.
388. 胡智锋,张国涛.春节联欢晚会:“模式”之思[J].电视研究,2004,02:8-10.
389. 胡智锋,刘春.会诊中国电视——关于中国电视现状及问题的对话[J].现代传播,2004,01:1-9.
390. 胡智锋.启动·贯通·开拓——中国高校影视学会20年发展的三次跨越[J].现代传播,2004,01:99-100.
391. 胡智锋. 后记[A]. 中国高等院校电影电视学会.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中国高等院校电影电视学会,2004:1.
392. 胡智锋,张国涛.参与•梳理•分享——评《正大综艺》特别节目“我的世界真奇妙”大赛[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增刊.
393. 胡智锋.电视法制节目三论[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11:17-20.
394. 胡智锋,刘文.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的战略[J].文化月刊,2003,11:26-27.
395. 胡智锋.当今电视文艺节目主持人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J].云岭声屏,2003,11.
396. 胡智锋.电视品牌的特征及创建[J].中国电视,2003,09.
397. 胡智锋,卜希霆.电视法制节目建设与社会文明水平提高的关系[J].山东视听,2003,07:10-12.
398. 胡智锋.“阳光快车道”的启示[J].中国电视,2003,06.
399. 胡智锋.开拓对外广播新视野——第三届“中国彩虹奖”对外广播节目评析[J].视听纵横,2003,06.
400. 胡智锋.电视传播艺术的功能:“效率”提高与“品格”提升——“中国电视传播艺术研究”之三(下)[J].现代传播,2003,05:46-49.
401. 胡智锋.电视传播艺术的功能:“效率”提高与“品格”提升——“中国电视传播艺术研究”之三(中)[J].现代传播,2003,04:55-57.
402. 胡智锋.五种视角看中国电视[J].视野,2003,04.
403. 胡智锋.电视传播艺术的功能:“效率”提高与“品格”提升——中国电视传播艺术研究之三(上)[J].现代传播,2003,03:48-50.
404. 胡智锋.广播电视艺术教育回顾、现状及展望[J].艺术教育,2003,02—03.
405. 胡智锋.对DV新世代——中国非职业影像运动的考察[J].南方电视学刊,2003,03.
406. 胡智锋.电视传播艺术研究的分类与意义——“中国电视传播艺术研究”之二(下)[J].现代传播,2003,02:70-74.
407. 胡智锋.电视传播艺术研究的分类与意义——“中国电视传播艺术研究”之二(上)[J].现代传播,2003,01:63-67.
408. 胡智锋.北京影视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评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3,01:83-88+160.
409. 胡智锋.中国电视传播艺术研究概述[C].传播学研究.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12.
410. 胡智锋.论电视纪录美学.多元文化视阈中的纪实影片[C].学林出版社,2002,10.
411. 胡智锋.对“DV新世代”——中国非职业影像运动的考察[A].中国高等院校电影电视学会.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中国高等院校电影电视学会:,2002:8.
412. 胡智锋.电视传播艺术:一个学术命题的新的整合——“中国电视传播艺术研究”之一(下)[J].现代传播,2002,06:43-47.
413. 胡智锋.电视传播艺术:一个学术命题的新的整合——“中国电视传播艺术研究”之一(上)[J].现代传播,2002,05:51-55.
414. 胡智锋,赵帆.电视春节晚会三论[J].中国电视,2002,05.
415. 胡智锋.2000—2001中国大陆影视艺术研究综论[J].当代电影,2002,04.
416. 张长明,胡智锋,兰孝兵.提高传播艺术水平开创电视外宣新境界[J].现代传播,2002,04:5-9.
417. 胡智锋. 建构影视艺术“中国学派”的基础工程——祝贺《中国影视美学丛书》出版[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4.
418. 胡智锋,史雪云.电视纪实五题[J].电视艺术,2002,03.
419. 胡智锋.品牌 • 角色 • 视点——我看亚妮及其作品[C].亚妮电视作品研究.台湾出版社,2002,01.
420. 尹鸿,周星,胡正荣,胡智锋,钟大丰,喻国明,路海波.传媒研究如何面对传媒实践[J].现代传播,2002,01:1-11.
421. 木子,钟桂松,胡智锋,朱羽君,于丹,徐舫州,洪民生,尹鸿.浙江卫视旅游版节目[J].现代传播,2002,01:59-62.
422. 胡智锋,兰孝兵.多重“对接”的成功探索——评“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中秋晚会”[J].当代电视,2002,01:66-67+88-89.
423. 胡智锋,兰孝兵.中国电视呼唤理论创新[J].当代电视,2001,14:16-17.
424. 胡智锋,史雪云.湖北卫视媒介形象塑造的战略与策略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1,12:34-35.
425. 胡智锋,兰孝兵.开放度 • 本土化 • 传播艺术——中国电视引进节目特质探析[J].中国电视,2001,11.
426. 胡智锋.《当代工人》——感言[J].当代电视,2001,10:51.
427. 胡智锋,兰孝兵.《不要放弃》点评.第五届金话筒奖获奖节目评析[C].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10.
428. 胡智锋.标准 • 取向 • 情境设计——“现实题材长篇电视剧”三题[J].传媒文化,第一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10.
429. 胡智锋.中国电视节目生产“本土化”的战略目标与对策[A].中国高等院校电影电视学会.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首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中国高等院校电影电视学会,2001:10.
430. 胡智锋.都市文化的亮丽风景——《评国际双行线》[G].对话与交流.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09.
431. 胡智锋.一个意味深长的“媒介事件”的构建——评电视直播《生命20小时》[G].生命20小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07.
432. 胡智锋,赵帆.创建“科教频道”的意义和价值[J].电视研究,2001,07.
433. 胡智锋. 生存环境·战略思考·策略问题──湖北卫视媒介形象塑造三论[J]. 现代传播,2001,05.
434. 胡智锋.中国电视节目生产的本土化战略与对策[J].文艺研究,2001,04:17-20.
435. 胡智锋.中国电视节目生产“本土化”的战略目标与对策[J].当代电影,2001,03:88-91.
436. 胡智锋,丁俊杰,丁海宴,于丹,王甫,王锋,尹力,尹鸿,石长顺,朱羽君,朱剑飞,刘宏,仲呈祥,李兴国,陈力丹,张颂,张子扬,张凤铸,陆晔,时统宇,闵惠泉,孟建,周星,周华斌,周鸿铎,苗棣,赵德全,胡正荣,俞虹,徐舫州,高鑫,黄升民,黄会林,曹璐,彭吉象,喻国明,曾庆瑞,程宏.中国传媒世纪寄语[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1,01:1-16.
437. 朱羽君,胡智锋.电视的历史话语方式──看《百年中国》[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1,01:60-62.
438. 胡智锋.电视策划论纲[J].南方电视学刊,2001,01.
439. 胡智锋.影视艺术三论(下)[J].现代传播,2000,06.
440. 胡智锋.影视艺术三论(上)[J].现代传播,2000,05.
441. 胡智锋.21世纪广播电视的发展与展望[J].大众广播,2000,05.
442. 胡智锋.台湾影视教育述评.纽带与桥梁[C].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05.
443. 胡智锋,谭芳.试论关于“转型期”中国影视文化的“四个浪潮”——胡智锋访谈录[J].当代电视,2000,(S4):21-23.
444. 胡智锋.求新中的困惑——对三种电视现象之评析[J].新闻实践,2000,04.
445. 胡智锋.《中国人》的品格与纪录片的使命[J].南方电视学刊,2000,04.
446. 胡智锋.转型期北京影视文化建设的四个浪潮(下)[J].电视艺术,2000,01.
447. 胡智锋.当前三种电视现象之评析[J].粤海风,2000,01:27-29.
448. 胡智锋.引进 • 选择 • 表现——观中央电视台国际部节目有感[C].电视节目论集.作家出版社,1999,12.
449. 胡智锋.《中华医药》栏目存在的理论依据及其使命[J].电视研究,1999,11:31.
450. 胡智锋.《现代传播》与近十年电视观念演变[J].当代电视,1999,11.
451. 胡智锋.“转型期”中国影视文化建设的四个浪潮[J].电影文学,1999,10.
452. 胡智锋.《现代传播》与21世纪中国大众传播新理念研讨会在京举行[J].电视研究,1999,(10):39.
453. 胡智锋.《现代传播》20年的道路[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9,(05):9-12.
454. 胡智锋.《20年/20人》的启示[J].电视研究,1999,04:38-39.
455. 胡智锋,韩运荣.中国当代电视观念的演革[J].现代传播,1999,04:1-9.
456. 胡智锋.十年来中国电视发展历程的一种描述[J].中国电视,1999,04.
457. 胡智锋.转型期北京影视文化建设的四个浪潮(上)[J].电视艺术,1999,04.
458. 胡智锋.大力推进中国电视学科建设[J].南方电视学刊,1999,03.
459. 胡智锋.“凤凰模式”三思.火凤凰[C].现代出版社,1999,03.
460. 胡智锋.风情万千长弄堂——评电视剧《走过长弄堂》[J].时代影视,1999,01.
461. 胡智锋.电视法制节目的几个辩证关系[J].电视研究,98法制专刊.
462. 胡智锋.相见时难别亦难——评《阿里山女儿》[J].当代电视,1998,07.
463. 胡智锋,刘文.论电视纪录片的“视点”[J].现代传播,1998,05.
464. 胡智锋.我所看到的台湾电视[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8,05.
465. 胡智锋.电视栏目:背景、策划与设计[J].南方电视学刊,1998,04.
466. 胡智锋.至真 • 超越 • 综合效应——我看《泰坦尼克号》[J].现代传播,1998,03.
467. 胡智锋.倪萍四题[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7,04:55-57.
468. 胡智锋.开辟电视午夜黄金时段──兼评山东电视台《午夜相伴》栏目[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7,01:57-58.
469. 胡智锋.“倪萍”与倪萍[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7,01:54-55.
470. 胡智锋.走出小舞台,走进大世界——BTV春节晚会节目述评[C].BTV精品节目赏析.北京电视台,1996,06.
471. 胡智锋,罗振宇.从“工具客体”到“责任主体”[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6,05:9-15.
472. 胡智锋.《'96春节联欢晚会》感言[J].电视研究,1996,03:28-29.
473. 胡智锋,罗振宇.学院精神与学理路径──理论视野中的“电视批评”[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6,01:16-19.
474. 胡智锋.午夜不再寂寞——写在《午夜娱乐城》开播一周年之际[J].北京广播电视,1996,01.
475. 胡智锋.影视互动的新标石[J].电视研究,1995,12.
476. 胡智锋.历史追求与美学追求的统一[C].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北京电视台,1995,12.
477. 胡智锋.《往事歌谣》六章[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5,06:34-40.
478. 胡智锋.说说《说你说我》[J].北京广播电视,1995,02.
479. 胡智锋.东视的意义[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5,01:92-97.
480. 胡智锋.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表演分寸[J].当代电视,1994,04.
481. 胡智锋.论电视美的创造(下)[J].电视艺术,1994,03.
482. 胡智锋.企业电视的形象设计[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4,(03):89.
483. 胡智锋.论电视美的创造(上)[J].电视艺术,1994,02.
484. 胡智锋.自然,电视专题片的一种美学追求──兼评电视专题片《献给大自然的童心》[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4,01:57-59.
485. 胡智锋.电视艺术理论研究的一块基石——评高鑫新著《电视艺术概论》[J].中国电视,1993,11.
486. 胡智锋.关于曹禺戏剧传播的研究[C].93曹禺国际学术研讨会,1993,10.
487. 胡智锋.电视纪录的真实三层面[J].中国电视,1993,07.
488. 胡智锋.十年来中国电视美学的研究历程(下)[J].现代传播,1993,06:28-38.
489. 王纪言,胡智锋.新坐标——第二届四川国际电视节纪录片对话录[J].现代传播,1993,05:22-30.
490. 胡智锋.十年来中国电视美学的研究(上)[J].现代传播,1993,05:67-74.
491. 胡智锋.价值选择的迷乱——从《爱你没商量》说开去[J].现代传播,1993,03:60-64.
492. 胡智锋.论电视纪录美学(下)[J].现代传播,1993,02:62-69.
493. 胡智锋.论电视纪录美学(上)[J].现代传播,1993,01:51-62.
494. 周来祥,胡智锋.辩证思维方法与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理论体系[J].现代传播,1992,02:83-88.
495. 邹凡扬,胡智锋.电视纪录片纵横谈[J].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2,06.
496. 胡智锋.艺道·艺法·艺术家——访音乐家、书法家曹建国[J].现代传播,1992,06:68-76.
497. 胡智锋,吴贻弓.访著名电影导演吴贻弓[J].现代传播,1992,04:112-118.
498. 朱光烈,胡智锋.“O”——一个艺术家的追求[J].人物,1992,04.
499. 胡智锋.新时期电视剧“情节片”概观[J].电视剧,1992,04.
500. 胡智锋,曹仁义.广播优势访谈录——访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曹仁义[J].现代传播,1992,03:89-94.
501. 胡智锋.人在“触电”以后——评田本相先生新著《电视文化学》[J].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1,02.
502. 胡智锋.昆德拉的世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后[J].外国文学评论,1990,01:118-121.
503. 胡智锋.价值选择与人文科学研究[C].新闻广播电视文艺论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9.
504. 胡智锋.裂变与引进中的选择——中国话剧的创生历程与文化特征[J].文史哲,1989,04.
505. 胡智锋.洪深的《农村三部曲》[C].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
506. 胡智锋.首次中国话剧文学学术讨论会侧记[J].文史哲,1986,01.
507. 胡智锋.曹禺戏剧艺术魅力初探[J].求索,1986,01.
5.报纸文章
1. 胡智锋. 《志愿军:存亡之战》:长情绵绵铸英魂[N]. 中国电影报, 2024-10-16 (002).
2. 胡智锋.《城中之城》:关注国计民生 传递人间温暖[N].光明日报,2024-05-08(015).
3. 胡智锋.《两岸家书》:血浓于水的历史见证[N].光明日报, 2024-08-07(015).
4. 胡智锋,谢晋宇.2023北京电影:高品质影像激励信心勇气[N].中国艺术报,2024-2-7(004).
5. Hu Zhifeng,Hu Yuchen.BRI 10th anniversary TV program brings beauty and harmony[N].Global Times,2023-10-06.
6. 胡智锋,胡雨晨.网络文艺PK直播的守正创新[N].中国艺术报,2023-7-26.
7. 胡智锋,胡雨晨.开拓创新,推动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N].中国艺术报,2023-5-26.
8. 胡智锋.创新培养复合型艺术人才(培养新时代文艺人才)[N].人民日报,2023-4.28.
9. 胡智锋.现实主义力作温暖现实[N].光明日报,2023-3.30.
10. 胡智锋.新时代影视创作呼唤温暖现实主义[N].光明日报,2023-3.29.
11. 胡智锋.新时代十年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发展三题[N]. 中国电影报,2022-12-14.
12. 胡智锋,胡雨晨.《航拍中国》第四季:新时代中国航拍纪录影像的新界碑[N].中国艺术报,2022-12-07.
13. 胡智锋,谢晋宇.新时代政论片创作的新标杆[N].学习时报,2022-10-21.
14. 胡智锋,胡雨晨. 走高质量创新发展之路[N]. 中国电影报,2022-10-19.
15. 胡智锋.努力提升中国影视评论的三种品格[N]. 中国电影报,2022-08-31.
16. 胡智锋,胡雨晨. 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开拓电影教育新境界[N]. 中国艺术报,2022-06-01.
17. 胡智锋.现实主义力作温暖现实[N].光明日报,2022-03-30.
18. 胡智锋. 青绿山水“贯”春晚[N]. 中国艺术报,2022-02-01.
19. 胡智锋,胡雨晨. 短视频对当代艺术生态格局的改变与影响[N]. 中国艺术报,2022-01-05.
20. 胡智锋. 与时代同频 与人民共情[N]. 光明日报,2021-12-29.
21. 胡智锋. 植根中国大地,描绘时代恢弘画卷[N]. 中国艺术报,2021-12-27.
22. 胡智锋. 推进新时代中国文艺不断开创新境界[N]. 中国艺术报,2021-12-15.
23. 胡智锋. 战争电影创作的新界碑[N]. 中国艺术报,2021-10-11.
24. 胡智锋. 在抖音实现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N]. 中国艺术报,2021-09-17.
25. 胡智锋. 别让“高流量”带偏正能量[N]. 光明日报,2021-08-31.
26. 胡智锋,胡雨晨. 警惕“流量明星”带来的不良审美风尚[N]. 中国艺术报,2021-08-27.
27. 胡智锋. 《大决战》:全景展现三大战役的辉煌历史[N]. 光明日报,2021-08-18.
28. 胡智锋. 2021鲜活时代气息下的《1921》[N]. 中国艺术报,2021-06-18.
29. 胡智锋. 曲艺学建设迈出的“关键一步”[N]. 中国艺术报,2021-02-26.
30. 胡智锋. 有中国特色的运作模式形成特别的生产链条[N]. 中国艺术报,2021-01-06.
31. 胡智锋. 纪念夏公[N]. 中国艺术报,2021-01-06.
32. 胡智锋,胡雨晨. 短视频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三重价值[N]. 中国艺术报,2020-12-04.
33. 胡智锋. 中国电影教育要开启三种新思路[N]. 光明日报,2020-11-10.
34. 胡智锋. 中国特色“国庆片”成熟标志[N]. 中国艺术报,2020-10-21.
35. 胡智锋. 盘点制造大国的成绩单[N]. 光明日报,2020-03-17.
36. 胡智锋,徐梁.我为你牺牲四题[N].中国电影报.2020,2,26.
37. 胡智锋.短视频传播着力打造全民美育景观[N].光明日报.2020,01,01.
38. 胡智锋. 开放·对话·提升[N]. 中国艺术报,2019,11,08(005).
39. 胡智锋,胡帅.讴歌中国梦 唱响中国梦(逐梦70年)[N].人民日报.2019,10,04(08).
40. 胡智锋.彰显正义必胜的真理力量——电视剧《特赦1959》的突破与启示[N].人民日报.2019,08,29(20).
41. 刘晓光,胡智锋. “技术”与“艺术”的交响与变奏[N]. 中国科学报,2019,08,14(003).
42. 胡智锋.追忆李咏[N].中国艺术报.2018,11,03.
43. 胡智锋.《厉害了,我的国》何以独具魅力[N]. 文艺报,2018,05,23(004).
44. 胡智锋.三“度”拥抱新时代——我眼中的2018央视春晚[N].光明日报,2018,02,16(003).
45. 胡智锋.主旋律电视剧,怎样才能拍得好看?[N]. 文汇报,2017,12,01(011).
46. 胡智锋.突破 展现 揭示评纪录片《红旗漫卷西风——红军长征在四川》[N]. 中国艺术报,2017,09,04(006).
47. 胡智锋.战争大片的艺术表达[N]. 中国电影报,2017,07,12(002).
48. 胡智锋.“世纪工程”的礼赞[N]. 文艺报,2017,07,03(004).
49. 胡智锋.当代中国需要怎样的传媒研究[N].人民政协报,2017,04,05.
50. 胡智锋,杨宾.航拍:与大地深情对话[N].人民日报.2017,04,13.
51. 胡智锋,顾亚奇.俘获年轻观众或将成就未来发展[N].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6,01,12.
52. 胡智锋. 精神凝练 精品打造 精美制作[N]. 光明日报,2016,02,15.
53. 胡智锋,郝娴贞. 文化类节目如何做“文章”[N]. 光明日报,2016,02,24.
54. 胡智锋,郝娴贞. 走依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电视节目原创之路[N]. 文艺报,2016,06,15.
55. 周建新,胡智锋.刹住影视创作的不正之风[N].光明日报.2015,07,27.
56. 胡智锋. 《贝家花园往事》:一部精致而意味深长的学者型纪录片[N]. 文艺报,2015,07,15.
57. 胡智锋,杨乘虎.引领力: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诉求[N].光明日报.2015,06,29.
58. 胡智锋.短评《生命中的好日子》[N].光明日报.2015,01,15.
59. 胡智锋.让文艺更有力放飞中国梦[N].文艺报.2014,10,20.
60. 胡智锋.传统文化应成为电视节目创新的重要资源[N].光明日报.2014,07,12.
61. 刘俊,胡智锋.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收获与缺失[N].光明日报.2014,01,18.
62. 胡智锋,周建新.电视节目引进为何压倒原创[N].光明日报.2013,11,23.
63. 张政法,胡智锋.电视综艺节目“引进”为何愈演愈烈[N].光明日报.2013,07,06.
64. 胡智锋,周建新.“星光”求变的启示[N].人民日报.2013,05,03.
65. 胡智锋,周建新.如何看待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跳槽”[N].光明日报.2013,04,27.
66. 胡智锋.探求电视剧艺术的“道”与“法”[N].人民日报.2013,01,08.
67. 胡智锋. 无愧于大国大台的时代巨制[N]. 光明日报,2012,11,06.
68. 胡智锋.当前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创新三大亮点[N].金鹰报.2012,08,24.
69. 胡智锋.《我们的法兰西岁月》:激昂慷慨的爱国主义颂歌[N].光明日报.2012,07,2.
70. 胡智锋,周建新.群众文化发展的三个要义[N].中国社科报.2012,05,30.
71. 胡智锋,刘俊.呈现真实中国景观,担当传媒社会责任[N].中华读书报.2012,04,11.
72. 胡智锋.电视剧《山楂树之恋》:不一样的《山楂树之恋》[N].光明日报.2012,04,07.
73. 胡智锋.对访谈类节目低俗化虚假化说不[N].光明日报.2011,10,08.
74. 胡智锋,周建新.史诗品格 高远立意——《旗帜》在艺术创作上的亮点[N].光明日报.2011,07,01.
75. 胡智锋.好看的节目 也不能突破底线[N].光明日报.2011,06,02.
76. 胡智锋,张国涛.把握电视艺术的生命律动[N].光明日报.2011,04,22.
77. 胡智锋.《星光大道》成功之道[N].人民日报.2011,04,15.
78. 胡智锋.建构国家记录平台 留存民族文化记忆[N].光明日报.2011,02,16.
79. 胡智锋.电视剧——从类型成熟到产业发展[N].光明日报.2011,02,23.
80. 胡智锋.当前中国电视节目创新发展的三种动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9.
81. 胡智锋.史诗品格高远立意——《旗帜》在艺术创作上的亮点[N].光明日报.2011,07,01.
82. 胡智锋,杨乘虎.建构国家纪录平台 留存民族文化记忆——评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N].光明日报.2011,02,16.
83. 胡智锋,杨乘虎.为纪录频道开播喝彩[N].人民日报.2010,12,24.
84. 胡智锋.当前电视文化生态的失衡与矫正[N].中国艺术报.2010,09,10.
85. 胡智锋.时代呼唤精品力作[N].光明日报.2010,09,03.
86. 胡智锋.公共文化服务的必然之路[N].中国文化报.2010,08,12.
87. 胡智锋.抗旱救灾 我们在行动——评大型抗旱救灾公益晚会[N].人民日报.2010,04,09.
88. 胡智锋.军队文工团生活的生动摹写——评电视剧《战地浪漫曲》[N].光明日报.2010,01,22.
89. 胡智锋,张国涛.重现变革时代的集体记忆[N].人民日报.2010,01,05.
90. 胡智锋.澳门回归的真情咏叹[N].人民日报.2009,12,18.
91. 胡智锋,周建新.主持人的角色与责任[N].人民日报.2009,09,08.
92. 胡智锋,顾亚奇.电视的思想品位[N].人民日报.2007,11,23.
93. 胡智锋.“一国两制”伟大实践的影像记录[N].光明日报.2007,06,29.
94. 胡智锋.史、诗、情、思[N].中国艺术报.2006,11,12.
95. 胡智锋,周建新.“娱乐选秀热”优思[N].人民日报.2006,10,12.
96. 胡智锋.《再说长江》:一部振奋民族精神的荧屏力作[N].光明日报.2006,07,25.
97. 胡智锋.警惕网络批评环境恶化[N]. 人民日报. 2006,5,26.
98. 胡智锋,顾亚奇. 从四川台“变脸”看省级卫视定位[N]. 文艺报,2005,12,01.
99. 胡智锋,顾亚奇.探索中国广播电视艺术理论:记胡智锋教授[N].文艺报,2005,11,24.
100. 胡智锋.SNG要避免为形式而形式[N].中国广播影视报,2005,11,15.
101. 胡智锋,顾亚奇.在贴近上下大工夫[N].人民日报.2005,05,28.
102. 胡智锋,张国涛.中国电视纪录片的责任与使命[N].人民日报.2004,11,16.
103. 胡智锋,张国涛.两种路径 多元格局——十年来中国广播电视艺术学科建设回眸[N].中华读书报.2004,08,11.
104. 胡智锋,曾祥敏. 检阅新成就、开启新起点——访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章新胜[N].光明日报.2004,07,08.
105. 胡智锋.拍好“现实题材电视剧”的三个核心要素[N].文艺报.2004,05,07.
106. 胡智锋.《“焦点访谈”红皮书》——时代性的历史纪录[N].文艺报.2003,06,05.
107. 胡智锋.为了历史的公正与人类的尊严——评纪录片《未被审判》[N].人民日报.2003,10,03.
108. 胡智锋.对影视戏剧民族化的思考与探求[N]. 光明日报,2002,09,19.
109. 胡智锋.对影视戏剧民族化的思考和探求[N].光明日报.2002,06,26.
110. 胡智锋.影视艺术“中国学派”的基础工程——《中国影视美学丛书》读后[N].人民日报.2002,04,07.
111. 胡智锋.透视CCTV—10[N].中国文化报.2001,07,13.
112. 胡智锋,史雪云.突出公益特色 打造独特品牌——评湖北卫视的媒介形象塑造[N].光明日报.2001,11,23.
113. 胡智锋.“转型期”中国影视的阵痛与出路[N].经济新报,2001,03,20.
114. 胡智锋,郑世明. 构建民族化的影视艺术理论[N]. 中国文化报,2001,03,10.
115. 胡智锋.本土化:中国电视的生存策略[N].中国文化报.2000,07,22.
116. 胡智锋,韩运荣. 电视策划人时代的到来——传播学者胡智锋访谈录[N].文汇电影时报.1999,10,15.
117. 胡智锋.说说《八方食圣》[N].北京日报.1999,09,04.
118. 胡智锋.评电视剧《秋白之死》[N].中国文化报.1987,07,03.
四、获奖情况
1. 教材《电视节目策划学》获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重点项目,2021年。
2. 《立论中国影视》(专著),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19。
3. 《立论中国影视》(专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9。
4. “万人计划”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共中央组织部,2014年。
5. 《影视艺术导论》(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2014年。
6.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2008、2012年。
7. 《电视节目策划学》(教材),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12年。
8. 《中国电视节目创新问题研究》(论文),第七届中广协会优秀论文奖特别奖,2012年。
9. 《电视受众审美研究》(专著),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3年。
10. 《电视受众审美研究》(专著),第七届中广协会著作奖一等奖,2012年。
11. 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2年。
12. 《打造影视航母,建设文化之都》(研究报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2年。
13. 《中国电视节目创新问题之观察与思考》(论文),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学术论文评选特别奖,2012年。
14. “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人民政府,2010年。
15. 《北京现代广播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研究报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0年。
16.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人社部等,2009年。
17.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务院,2009年。
18. 入选“新中国60年影响广播电视进程的60位人物”,中国广播电视协会,2009年。
19. 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中宣部,2008。
20. 《电视传播艺术学》(专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6年。
21. 《电视传播艺术学》(专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06年。
22. 全国社科学报优秀主编,全国社科学报学会,2006年。
23.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2004年。
24. 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教委、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财政局等,2004年。
25. 《转型期中国影视文化建设的四个浪潮》(论文),第四届全国广播电视优秀论著一等奖,1999年。
26. 《转型期中国影视文化建设的四个浪潮》(论文),首届广电部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999年。
27. 《论电视纪录美学》(论文),广播电影电视部高校科研成果奖一等奖,1996年。
28. 首届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高等教育局,1992年。